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丨领导干部学习直面镜头,山东12市开通电视问政

2019-07-10 07:34: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刘兵

  当前,舆论监督报道在山东成为常态。从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推出的“大众调查·聚焦难点痛点堵点”,到山东卫视推出《问政山东》等栏目,再到各市党报、卫视、网站推出舆论监督专栏,全省上下形成了以舆论监督解问题、促发展的氛围。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统计发现,目前山东省党媒除了继续充分利用《内部参考》做好舆论监督外,绝大部分地市党报党网还在重要版面或位置开通舆论监督专栏或专版,地市主要电视台或广播开播舆论监督栏目。

  12市开通电视现场问政,更覆盖到区县层面

  面对面,红红脸,出出汗。这是对电视问政的最典型概括。进入2019年春季,山东多数地市电视台集中开播问政栏目,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电视问政可以追溯到2005年兰州市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发展至今,形式上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直播、一问一答、专家点评、场外连线等。据了解,栏目一般由当地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市委宣传部承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栏目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建设性态度督促职能部门和各地区履职尽责,推动工作落实。栏目主办方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城乡居民代表、行政和服务对象、客商代表、投诉举报人等,对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问政。

  据初步统计,目前山东开设电视问政栏目的地市已有12个。梳理山东各地的电视问政栏目,一般每期突出一个主题、一个主管部门,面对面解答群众诉求,跟进督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如淄博、东营、泰安等地首期问政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该部门政策措施不落实、管理服务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当然,一个电视台不局限于一个监督栏目或平台,如日照广播电视台除了打造《问政日照》外,还推出《行风在线》和“直通12345”,形成了三大舆论监督平台。

  事实上,不仅市级电视台开通了问政栏目,一些区县也开设此栏目。据潍坊日报2月25日报道,2月22日晚,在寒亭区电视台一档节目中,一场“电视问政”让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名被问政的干部倍感压力,却让现场观众拍手叫好。问政在山东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从上至下覆盖全省的问政体系正日渐成型。

  近期,青岛电视台推出舆论监督专栏《今日聚焦》,引起市民关注、称赞,有市民专门向市长信箱发出表扬信,“希望青岛电视台坚守这份责任。”节目曝光城阳区檀府小区和青特小镇存在违法建设问题后,纪检机关即对相关人员启动问责,对该节目进行了有力的注脚。

  5月31日晚,聊城电视台《一问到底》栏目现场,7个暗访调查短片播出,聊城市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逐一呈现,“揭短亮丑”,一个个充满辣味的问题连续抛出,让现场的“火药味”十足,不少被问政嘉宾都心跳加速。“内疚”“震惊”“对不起”,多位被问政单位负责人连连道歉;“立即整改”“马上落实”,被问政单位负责人纷纷做出表态。

  在省内开设的这些问政栏目现场,不少参与问政的党政领导干部都直言,把一个个问题直接甩在脸上的感觉,着实尴尬难堪。但同时,他们也表示,这更是对工作的督促。

  电视问政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政府部门和政务行为在一些人眼中的神秘感,外界对权力运行方式的错误揣测会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它让官员与群众可以通过电视媒介实现面对面交流。官员的语言、语气乃至表情,都会成为政府形象的一部分,这显然对官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种占着位置不做事的庸官,在电视问政中就会暴露本相。

  线上线下相融合,畅通群众反映问题多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权威媒体的舆论监督也要更加讲求方式方法。多渠道汇集信息、多形式整合信源、融合传播报道成为舆论监督的着力方向。

  为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山东各地通过融合报纸、电视、客户端、网站、微信、热线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大众开通了线索征集渠道。

  2月19日,青岛日报刊发《哪些事情没办好?青岛日报舆论监督部帮您曝光》,报道提到2月18日,青岛日报成立舆论监督部,并从19日起通过报网全媒体平台征集问题线索。大众可以通过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青岛日报官方微信和微博等平台以及热线、邮箱等提供线索。

  5月9日,日照日报头版刊发《日照日报社全媒体平台今起征集问题线索》,文中提到在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主流日照客户端、主流日照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同步开通征集渠道。

  不仅纸媒,拥有互联网优势的网络媒体,早就在舆论监督下开始了形式多样的线索征集。在大众网地方频道,问政济南、问政淄博、问政烟台等均是网友关注的主要栏目。

  同时,广播媒体也发挥电话连线优势,邀请党政部门负责人与群众直接对话。开办近20年的济南《作风监督热线》一直是济南新闻广播的热点栏目。每个工作日的上午8:00-8:40,收音机中都会有群众与官员对话的声音,是百万济南市民群众监督政务、咨询投诉的主要服务平台。

  除了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外,山东各级政府部门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搭建为民解难题的平台。如在青岛政务网,网络问政、书记信箱、政府信箱、参政议政、网上信访等多个栏目并列,群众可现场对话、留言、发送邮件等进行投诉咨询。

  《2019年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到,山东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搭建公众参与新平台,加强政府热线、网络问政、电视问政、领导信箱等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致力于此,山东一直在行动。

  “火热”的问政监督要持续到落实整改中来

  舆论监督,在山东成为一种现象。

  早在2017年12月,山东省委主要领导在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委、省政府通报督察意见表态发言时表示,欢迎媒体强化舆论监督,在调查访谈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向省委反映、向他反映。

  2018年7月23日,山东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又进一步强调,省级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而在今年2月11日,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会议提出,今年,山东将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每周向社会和群众答疑。

  问政、监督,用群众“火辣辣”的目光,晒一晒“懒惰的屁股”和“生锈的头脑”,甚至把一小部分人“从装睡中喊醒”。

  当然,也有一些人提出了疑问,电视问政有没有“套路”。如电视问政中,在镜头面前,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面对暴露的问题表示虚心接受、真诚道歉,对群众的诉求拍着胸脯承诺落实,感谢群众继续监督,一旦离开了舞台,道歉和承诺也随之抛到了九霄云外,问政压力不能转化成整改动力,陷入了“官员出出丑、民众过把瘾”的套路。

  事实上,把问政压力转变为整改动力,是山东一直在做的工作。山东省某地印发的电视问政工作方案中,问政后的整改落实被突出强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当地明确要求,被问政部门单位对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必须马上进行整改,当地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办,对落实整改不力的,移交纪委监委部门进行问责。整改和问责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跟踪采访报道、公示。

  (部分资料来源于《聊城日报》《潍坊日报》《青岛新闻中心》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