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自贸试验区成立,山东步入“以自贸区建设引领发展”新时期

2019-08-31 09:31: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周学泽

8月30日上午9时许,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标志着山东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

8月26日,国务院公布6个省市自贸区消息。仅仅4天后,山东自贸实验区挂牌。在挂牌之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方案在充分吸收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112项任务措施。

本次自贸区挂牌和总体方案公布,体现出“三高”特征:

1.高规格

山东为自贸区建设组建了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刘家义书记、龚正省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题组,负责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金融开放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海洋经济、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的专项改革创新。设立3个保障组,负责督查落实、法制保障、智力支持等。

高规格领导小组,充分说明了自贸区建设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山东对自贸区建设的高度重视。

2.高开放

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是山东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开放高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有许多政策“干货”:

比如,在营商环境创新方面:将能够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自贸试验区,推行“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服务)”,深化“一次办好”改革。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突破了现行需逐笔、事前审核发票、合同等真实性证明材料的模式,在企业承诺结汇资金使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无需事前、逐笔项银行提供相关材料,即可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进行支付使用。

逐步实现综合保税区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70%征收税收优惠政策。

用人单位可以就地使用外国高层次人才,经认定的离岸创新人才不用来国内,同样可以申报我省的引智项目。符合条件的离岸创新人才基地,择优给予300万、400万、500万的引才用才补贴,属全国首创。

在中日韩区域合作模式创新方面:加强中日、中韩海关间“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构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及检验检疫、标准计量等方面高效顺畅的合作机制。

在产业园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现登记1个工作日、公章0.5个工作日、银行开户2个工作日、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完成。“来华工作许可”10天办结,成为全国办理周期最短的地区。省政府为中韩(烟台)产业园预留新增用地规模5000亩。符合条件人员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出国有效”的审批政策。

推动建立国际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对促成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且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省级财政按照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5%给予补助,最多不超过50万元。

这些具体政策“干货”,对促进企业落户发展、增加进出口、吸引人才、加快科技成果为我所用,都具有重要作用。

3.高速度

高水平开放政策立竿见影,带来企业项目迅速落地。8月30日上午的揭牌仪式上,来自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的12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济南片区:济钢防务技术有限公司项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齐鲁研究院项目、中芬高端医疗科技产业园项目、拓得公司中国区运营总部项目。

青岛片区:夏泰鑫智能科技创新项目一期、百洋-伊藤忠日美健药品(中国)有限公司贸易合作项目、华大智造生产总部基地项目、青岛国际汽车保税展示中心项目。

烟台片区:夏普显示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海洋岛海洋经济国际交易中心项目、鑫海矿业销售总部和供应链公司项目、韩中领导人事业团跨境电商项目。

4.从复制到创新,“山东经验”令人期待

在发布会上,山东有关方面介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既吸收借鉴国际上最先进的做法,学习复制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好经验,又把立足点放到“首创”改革上,提倡敢闯“无人区”,从单个制度创新开始,逐步形成集成性创新成果,致力于形成更多更成熟的“山东经验”。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观察认为,第一,借鉴学习外国外省市的好做法要有一种彻底精神,要真正把别人的好做法学到手、学到家。以上海自贸区为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享受税收“新政”,企业所得税、个税、增值税均有优惠,其对“与新片区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具有基础优势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环节相关企业,实施一定期限(成立之日起5年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按照15%进行征收”。上海自贸区15%企业所得税相对于国内普遍25%的企业所得税来说,对企业吸引力很大,短时间内吸引了许多企业到上海自贸区落户。

第二,学习借鉴重要,但“首创”更重要。这是因为,国内目前已经有18个自贸区,尤其沿海省市区已经全部有了自贸区。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借鉴学习上,在相同条件下就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第三,“首创”要注重因地制宜。本次方案对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进行了功能细分,明确了功能定位。这种差异化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策略,比较符合山东实际。外国外省市的好做法到山东,也有可能水土不服,我们要看清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因地制宜谋发展,必须特别注意扬长避短。

最后,将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制度规则,这是最重要的。企业发展需要稳定的预期,只有将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制度规则,才能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我们注意到,在本次发布会上,我们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把突破点放在“流程再造”上,将从企业需求出发,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按照精细化、精准化、平台化的思路,进行重塑重构,最大限度释放制度创新活力,这就抓住了“牛鼻子”。

当前,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引领全省改革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创新、引领发展,吸引和催生高端资源要素、顶尖科技人才向山东聚集,努力把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在上海自贸区开设公司有什么优势?

发布日期:2019-02-0213:53:45

答:上海自贸区有着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等各项优势,在自贸区内开设公司,企业可以在更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下享受投资、贸易、金融、政府管理等各方面的便利措施。

对于企业和机构开展业务,有的是上海自贸区内能做、区外不能做;有的是自贸区内先做、自贸区外后做,有的是自贸区全部能做、自贸区外部分能做。具体来看,区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以外按照内外资一致管理,也就是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试行备案制管理,目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复制,但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比区外的负面清单更加开放。

二是服务业、制造业开放。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先后在服务业领域以及部分制造业领域推出了2批共54项开放措施,这些开放举措目前有部分已在区外推广复制,但大部分仍只在区内试点。

三是对外投资实现备案管理。以前对外投资需要发改委、商务委、外汇等部门核准,一般要3-6个月,现在3亿美金以下的项目只需在自贸区备案办理,3个工作日就能办结,大大加快了资本出海的速度。

四是新的贸易便利模式。自贸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部分,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模式,在贸易便利化如通航通关、检验检疫、选择性征税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促进了一系列新型业务快速发展,包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

五是金融创新业务。金融开放创新是自贸区改革的重头戏。目前,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的分账核算业务、境外本外币融资等都还只是在自贸区内试点。深受企业欢迎的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业务,虽然已经在全国推广复制,但区内也比区外更加便利。

自贸区挂牌至2017年底,累计新设企业5.2万户,其中,新设外资企业9400多户,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社会投资活力大幅提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