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棍”接力:收入稳了,奔头有了

来源:大众日报时间:2020-04-29 06:08

□ 本报记者 蒋 鑫

本报通讯员 王恩标 代明

4月23日早上7点,刘新院“伺候”老伴儿吃完饭后,抓起铁锨用手指指老伴,“嗯”了一声,然后指着西边,紧接着用铁锨在地上铲了两下,便扛着铁锨出了门。

“我的老伴儿眼睛不好使,耳朵也听不见,刚才我是在跟她‘打招呼’,意思是我要去村西头的合作社打工了。”刘新院一边往前走一边回着头望着老伴儿说。

今年63岁的刘新院,住在菏泽市东明县马头镇马坊村,老伴儿身体不好,无法劳动,家里除了每年4亩小麦的收成外再无其他收入,再加上女儿常年在外打工无法回家,他要一边照顾老伴儿一边管理土地,生活困难。

“我也想出去打工,但是谁看着老婆子?我就是她的‘拐棍’,离不了我。”刘新院说,每次下地干活他都带着老伴儿,老伴儿在地头站着,他在地里干着。因为眼神不好,老伴儿经常在地里摔跤,让他很不是滋味。“现在好了,家里4亩地流转出去了,一年有4000块钱的收入,老伴儿不用跟着下地了。”刘新院说,从未外出打过工的他尝到了按点上班的滋味。

“合作社有活儿的时候,按早上7点到下午5点的上班时间来执行,中午回家睡一觉,下午接着去。”刘新院说,去年12月,省派第一书记牛凯进村上任后,流转土地220余亩,组建旺马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离他家只有200多米。

“我当时想着,怎么让他既能方便照顾老伴儿还能增加收入,几次跟老刘沟通后,决定让他到合作社干活,离家步行几分钟,回家照顾老伴儿很方便,还让他有个零花钱。”来自山东国投的第一书记牛凯告诉记者,合作社以种植猕猴桃、黄金蜜梨和玉皇李子为主,平时需要除草、浇水等日常管理,他就动员刘新院以及村里的几位贫困户到合作社打零工。

“老刘说他是老伴儿的‘拐棍’,那我就做老刘的‘拐棍’。”牛凯说,即使我任期满了,也得让老刘有继续干下去的活,有能撑得住的“拐棍”。

在刘新院家西边的一片空地上,300多块光伏发电板正在调试安装。“4月12号,牛书记来问我,在家没事的时候能不能看着这些板子,我说没问题,更何况牛书记说看板子每月还能领钱。”刘新院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干活,彻底解决了照看老伴儿的难题,心里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再过两天,发电板就能安装好,到时候他就能“上岗”工作了。“我还给老刘一个惊喜,就是在这光伏发电的院子里,给他留出来一小块地,让他种上自己喜欢的菜。”牛凯说。

一听可以种菜,刘新院仰着头,转着眼珠想了几分钟说:“我想好了,我要种花生和芝麻,还有豆角和茄子。”老刘说,花生和芝麻可以换花生油和香油,然后豆角和茄子都是他跟老伴儿爱吃的菜。“通过干活,有自己喜欢吃的馍和菜,这样的生活不美吗?”刘新院笑着说。

(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