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大众网·海报新闻洛阳6月14日讯(记者 孙博洋)南有长江三峡,北有黄河三门。6月14日,“聚焦黄河生态带 见证中原出彩”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三门峡,采访团登临万里黄河第一坝,远眺高峡平湖之壮美,感叹人民治黄所取得的丰功伟绩。
三门峡大坝
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的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三门峡大坝于1957年4月开工建设,1961年基本建成,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黄河斗水七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含沙量最高的黄河中游河段,控制着黄河流域两大洪水来源区——黄河中游北干流山陕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的洪水,对第三个洪水来源区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发生的洪水起到错峰减量的调节作用,成为确保黄河安澜的重要一环。
三门峡大坝
水文资料显示,1964年以来,三门峡以上地区曾6次出现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三门峡水利枢纽及时采取措施,削减洪峰,有效减轻了下游堤防负担和漫滩淹没损失,避免了黄河下游沿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洪水威胁。
三门峡大坝上一步跨两省石碑
据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公司防汛抗旱办公室高工王育杰介绍,三门峡水利枢纽通过不断探索水库运用方式,经过“蓄水拦沙”“滞洪排沙”“蓄清排浑”三个阶段的实践,特别是“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成功探索,基本实现了库区泥沙年度冲淤平衡,保持了长期有效库容。2002年以来,在黄河防总组织的历次调水调沙中,三门峡水库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尤其是调节泥沙的关键作用,为小浪底水库塑造人工异重流并推动其排沙出库提供了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善了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有效地减少了库容的淤积损失,对黄河下游河道减淤、过洪能力恢复(1800立方米每秒增至4200立方米每秒)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为解决汛期发电难题,在圆满完成社会公益性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三门峡枢纽局以“黄河治理与开发并重”的理念为引领,于1989—1995年,在全国数十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配合下,组织开展了汛期浑水发电试验研究。经过6年刻苦攻关,历时6年的浑水发电科学试验取得成功,打破了浑水不能发电的“禁区”,洪水资源化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万里黄河第一坝石碑
黄河凌汛,历来是威胁黄河下游河道安全的主要灾害,解放前因凌汛决堤而泛滥成灾的事,几乎年年发生,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三门峡水利枢纽投入运用后,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黄河下游再未发生过凌汛决口。其间,黄河下游出现的严重凌情有6次,三门峡水利枢纽通过控制下泄流量,使黄河下游河道凌汛期避免呈现“武开河”现象,对促进形成“文开河”、保证下游的凌汛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黄河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三门峡水利枢纽每年利用凌汛和桃汛蓄水,为下游春灌保持了约1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下游春旱时可使河道流量增加300立方米每秒。据统计,1973—2003年,三门峡库区春灌期间水库蓄水总量超过380亿立方米,向河南、山东沿黄灌区补水超过300亿立方米,为黄河中下游农业灌溉、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运用后,三门峡库区周围逐渐形成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新的生态平衡,形成了以大禹渡等提灌站供水的农业灌区,也是工业稳定取水的依靠。水库200多平方千米的水域,形成了新的黄河湿地,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最基本要素,对调节地区气候、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河南省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入冬到次年初春季节,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三门峡库区越冬,三门峡库区已成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大天鹅之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新中国治水史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这座寄托黄河变清梦想、肩负黄河防洪减淤重任的大国工程,历经近60年风风雨雨,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在黄河防洪、防凌、供水、灌溉、调水调沙等社会公益性任务中始终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预计,8月7日08时至8日08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北部、山东南部、湖北中西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东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云南北部和西部、甘肃中部、青海北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详细]
记者走访北京多个小区发现,不少智能快递柜已成为快递员的“甩手柜”,选择权并未回到用户手中。张旭 摄 陈俊毅表示,每个快递的派件费是1元钱,每个快递都打电话,电话费也是成本,挣不了多少钱。[详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致命一问”。如果说送礼物是门学问,那么大部分人可能不及格。[详细]
2018年,谢刘京克服身体难题顶着冰雹,冲出沙尘暴在历时35天之后征服了世界上最难骑行的路线之一——西藏阿里大北环线 图为谢刘京。[详细]
韩国将对进口粉煤灰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查中新网8月8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韩国环境部8日发布消息称,在进口火力发电废弃物、被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的“粉煤灰”时,将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查[详细]
韩国承建商就21号公路部分路段不达标向柬方道歉图为柬埔寨公共工程和运输部大臣孙占托。孙占托警告说,如果负责工程的监理公司发现承建公司建路“偷工减料”不向政府汇报,工程部将取消与监理公司之间的合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