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2019专题汇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重磅评论

理上网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十大着力点

2019

/ 12/27
来源:

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李广杰

手机查看

  近几个月,山东的外事活动接连不断,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立会议、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要会议接踵而至。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提高开放水平,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山东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山东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演变,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

  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深化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是山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既面临着我国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等有利机遇,也面临着全球贸易投资减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进入重构期等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山东不能平均用力,而应该集中力量、狠抓重点,在若干关系到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方向上实现突破。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这些关键方向,表现为如下十大着力点。

  (1)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的交流合作,深入拓展经贸合作空间。

  深化贸易合作。积极开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促进活动,实现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规模的持续扩大。

  深化产业合作。支持省内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的骨干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通信等行业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厂,促进山东优势产能转出去、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并带动相关设备、技术和服务出口;发挥山东农业发达优势,深化与农业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开展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林木种植加工合作。积极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到山东投资发展,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企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投资项目。

  深化国际工程承包合作。发挥山东对外承包工程的传统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资源能源富集国家之间的能源资源合作,为省内和国内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能源支撑。

  创新欧亚班列发展运营模式。科学优化欧亚班列线路,引导各条线路建立互动协作机制,推进欧亚班列集装箱集拼集运模式常态化运行。加强货源组织,通过在班列沿线国家搭建“海外仓”、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和配套仓库、与电商平台对接等方式,解决返程货源不足问题。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抓好我国前四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加快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聚焦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

  加快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创新。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审批、备案程序,为外资进入山东营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服务。

  创新对外投资管理方式。在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同时,对于鼓励类境外投资在外汇管理、金融服务、货物进出口、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放宽限制,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维护山东对外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现对外贸易业务“一点接入、一次提交、一次查验、一键跟踪、一键办理”,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效能、降低贸易企业营运成本、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程度。深化通关改革,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和协同共治措施落地,对于进口和出口都耗时较长的“通关准备”环节,加快串联改并联步伐,进一步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支持和引导外贸企业申请海关AEO认证,使更多外贸企业成为“经认证的经营者”,利用好与我国AEO互认国家(地区)海关给予的通关便利。

  (3)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方式,加强国际自主品牌培育、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对重点行业外贸出口的分类指导,巩固农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地位,提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和竞争优势。

  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支持和引导企业对标和接轨国际一流标准,开展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行业认证,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牌。

  创新加工贸易模式。促进加工贸易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延伸,在农产品加工、玩具制造等行业推广加工贸易“分包加工”管理模式。

  加快发展新兴贸易业态。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贸易、旅游购物等新兴贸易业态发展。

  提升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环境,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促进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4)打造高质量外商投资聚集地

  坚持系统施策,通过扩大外资准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水平、营造公平环境,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实现山东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量增质升”。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海洋、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分利用外资推动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推动服务业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积极引导国际资本投向融资租赁、工业设计、工程咨询、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金融、医疗、养老、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开放步伐,鼓励跨国公司到山东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升山东服务业对外开放整体水平。

  (5)打造高水平对外投资策源地

  抓住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各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更新与建设、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跨境投资机遇,积极推动山东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提升对外投资规模、质量和效益。

  引导优势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条,构建跨境产业链、价值链。鼓励省内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有实力的企业向境外转移优势产能,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拓展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空间。

  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产业集聚区建设。继续引导和支持省内大型骨干企业到境外建设经贸合作区、产业集聚区,带动中小配套企业“走出去”,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共同开拓境外市场。

  拓展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根据各东道国实际特点,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多种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创新对外承包工程实施方式,更好发挥山东国际工程承包优势。

  (6)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

  针对目前山东省经济开发区面临的比较优势弱化、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不够强等问题,着力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使开发区成为聚集高端要素的主要载体、开放创新的重要阵地、富有竞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由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方向转型,构建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开发区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在招大引强和集群招商上下功夫,围绕大项目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

  推进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推进,加快实现开发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变。

  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质量发展。目前,山东共有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受功能不完善、政策瓶颈制约等因素影响,山东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应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方式,加快培育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综合竞争新优势,把山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打造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高能级开放平台。

  (7)深化国际地方经贸合作

  服务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坚持政策集成和试点先行,高标准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韩(烟台)产业园,探索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积极推进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等其他国别合作园区建设。

  高起点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扩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溢出效应,按照跨境发展、物流先导、贸易引领、产能合作、双园互动的运作思路,探索多边框架下地区经贸合作的路径模式,将青岛打造成为日韩面向欧亚内陆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和上合组织成员国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加快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立足园区现有产业基础,以医养健康、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经济等领域为重点,深化与韩国企业合作,构建高端化国际化产业体系。创新“两国双园”合作模式,加强与韩中(新万金)产业园在重大产业布局、重大科技攻关、战略性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构建等方面的互动合作。

  深入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威海与仁川自由经济区开展双向开放、平行合作,实践两国产业链融合、市场共享、双轮驱动的经济合作新模式,为中韩自贸协定后续谈判提供参考借鉴。

  探索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在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范围内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探索中日韩深化经贸合作的路径与模式,助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8)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高水平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对全球优势科技资源的利用。

  加强创新合作载体建设。围绕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国际创新园、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等创新载体,高水平建设一批国际化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为深化科技领域国际合作提供良好平台载体。

  加大外资研发机构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鼓励外资研发机构入驻山东的相关政策,吸引国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来山东创建高端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其技术溢出作用,使外资研发机构成为山东高效配置全球化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引导和鼓励山东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者依据自身技术优势和需求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加强前沿技术领域合作,以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科技引智工作,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优秀华人科学家和外国科学家到山东工作,从海外引进省内紧缺的高端人才。

  (9)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

  坚持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把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作为促进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加强国际友城建设。在巩固深化现有国际友城关系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城市为重点,加快发展一批新的国际友城。用好国际友城资源,加强地方政府层面的务实交流合作,鼓励各类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以国际友城为依托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依托海外侨团组织助推山东企业“走出去”。充分认识海外华人专业社团的重要性,加强与海外侨团组织的联系,引导支持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商会协会与省内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组织海外侨团组织与山东企业开展对接合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和支持。

  拓展文化旅游对外合作。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依托山东传统文化优势,讲好山东故事,进一步提高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与产业合作,积极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增强“好客山东”国际影响力。

  (10)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山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整体营商成本不断降低,营商便捷度明显提升。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应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着力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巩固提升既有优势,补强短板弱项,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促进山东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广杰,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