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1:53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解强民 刘琛 临沂蒙阴报道

  搞电商、开直播、剪视频……这是哪个时尚网红的日常生活?

  不!这是如今常坪村一群“新农民”的生活:他们学会了线上卖货、玩微信群,有的还当上了“网红”。

  北京、上海、武汉

  常坪小伙将蜜桃卖到全国各地

  6月20日,在常坪小伙王若斐的电商收货点,来卖桃的村民络绎不绝。

  “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这些新鲜的桃子将从这里卖到全国各地。”王若斐边忙边介绍,常坪村的桃子仅从他这里就已经卖到了全国几十个城市。

  王若斐是常坪村搞电商的人中第一批“吃螃蟹”的。

  “我接触电商5年了,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一次尝试就挣了17000元。”王若斐回忆说,5年前他第一次接触电商是卖水果罐头。那次尝试让他尝到了甜头,并逐渐从传统农民变成了“新农民”。

  “常坪的桃子这么好,为什么不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呢?”王若斐说,第二年他就开始尝试从网上卖黄桃和黄油桃。

  “前几年主要通过淘宝、拼多多卖货,现在主要靠微信做代理。平时每天200单到1000单左右,货量最大的时候是4000单,大约20000斤。”王若斐说,常坪的桃子在多个平台上销售,很受欢迎。

  搞电商搞了几年,王若斐挣的钱一年比一年多。

  2019年是王若斐利润最高的一年,去掉人工、售后等所有成本,4个月就挣了15万元左右。

  生意越来越好,王若斐从农村小伙变身电商“老板”,还给村民创造了挣钱的机会,带领常坪村民致富。村里一些妇女在他这里帮忙给桃子打包,一天就能赚一两百元。

  王若斐的电商做得红红火火,也引来了合作伙伴。一家北京公司跑来找他谈合作,想和他在常坪村附近合作建一个800平方米的电商基地。“正在寻找合适场地,希望将来建起来,能把咱村的桃子卖到世界各地去。”王若斐说。

  做直播玩短视频

  村里不少人成了“网红”

  “天天早起锻炼,大爷生活真惬意。”“每天起这么早,大爷真有毅力。”……6月20日,常坪村56岁村民王军的抖音号下,网友纷纷给他点赞留言。

  4点起床,洗刷完毕,然后出去晨练……这就是常坪村村民王军每天起床后的生活。他把自己每天晨练的过程拍下来发在网上,很快引来了不少网友关注。

  “咱也成网红了!我已经有3000多个粉丝,点赞2万多个。”王军说,他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大网红,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关注他的生活,关注常坪村,他很开心。

  “俺这个村变化可大了,修了很多生产路,还建了拦河坝,村子里环境也好了,看着也顺心了。”王军说,常坪村脱贫之后,村民们的日子好起来了,村里修了小公园,通了自来水,村民们吃穿不愁、心情舒畅,许多人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了晨练、健身的生活。

  “各位宝宝大家好!我给大家唱一段我们这里的沂蒙山小调,欢迎大家多关注我们常坪村!”随着常坪村生活越来越好,村里不少年轻人和妇女玩起了网络短视频和直播。

  小广场遛娃、乡村大舞台跳广场舞、摊煎饼、农家炒鸡……他们把常坪人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情景或者特色饭菜制作过程拍下来发到网络上,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另外,还有不少村民通过在各平台当“网红”带货赚了钱。

  “我的栗子、地瓜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咱也是足不出户就能做全国生意的人了。”常坪村村民石翠告诉记者,村里不少村民通过网络卖水果、手工艺品、生活用品,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

  大喇叭“退居二线”

  村里下通知换成了“微信群”

  “大家谁看见俺家孩子了!俺家孩子不见了!”6月的一天,常坪村的一个微信群里炸了锅,一名妇女在群里焦急地找孩子。不到1分钟时间,热心的村民们就开始在村里帮忙寻找,很快孩子就找到了。

  这个微信群正是常坪村的“官方”微信群——“常坪群英大会”。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传统的农村村委会外面都挂着几个大喇叭,每当村里有事要通知,大喇叭就会响起来。

  如今,常坪村的喇叭还在,然而村民之间的交流早已换了新方式。

  “我们建了微信群,比大喇叭方便。”村党支部书记王业勇说,如今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常坪村建了一个微信群。经过商量,大家还给微信群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常坪群英大会”,很快就有299名村民进了群。

  “锅贴出锅了,要吃的赶紧来!”“小广场溜娃儿,有一起来的吗?”“明天要下雨了,赶紧收衣服。”……6月20日,在常坪村的微信群里,新消息提醒不停地响,村民们正在群里聊得热闹。

  “有了微信群,平时村里有通知我们都发在群里,村民有事也随时能在群里找到我。”王业勇解释,以前村里有通知都是用村委会的大喇叭喊,但是大喇叭有个缺点,村民如果不在家,就很可能错过通知。现在好了,大家通过微信群,随时随地都能知道村里的大小事。

  “从天气预报、医保缴费、电费水费到村里分红,大事小事都通过群来通知。甚至村民找孩子这种事,也是在群里吆喝一嗓子,全村就马上接力帮忙找,效率相当高。”王业勇说,自从大家用上了微信群,村里大喇叭响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大家渐渐地都有点淡忘了它的存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