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时间:2020-03-06 19:38
“大爷,这段时间在家闲着得躁得慌了吧!看,这是给恁送来的活,够忙活一阵子的了。我还给咱家里捎来了新鲜蔬菜,平常尽量少出门。”3月1日早上太阳刚露头,山东喜气洋洋喜庆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靳霜立亲自压车,把满载着婚庆用品原材料和新鲜蔬菜的双排货车开到了汶上县郭楼镇水口村村口。防疫监测点后,几户前来领活的农户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早就盼着恁来了!”年近七旬的贫困户李玉成扛起一袋子绢花,又拎起一大包土豆和白菜,往自家的小三轮车上倒腾。
抗疫情不能忘了扶贫大计。连日来,汶上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同时指导扶贫企业(项目)继续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山东喜气洋洋喜庆用品有限公司是全省残疾人就业辐射示范基地、汶上县扶贫示范点,多年来一直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解决了当地300余户贫困家庭和100余名残疾人就业。公司发挥“公司+农户”模式能避免员工聚集的优势,从3月1日起,组建10人的配送队伍为全县6个乡镇32个村的80户残疾人、贫困户,把制作手工绢花的原材料送到村口。每10天送一次,农户加工完之后,公司再派人到村口收成品并付给加工费。
“除了设计和销售,我们公司的生产环节有着用工大、操作简单的特点,普通农户稍加练习在家中就能胜任。”靳霜立说。除此之外,公司还提前购置了1万斤白菜、土豆等新鲜蔬菜,随着送活的车一趟,捐送给村里行动不便的贫困户、残疾人和老年人。“有活干、有菜吃,咱老百姓就图个这呗,这下少说20天不用出门了!”在家闲了一个多月的李玉成瞬间来了劲头。他说,家中4口人,两个儿子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平常都是他和老伴在家里接点插花的零活,每月能赚2000多元,以此维持生计。和李玉成一样,次邱镇伊海村的贫困户张玉强3月1日下午也收到了绢花原材料和蔬菜:“村里的大喇叭天天喊,让大家少出门、少聚集,俺一直待在家里,春节准备的菜早就吃完了,正愁没菜吃呢。这下可好了,不但有菜吃,还有手工活干了,在家里不出门就能挣钱!”
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复工、扶贫企业(项目)顺利复产,汶上县为暂时达不到复工要求的产业扶贫项目备工备料,为8个扶贫项目办理运输通行证、复产审批手续。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直播APP等线上平台,推动产销对接,解决疫情期间扶贫项目产品滞销问题,全县已有42个扶贫项目复产。与此同时,当地按照上级要求,稳定已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疫情期间正常经营的就业扶贫车间,每吸纳1人按照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从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列支。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国乐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胡克潜 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