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春暖
“忙着干大事”圈粉无数
疫情面前,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生物制药大省,山东在多个领域勇担责任,收获了网友一片点赞。
山东地里长出的蔬菜、山东企业生产的医疗物资、从山东走出的支援湖北医疗队……这些带有山东标识的元素,给人以鼓舞和信心,为当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支撑。
“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举措、最果敢的行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这就是山东的态度。
党员干部当先锋,全省上下一盘棋,严格实施卫生检疫、停止大型群众性活动、暂时关闭景区场馆、构筑严密的“环鲁防控圈”……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疫”。
当国家有需要时,山东二话不说,挺身而出。“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力支持湖北疫情防控工作。”
在抗击疫情的湖北最前线,从不断奔赴一线的逆行者,到一批批援助物资,“低调内敛”的山东敢担当、勇作为,展现出了一个大省的风范,更显现出了底气。
如将这些场景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来看,却是如此熟悉。在全国性的战役中,山东力量一直敢为人先,从未缺席。不管国家遇有什么困难,非典、地震、洪灾、支援边疆,山东都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危难时刻,为何山东人总能挺身而出?
低调内敛,冲锋在前,哪一个才是山东?
这就像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在他人看来平常低调内敛、忠厚实诚,一旦祖国需要,山东便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其强大厚实的“家底”,更来自齐鲁大地上优秀文化的滋养。
家国情怀在齐鲁大地深沉浓郁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孕育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情怀;滋养出舍生取义的仁者境界,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积淀了“知行合一”“明理致用”“笃行践履”的务实精神。
在这一文化传统的熏陶下,重刚健自强、重家国情怀、重革故鼎新、重传统尚气节的风潮在齐鲁大地上代代相传,塑造山东人鲜明的品格特征——敦厚淳朴、忠诚团结、坚忍不拔、勤劳勇敢。
我们再看两组数据。
据统计,山东每年招兵人数约占全国的1/10。不管是抗震救灾,还是抢险救援,山东兵的身影到处都在,厚道、实诚的山东兵让人感觉特别踏实。
再说一下山东好人。“美德山东人,厚道齐鲁风”,山东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好人数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各地,只要一提起山东人,有口皆碑。“路见不平一声吼”,中华传统文化中推崇道德,讲究包容、互助的思想,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
越是在急难险重时刻,越显现出了山东“低调内敛”背后的硬气和底气。闷不做声,却又如此刚健,讷于言而敏于行,处处体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
历数今昔,从戚继光、左宝贵,到王尽美、于化虎、张自忠、杨子荣、王杰、焦裕禄、孔繁森、孟祥斌、张楠……透过这一串闪光的名字,彰显出的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对一种文化的坚守。
红色基因融入山东血脉
历史不会忘记,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中,有5名年轻的山东籍消防员牺牲在他乡;“非典”肆虐之际,山东街头踊跃献血的群众排起长队,“山东血”一度占到京城供血量的90%……
透过他们,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影响至今——这就是沂蒙精神,在山东人的群体性格拼图中不可或缺的那一环。在齐鲁大地上,红色基因早已注入血脉,经过岁月磨砺和积淀,已内化为山东的文化基因。
在革命战争年代,支前路上,有的人自己带的干粮吃完了,宁肯饿着肚子,也不动小推车上的一粒粮食。在那个年代,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涌现出了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肩扛火线桥的李桂芳等众多英模人物。
在沂蒙精神的影响下,山东涌现的先模典型更多,更集中,甚至出现了典型群现象,除去上文所述外,还有朱彦夫、王伯祥、王乐义、赵志全、王成龙等等。这些一张张长着“国”字脸的山东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内涵。
低调内敛,冲锋在前,哪一个才是山东?
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这是一种源自文化上的自信,更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涵养下形成的一种行动自觉。
每每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是在社会发展的危急关头,深明大义的山东人民总是团结在党高扬的旗帜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对抗疫情,山东上下正一如既往,砥砺前行,不惧任何压力,不惧任何挑战,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一步紧跟一步行,相信一定能迎来又一个春暖花开。(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江波 报道)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