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脚步》第33期丨苏拉:做了三十年老师,写了三百多首歌,教书作词相辅相成
来源:大众网发布时间:2020-12-2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深圳报道
苏拉简介
生长于贵州苗岭,198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从事一线教育工作三十年,曾获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荣誉,2020年获深圳外国语学校建校三十周年立德树人卓越奖。
著名词作家,创作流行歌词三百余首。曾获中国流行音乐二十年特殊成就奖,岭南新歌榜、上海东方风云榜最佳作词奖。代表作有:《晚秋》《晚霞中的红蜻蜓》《其实我已不在意》《伤心雨》《我在春天等你》《可遇》《祝福深圳》等。
“我很荣幸跟大家一起走过了中国流行音乐最辉煌的那段岁月,我觉得这是命运对我的一种恩赐吧。”
访谈过程中,回忆起自己的作词生涯,苏拉感叹道。
说到苏拉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提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东流行音乐,提起毛宁演唱的《晚秋》,以及杨钰莹演唱的《晚霞中的红蜻蜓》等多首歌曲,相信一定不会陌生,这些歌在KTV是常点曲目,不少人张口即来。
这些歌曲,词作者都是苏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广东乐坛最为繁盛的时候,苏拉堪称大神般的存在,十大金曲榜上,常常有三四首出自她的手笔,领奖领到手软……
鲜为人知的是,写了三百多首歌的苏拉,其实不是一位专职音乐人,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先是在广州广雅中学,后转到深圳外国语学校,在深外教书整整二十七年……
“对我来说,教书与作词是相辅相成的,让我对文字一直保持着比较纯净的一种感觉”,苏拉如是说。
1、一次偶遇:“你的文笔太好了,一定要写歌词”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何会成为作词人?
初见苏拉,我忍不住向她提出了这个问题。
苏拉笑着感叹,这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她与音乐结缘来自一次神奇的偶遇。
那是在1990年,大学毕业以后,苏拉先是来到广州广雅中学,做了一名老师。有一天,她到广州火车站磁卡电话厅打电话,那个年代通讯不方便,与人联系都要通过磁卡电话,磁卡电话厅外,往往都会排着长队。
苏拉回忆,那天轮到她打完电话正要离开,站在她身后的一位男生主动搭讪:“请问你是贵州人吗?”苏拉点头称是,反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男生称自己也是贵州人,刚刚听她打电话的口音听出来的。
这位男生问苏拉,能否借用她的电话卡回一个电话,苏拉一听有些纳闷,只见他腰里别着BB机,手里还拿着一部“大哥大”……男生解释,原来是“大哥大”没电了,他着急回一个传呼号码……
苏拉同意,那位男生打完电话,递了一张名片过来,上面写着:朱德荣,太平洋影音公司,看着苏拉无动于衷的神情,他着急地问:你不认识我吗?苏拉摇摇头,实话实说:不好意思,真不认识……
男生接着问苏拉,有没有看过《海灯法师》?苏拉回复看过,这时候他自报家门,“那个片尾曲就是我唱的呀……”
原来,这位朱德荣,是当时广东乐坛的一位知名制作人,也是发现歌坛新人的一名高手,奈何此前苏拉跟乐坛毫不接触,怎么会认识他呢?
得知苏拉大学里学的中文,朱德荣问她,有无写过一些诗歌或散文什么的,苏拉说写过,朱就让她回去找几篇自己写的诗歌交给他看看,两人就此别过。
一周后,两人再次见面,看过苏拉的诗作,朱德荣当场表示,“你的文笔太好了,你一定要去写歌词,我保证一年以后广州音乐圈的人都会知道你的名字……”
苏拉闻听,震惊不已。朱德荣告诉她,当时的广东歌坛,作曲的人很多,作词的人很少,“你要相信我的眼光”。
接下来,朱德荣写了一首旋律,让苏拉尝试填词,结果两人的第一次合作,一炮打响,大获成功,入围“十大金曲”,各个榜都上了榜……
苏拉就此踏上作词路,一边听着朱德荣送给她的众多CD,研究歌词的结构和写法,一边应约开始创作……她写出来的歌词,供不应求,“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要写十几首,相当于两天就要出一首……”
更出人意料的是,苏拉写的歌,又快又好,好到什么程度?“真是挺夸张的,有的时候十大金曲颁奖,常常有三四首都是我作的词……”
苏拉由衷感叹,遇上朱德荣是她人生中的一大幸运。那个时候,朱德荣带她认识了广州一大帮优秀的音乐人,像李海鹰、许建强、毕晓世等等,“所以我作词的起点非常非常高,特别幸运……”
2、两种角色:最欣慰学生一直保留对文学的热爱
走上作词之路之后,苏拉没有辜负朱德荣的眼光,犹如开挂了一般,越写越有感觉,迅速成为广东音乐圈一位著名的词作家,先后写出了三百多首歌,不少是脍炙人口之作。
像是国语版的《晚秋》,是苏拉听一个朋友分享他刻骨铭心的一次情感经历之后,有感而发的一首歌,在1993年由毛宁唱红全国……
多年以来,苏拉还为杨钰莹量身定制了多首歌曲,从最早的《晚霞中的红蜻蜓》、《星星是我看你的眼》,到后来的《你看蓝蓝的天》、《我在春天等你》等等,她被誉为杨钰莹的“闺蜜&御用作词人”,两人情同姐妹,感情深厚……
日常生活中,除了是一位资深的作词人,苏拉还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从教三十多年的她,是不折不扣的优秀老师,曾获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荣誉。
这就是苏拉,教师、作词,两种角色,切换自如。白天做语文老师,她在课堂上启迪学生们热爱文学;到晚上又变身为作词人,在录影棚里与音乐人交流切磋……
“这么多年以来,在学校的这个环境里,一直跟孩子们在一起,让我的内心保持着纯净,可以说是对文字的一种纯净的感觉吧……
苏拉感慨说,课堂内外,她一直在不断地跟学生们表达自己对文学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和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苏老师,我是听着您的歌长大的”,许多学生见到苏拉都会如此说。可以想见,有一位著名的词作家做语文老师,苏拉带给一代又一代学生们言传身教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问苏拉,做老师时,如何考量考试与文学的关系?
苏拉给出的答案是,这么多年以来,作为老师,她一直在努力做着平衡,一方面与学生们一起应对当前的考试制度,让他们尽量考到比较好的分数;另一方面,她会引导学生更多地欣赏诗歌,每个人都尝试写诗,分享好看的电影和书籍,让他们自己体会到,结缘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一两次考试的事情。
“我们不能只教孩子会考试,我们更要让孩子们知道,生活当中不止有考试,还有文学、诗歌,这种事情是可以愉悦身心的,这种事情是可以相伴终生的……”
苏拉欣慰地告诉我,她的学生们现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有的已经为人父母,经常会有学生给她写信,告诉她在自己的生活中还会保留一份对文学的热爱、对诗歌的热爱,时不时会写一首诗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
“每当我读到这种信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幸福……”
3、祝福深圳:梦想在这里落地生根
接受我们访谈的当天,恰好是深圳外国语学校成立三十周年,苏拉那段时间一直在为学校的晚会操心着各个细节。
聊起在深外的近三十年时光,苏拉格外感慨,“我在深外经历了学校的五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三十周年,每一次的大型纪念活动,我都参与策划了整个的组织与实施……”
在深外多少年,也就是在深圳多少年。对于苏拉而言,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别样的魅力。
早在1988年,苏拉还在上海读大四,第一次来到深圳以后,就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它,为了来深圳,她甚至放弃了读研的机会……
不知不觉,在深圳已是二十七年,从一见钟情到相看不厌,再到愈久弥深,深圳于她不亚于一位爱人的情感。
苏拉说,在深圳,每一个人与这座城市之间都会看到彼此的成长,相互成就。每一个人的成长里,都包含着开放包容的深圳气质;深圳的每一步变化里,又有着每一个人的无悔付出……
“所以我特别喜欢你们这个专题的主题——深圳的脚步,每一个人的脚步,就是这座城市的脚步。”
2020年,深圳特区四十周年,苏拉又写了一首新歌《祝福深圳》:
天空依恋你的海湾天天天蓝
春天承诺你的花朵四季相伴
候鸟渴望你的温暖一路向南
追随梦想我们为你而来
走过风雨见过彩虹兜兜转转
有时欢笑有时哭泣面朝大海
你的每个表情融进我的悲欢
我把青春付给你换美好未来
深深爱上深圳
生命的迁徙如此动人
总有一扇窗为我点亮一盏灯
梦想在这里落地生根
深深祝福深圳
你的明天绚丽缤纷
星光相约传递温暖幸福的眼神
海上明月见证我的爱到永远
……
(访谈时间:2020年12月3日 访谈地点:深圳)
深圳的脚步,中国的脚步
2020年,是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来,深圳做对了什么?中国做对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评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广州新闻中心在2020年走进深圳,推出大型原创全媒体产品:《深圳的脚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区40年》,访谈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业精英,通过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呈现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新时代被赋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亮眼数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千千万万的新深圳人,奔来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献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千千万万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奋斗,深圳的历史,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挥洒汗水、共同书写;深圳的辉煌,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区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胎记一般,蕴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蕴藏在深圳飞速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中。
……
深圳历史,个人亲历;深圳经验,个人评说。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经验,将透过40期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走向山东,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