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5
  • 视频
  • 视频
  • 视频

《深圳的脚步》第12期丨吴文媛:蛇口人为什么自信又自豪?难忘袁庚的灵魂注视

来源:大众网发布时间:2020-10-17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深圳报道

  吴文媛简介

  1966年出生,祖籍江苏徐州,贵州出生。1991年底从北京来到深圳,进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建筑规划室工作近十年,后下海创业,提出以存在优先为首要原则的规划理论——消极规划。获得2015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奖。2016年合作出版《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义》。

  现任深圳雅克兰德设计公司总经理,资深规划师。

  “吴老师可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期待看你怎么写她……”

  在我撰写本文前夕,吴文媛的一位老朋友知道我访谈过她后,在微信上跟我开玩笑如是说。

  实际上,我访谈吴文媛是在今年7月初,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此前我们并不熟悉。访谈当天,我们来到她的办公室,拿出摄像器材,她一见我们的阵仗,笑称“自己上镜不好看,能否不要摄像”,寒暄之间,尽显小女生心态……

  我第一次见吴文媛,是在今年6月中旬举行的《袁庚传奇》新书发布会上,当时她是圆桌交流环节的受邀嘉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来到蛇口,入职蛇口工业区建筑规划室,跟袁庚有过数年工作交往。她分享了袁庚退休之前的一些往事,其中特别提到两人有一次谈话,她问了袁庚一个问题之后,袁庚对她有过数秒的“灵魂注视”,让她记忆犹新……

  让她记忆犹新的那次“灵魂注视”,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互加微信,便有了半月后的访谈。

  访谈过程中,吴文媛跟我们讲述了她来到蛇口工作的来龙去脉,分享了她的数个规划设计案例,以及对深圳的现在和未来的个人观察等等,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是她的人本情怀、她对基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吴文媛由衷地说:“我来到深圳很幸运的一件事,就是直接到了蛇口,我在蛇口感受到的,重新塑造了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我的职业的影响非常深远。”

  1、难忘的“灵魂注视”,理想主义者汇聚的蛇口

  初到蛇口时的吴文媛,在蛇口工业区规划室工作,分管土地,与袁庚偶有工作交集。

  有一次,讨论蛇口正在建设的一批“微利房”,“微利房”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蛇口职工,当时的做法是,只要夫妻双方都在蛇口工作,就可以按照积分排队获取购房资格……

  眼见袁庚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招揽人才,吴文媛向袁庚提出了一个问题:

  “既然你这么重视这些人才,我们为什么不建一批人才房,分配给这些人,或者以更便宜的价格租给他们?”

  问题一出,“灵魂注视”产生。

  袁庚没有当即回答,默默地看着吴文媛,吴文媛感慨道,“袁庚就那么意味深长地看着我,我是印象太深了,那真叫一个‘灵魂注视’。”

  “灵魂注视”持续了好一会儿,袁庚缓缓地说——

  “你们年轻人啊,什么都没有,所以期待有一个人什么都给予你,但是你想象一下,假如我一个人给你住房、给你工作、给你孩子的幼儿园的就学条件、包你的医疗……你就会对我有人身依附,对我有人身依附,你就不敢质疑我,你就不是一个自由人;你费一点力气买了这个房子,你就是一个自由人,你就可以离开我,等到你可以离开我的那一天,我们俩都要做得更好,你才肯留下来,我也肯要你……”

  好一个“你就不敢质疑我”!好一个“你就是一个自由人”!

  见过袁庚本人的人都说,袁庚的口才非常好,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他当年的这一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随口而出?我们无从知晓,但放在那个年代,能够口出此言,确实“很袁庚”。

  吴文媛感慨地说,一个自由的人,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个人如此,蛇口也是如此”。

  接下来,吴跟我们分享了在蛇口买到的第一套房子。那个时候蛇口建的楼房全是六层高,所有房子都是一样的面积。上文曾提过,蛇口当年的做法是,只要夫妻双方都在蛇口,就可以积分排队买房,吴文媛最后买到手的一套房子,位于六楼……

  “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五楼是最好的”,吴文媛回忆,当时,她在规划室工作,她的先生在房地产公司,两人都是高学历,又是干部身份,她和老公都想要五楼,但难以如愿。

  住在他们楼下五楼的一对夫妻,男的是码头的钢筋工,女的是西南餐厅的服务员。

  原因何在?因为吴文媛的积分没有他们的高,她和老公来到蛇口稍晚,晚于五楼的这对夫妻。

  “什么是公平公正公开?你看蛇口当年就这样做到了”,在吴文媛看来,当年的蛇口是一个非常有城邦文明精神的地方,汇聚了一大帮理想主义者,“时至今日,蛇口人为什么自信又自豪?与袁庚时的那些做法,息息相关……”

  2、难忘的“安置探访”,好规划要让人有尊严地活着

  作为一名资深规划师,吴文媛在国内五十多个城市做过项目,足迹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其中绝大多数的项目,会涉及到农村拆迁、农民安置问题。

  吴文媛跟我们分享了她去武汉某地探访村民安置时的一个经历。

  抵达当地时,当地的安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三栋高楼兀突突地立在荒野里”,经人介绍联系,吴文媛在某一天的上午,来到位于29楼的一对老夫妇家。

  “他们家确实是新房子、新家具,那时候天很热,我进去的时候,他们空调没开,有空调也不开,甚至冰箱都没有插电……”

  吴文媛称,那对老夫妇一开始非常警惕,简单交流过后,警惕散去,老夫妇告诉她,现在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一个月即使一度电都不用,也要交80块钱”,这80块钱,是电梯的电费。

  目睹这对老夫妇之现状,吴文媛现场闪过一个念头,想回去买点水果、买几斤肉,下午再来一趟。

  “大爷大娘,下午我再来看你们,好不好?”

  “你千万别再来了!”

  出人意料,异口同声,一口回绝。

  为什么?“你这一天来回两趟,我们哪有钱交电费啊!”

  闻听此语,情何以堪。

  吴文媛告诉我,“那一瞬间,我的眼泪立马就下来了……”

  听得我也是十分感慨,作为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我从自己的父辈身上,看到农民离开了熟悉的乡村、熟悉的土地,即便住进城里的高楼大厦,也是那么的不适应……

  吴文媛感慨,“他们原来是穷了些,顶多房子破了,可以修一修;吃的菜,都在菜园里,但现在这个坎,他们是迈不过去的”。

  由此,让她更加体会到袁庚所说的“一个自由人”的含义,“你要劳动、你要努力,你才能有尊严地活着……”

  进一步展开说去,吴文媛感叹:“我一直觉得,让人有劳动的权利、让人有劳动的自由、让人有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生活水平的自由,就是让他有尊严。”

  如何照顾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又满足拆迁的实际需要?

  从规划层面可以去尝试。吴文媛跟我们分享了在山东日照陈疃镇做的一个特色小镇项目,那是一个由水库扩容引发的库区村民异地搬迁项目,吴的团队给出的规划方案是,尽量让一户农民拥有一栋带有近一亩土地的独立建筑,让农民手里有土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城市,从而有尊严地成为一个城市化的人口。

  “我觉得这些想法,其实都不是我凭空来的,都是受了当年袁庚的那些思想的影响。”

  3、理想的社区模型,了不起的城中村

  2020年9月19日,深圳,“银湖沙龙”第172期,吴文媛受邀作了一场题为“雅各布斯真的赢了吗?”的分享,当天高朋满座,有人甚至从北京专程飞来聆听。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被称为“史上影响最大的城市思想家”,在全球规划界大名鼎鼎,她对现代城市规划的批判和对城市价值的论述深入人心,影响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规划师。

  当天的讲座中,吴文媛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分享了世界多地的城市规划案例,以及她个人的规划理念和个人思考,分享的最后,其实并没有给出“雅各布斯赢了还是输了”的具体答案,倒是她的博学和跨界,让听众们掌声不断。

  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一张照片,那是一张“理想社区的空间肌理模型”。

  前一段时间,吴文媛的团队参与竞标深圳的“海洋新城”项目,他们深入一个社区,深入跟踪一些人的日常路线,然后画出来,发现他们回家的路,不是我们通常规划的横平竖直的路,这条路带着个人对这个社区的认知和需求,也就是个人的社区逻辑……最后形成了一张理想的社区模型。

  “请问,大家能猜得出这个理想的社区模型来自哪里吗?”

  吴文媛卖了一个关子,然后公布答案,答案让现场所有的人惊讶不已。

  这个理想的社区模型,就来自深圳,就来自“海洋新城”附近的沙井城中村。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吴文媛进一步阐释了她对城中村的认识。

  在她看来,她并不想赞美城中村,“要是有条件,谁也不愿意住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中村在深圳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存在。

  她以深圳的岗厦和白石洲为例,据统计,两处城中村改造以后,超高的新楼建起来了,容积率也翻了几番,但居住的人口呢,连原来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这难道不值得思考一下吗?对于城中村,我们还没有研究好它,甚至还没有展开研究、也没有学习好它,我们就要把它消灭掉,这太可惜了!”

  吴文媛意味深长地感叹,“城中村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录,城中村可以叫深圳的启示录,我们竟然没有学好它……”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众所周知,这是袁庚当年在蛇口提出的口号,曾经传遍全国,影响深远。而在吴文媛看来,袁庚还有一个口号不是很出名,但是对她的影响很大。

  袁庚说“将蛇口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要把蛇口最好的土地,留给老人、孩子和职工,说这话的时候,蛇口还是一个工业区,就是这样一个蛇口,当时规划的足球场数量,按照千人指标,高过国家标准、接近国外标准;蛇口的固定电话(那时没有手机)的千人指标门数,超过了新加坡……

  说到此处,吴文媛随手指着窗外的树枝,告诉我,“你看这些树枝挡住了我看四海公园的视线,要是在袁庚年代,我打一个电话给园林公司,建议去掉这些树7米以下的散枝,这样一来,路上的行人和路两边的建筑都能看得到公园,公园里的景观就可以让大家共享,我的建议如果是合理的,马上就会有人来落实,这里立刻就会发生改变……”

  蛇口人引以为豪的存在感,就体现于此。

  (访谈时间:2020年7月3日,访谈地点:深圳蛇口)

  深圳的脚步,中国的脚步

  2020年,是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来,深圳做对了什么?中国做对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评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广州新闻中心在2020年走进深圳,推出大型原创全媒体产品:《深圳的脚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区40年》,访谈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业精英,通过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呈现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新时代被赋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亮眼数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千千万万的新深圳人,奔来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献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千千万万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奋斗,深圳的历史,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挥洒汗水、共同书写;深圳的辉煌,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区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胎记一般,蕴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蕴藏在深圳飞速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中。

  ……

  深圳历史,个人亲历;深圳经验,个人评说。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经验,将透过40期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走向山东,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