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5月6日至8日在福州召开,其中两场分论坛将在位于滨海新城东湖畔的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行。本文带大家实地走访,提前领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分论坛现场满满的科技感。
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
亮点一:参会人员全部实现“人脸识别”入场
大厅安检闸机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所有参会人员信息提前录入,在分会场入场现场,实现“人脸识别”入场。
亮点二:探头密集部署,安防全覆盖
会展中心智能管控技术人员测试黑名单报警系统
本届峰会的安防方面不但可以通过密集探头分析场馆内的人流数量,还可以监测危险可疑情况。“整个场展有400多个摄像头,可以无死角实时监控。” 据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运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设置人员“黑名单”,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阻止不法分子,提高会议安全等级。
亮点三:会展中心智能展馆的“大脑”
数字中国智慧展馆监控屏
相关工作人员向采编人员介绍智能化管控中心。
智能化管控中心——被誉为整个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智能展馆的“大脑”。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展馆所有的系统、所有的末端点位将全部集中到这个平台,并实现数据联通。通过该平台的远程控制,可实现人力成本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如出现重大事件时,摄像头会对准发生点进行相关运营策略制定,大大提升事件处理准确度和精确度。
据了解,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融合“数字会展”和“智慧管控”的建设与发展成果,应用现代化信息传输技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BIM等新型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集成各个弱电子系统,通过展馆3D建模系统、数据大屏系统、资源控制系统等相关系统、智能集成平台等,对展馆的人、车、设施进行全联接,实现数据融合,状态可视,业务可管,事件可控的四位一体智慧全能管控。(中国网信网 赵娟)返回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中华鲟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距今有1.4亿年的历史,其身上保留着许多生物进化的痕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数据显示,自1984年首次实施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研究所已累计向长江放流各类规格中华鲟502万尾以上。[详细]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经综合测算,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共接待游客1.95亿人次,实现收入1176.7亿元。“五一”劳动节假日四天,各地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充足,市场平稳有序,人民群众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详细]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4月30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4月30日8时至5月1日8时,广西南部沿海和东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受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将出现4~6级偏北风,阵风7级,东北...[详细]
世界肺动脉高压日 关注肺动脉高压。提高诊断治疗率[详细]
尼日利亚军队遭极端分子袭击。已有10人死亡海外网5月5日电[详细]
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在宝鸡举办本报宝鸡5月3日电日前,“2019中国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在陕西省宝鸡市举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创新、开放、融合,促进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157家的企业参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