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众日报
陈晓婉 方垒
手机查看
绿色发展,让全面小康底色美起来
——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述评⑩
山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图为枣庄市石嘴子水库,经过养鱼网箱集中清理后,水质明显改善
□ 本报记者 陈晓婉 方垒
蓝天、碧水、净土,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标。
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如今的山东,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呈现出一幅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美画卷。
试点引领补短板——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齐鲁大地绿起来
立春后的一场大雪,给威海华夏城景区披上银装,雪幕笼罩于山环水抱之间,步步皆景。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遍体鳞伤的废弃矿山,刮风灰尘飞,下雨泥浆流。
采石立面变成九曲情人街,堆放废石、废渣的山谷变成龙湖,巨大矿坑变成胶东民俗馆、神游传奇剧场……华夏集团用十多年时间修复矿坑44处,栽树1127万棵,投资44.3亿元将这里打造成一座兼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浓郁胶东海洋风情的5A级景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着步行道实地察看治理区新貌,同当年参与矿山修复和正在景区工作的村民亲切交谈,对华夏集团通过生态修复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殷切期望:“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从2003年开始修复山体,填坑栽树、造林绿化,我们始终没有停止修山的步伐,如今我们又找回了绿水青山,过上了田园式、现代化的生活。”华夏集团董事长夏春亭介绍,2019年,又完成了废弃矿坑和荒山共415亩的综合治理,栽植树木11万余株。“下一步,我们将在观光游基础上发展休闲游,实现华夏文旅的提档升级,让人们尽享绿色发展的福利。”
威海华夏城是山东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齐鲁大地的生动诠释。以威海华夏城为标杆,2019年山东共治理废弃矿山624座,建成绿色矿山91座。同时,深入实施“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77万亩。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治山、治水的同时,山东始终坚持用系统思维统筹,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给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为着力将泰山大生态带打造成“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足马力,全力推进。2019年12月25日,穿越山东农业大学经管校区的梳洗河行知桥开始架设第一片梁。“未来,这里将变成集治污、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景观带。”中铁十局泰城水生态二分部项目经理卢念启介绍。
梳洗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7个水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一个。随着修复工程实施,泰安市全境的生态优势增强:通过固山,挺起了“山之脊”;通过治污,实现了“水改质”;通过增绿,保护了“林之肺”;通过整地,强健了“田之肌”;通过扩湿,调节了“湖之肾”;通过提质,扩大了“生态空间”。
不仅是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山东多地展开实践。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多年未见的大叶藻在海岸丛生,白江豚、鲸鱼等海洋生物成群现身。通过纵深推进山体修复,去年以来,累计完成破损山体生态治理5.4万平方米,实施山体造林450亩;完成岸线整治1.19公里,恢复自然岸线8.7公里,自然岸线占比达到80%,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在不断加强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同时,山东还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依法依规对南四湖、青岛崂山等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进行调整,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达169个。
污染防治再攻坚——
保卫蓝天碧水净土,根本性矛盾在破解
今年春节期间,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宁津分局流域科的赵哲在“跑腿”中度过。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医疗废物、废水安全处置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赵哲顾不上照顾两个月大的孩子,多次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污水处理厂检查消毒设施,核对运行台账,对水质进行取样监测。“生态环境安全防线绝不能破,这就是我们的战场,一定要打赢!”赵哲说。
从平日到“战时”,从鲁西小城到全省一盘棋,山东拿出更大决心和更实举措,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全省4800家钢铁、建材、有色等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整治,7400余台(座)工业炉窑完成综合整治;城市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439个问题、城镇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636个问题已完成整治;16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较2018年底增加37.8%,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87%以上。
政府、企业、百姓多方发力,换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全省国控站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51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0.1%,提前达到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65.1%,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90%左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更值得欣喜的是,久久盘桓在山东环境治理中的结构性矛盾正在逐步破题。
在潍坊,“两散”治理持续推进。分别完成燃煤经营业户、燃煤采暖用户清洁能源改造713户、3465户,整治“散乱污”企业245家,关停商混企业54家。
在聊城,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常抓不懈。214座工业炉窑实施烟气达标排放改造,44座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脱硝深度治理。2019年以来,全市596家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工序得到改造提升。
从全省看,通过深入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山东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压减生铁产能465万吨、粗钢产能923万吨、焦化产能777万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发电量74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8.6%,高于公路货运增速4.4个百分点,比2017年增加4932万吨;全省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农业投入结构日趋合理。同时,围绕突出生态问题整治攻坚,推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黑臭水体治理等8场重大战役。
“用传统的观念去引领发展,永远破不了题。事实证明,关键在于新旧动能转换,靠创新驱动、双招双引,用新项目好项目带动结构优化。”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杰说。
制度先行筑格局——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
如今,项目想落户威海威高产业园,得跨两重“门槛”——不仅项目本身需要“高精尖”,连项目所需用的材料、设备和生产工艺,都要经过再三筛选。
“我们从项目的源头上控制住大气污染,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统统筛掉,留下的都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新医药与医疗器械项目。”威高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张善茂表示,这样打造出的“绿色工厂”,不仅污染大大减少,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举多得。
威高产业园的如此举动,折射出山东严把环境准入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与魄力。山东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逐步发力。
保卫蓝天,山东每“微”必争、每日必争、每个环节必争。不仅对秋冬时节的重污染天气重点防范,对昔日的“隐身排污大户”非道路移动机械也出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不断消除监管盲区。
守护碧水,河长、湖长、湾长全面发力。去年1月,《山东省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工作方案》出台。目前,全省16市全部发出总河长令。作为全国第一批“湾长制”试点省份之一,山东初步构建起省、市、县三级湾长制体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
2019年7月,山东印发《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由省委书记、省长任总林长,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今年1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开展土壤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坚决不走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回头路”。去年底,山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稳增长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这是我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又一有力举措。我们不能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割裂开来,要的就是两者协调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安德说。
如今,伴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山东迎来又一高质量发展机遇。
把握机遇、乘势而起,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奋力趟路。从企业看,科技研发已经成为主动化解经营与环保之间矛盾的主要路径。从政府看,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在东营市“九个三年行动计划”中居于首位,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从入海口到沿黄各地,山东绿色发展的步伐坚定。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周连华透露,已组织力量编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方案初稿,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促进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融合一体发展,打造黄河下游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山东贡献。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山东聚焦问题、攻坚克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努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参与采写:彭辉 曹儒峰 贾瑞君)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