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 分站 网站导航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手机客户端 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

  • 2020-10-07
    19:27

    新成昆铁路八月岭隧道贯通

      10月7日,施工人员庆祝新成昆铁路八月岭隧道贯通。新华社发

      新华社成都10月7日电(记者谢佼)10月7日上午,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八月岭隧道贯通。

      这一工程又被称为新成昆铁路,是与老成昆铁路大致平行的一条新建铁路。记者从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施工的八月岭隧道全长9958米,地质构造极其复杂。隧道穿越一个大的断层及4600米软岩大变形地段,同时伴有高地温,施工中温度高达48摄氏度,围岩破碎,存在变形及塌方现象,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每天两个掌子面开挖只能推进2至3米左右,最少时不到1米。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任务,中铁五局1000多名参建员工长期坚守在施工一线,确保了八月岭隧道按期贯通。

      这是10月7日拍摄的新成昆铁路八月岭隧道出口。新华社发

      新成昆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是西部地区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剩施工难度最大、里程最长的峨眉至米易段未通。

      未来全线贯通后,新老成昆铁路将实现客货分离,大幅提升西南地区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从成都坐火车去攀枝花将仅需3个半小时,比现在节约近10个小时,而成都至昆明只要7个小时左右,这对途经的大小凉山等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2020-10-07
    19:42

    坐着高铁看中国 成昆铁路:连天堑串乡寨 功勋铁路焕青春

  • 2020-10-07
    19:28

    111年浓缩进1天 坐上京张高铁穿越百年时光!

      眼瞅着假期余额就要不足

      过去7天7趟风格不同的高铁之旅

      您坐得还过瘾吗?

      祖国大好河山没玩儿够

      是不是还想向天再借百年假期?

      小编这就满足你

      见证拥有百年历史的京张高铁

      把111年浓缩成1天

      让你目睹好戏连连 感受快乐翻倍!

      《坐着高铁看中国》最后一期

      我们将带您搭乘京张高铁

      品味百年历史 遥望美好未来

      看智能高铁与古老长城同框

      这画面很魔幻!

      你的假期刚刚开始!

      一座站台 化身时光隧道

      偷偷告诉你

      在北京有一座时光隧道

      不相信?

      沿着京张高铁清河站往东走

      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东西一点点变化?

      从新颖的现代化站台

      走入见证百年沧桑的老站台

      坐上G8811次智能化的高铁列车

      人字纹、五色石、壁画……

      京张高铁的百年历史正向你缓缓走来

      听“省钱狂魔”讲述“偷梁换柱”的故事

      中国铁路第一人 詹天佑

      没有资金没有人手

      缺乏设备技术不够

      看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如何化解

      与詹老“面对面” 听一听他如何实施高难度项目

      为节省预算千里寻货源

      创新设计“人”字型线路

      不为同行的风言风语所动摇

      提前两年完成任务

      你说,牛不牛!

      从“军工重线”到“奥运专线”

      同一条线路 不同的作用

      当年是军事要道的京张铁路旁边

      如今建起了又快又聪明的京张高铁

      这里有全世界第一个建立在奥运村内的车站

      太子城站

      再过不久,来自全世界的运动选手

      都要从这里出发

      驰骋奥运赛场

      挑战冰雪极限

      曾经,詹老让第一条自主设计和修筑的京张铁路正式通车

      今天,我们实现了雪橇雪车竞赛场馆的零突破

      雪车赛道的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

      比当年的京张铁路还要快上好多倍!

      这么跟詹老说了,他也不敢相信

      那只好带他实际去看一看啦

      看了为各国友人打造的样板间

      詹老表示

      坐等北京冬奥!

      草原天路成“网红路”? 打卡!

      哎呀,光顾着给詹老讲解

      一不小心又回到现代了

      不要紧!

      去“草原天路”打探一下

      为冬奥提供“绿电”是怎么实现的?

      下个假期见!

      这不,为了让你对未来有个盼头

      他们特意准备了一场列车上的牧骑表演

      还有快闪给你做好游玩攻略

      等带你翩翩起舞 歌声飞扬

      是时候开始为下个假期做准备了!

      一条天路连通“草原”和“冰雪”

      这个组合可是有点嗨!

  • 2020-10-07
    15:26

    MV丨建成通车50周年!来“成昆线上听风雨”

      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连接城市乡村,串起历史未来。成昆铁路北起四川成都,向南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抵达云南昆明,全长约1100公里。

      到今年,成昆铁路已经建成通车50周年了。

      在成昆线待了二十多年的成都供电段作业车司机廖平创作了歌曲《成昆线上听风雨》。通过歌曲,来一起感受建成通车50年的成昆铁路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成昆线上听风雨》

      词:韩蕊平 曲:廖平 演唱:廖平

      只有山,才开此路,才知山外有山,路外有路

      惟离别,也作归途,才懂从一而终,守望相助

      曾路过,不灭的灯烛

      把每次相逢,当作一见如故

      长夜漫漫人未眠,成昆线上听风雨

      这里无一人,曾辜负

      不言青丝与白头,甘洒热血写春秋

      人于天地间,不回头

      大凉山,成昆飞渡,列车满载希望,我们的梦

      索玛花,开满山红,大渡河水东去,坚守与共

      黑夜里,有你的守护

      让每次相逢,温暖人生旅途

      长夜漫漫人未眠,成昆线上听风雨

      这里无一人,曾辜负

      不言青丝与白头,甘洒热血写春秋

      人于天地间,不回头

  • 2020-10-07
    15:22

    行走成昆线丨风雨成昆线 三代铁路情

      “我对这个铁路

      比我的生命还看得重要

      我自己修出来的铁路

      我要自己养护它

      而且我还想我的下一代

      我的子孙 都要在这个铁路上

      为这个铁路服务到底”

      陈大平,今年已经74岁了。1964年,陈大平参军入伍,成为铁道兵的一员,刚入伍,就投入到了成昆铁路的建设中。

      原成都工务段桥路工 陈大平:这个铁路是一条重点铁路,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安全的问题,所以说毛主席很关心这条铁路,所以说我又当了三年兵。

      整整6年的铁道兵生涯,在成昆线上挥洒的青春,是陈大平最难忘却的记忆。

      原成都工务段桥路工 陈大平:这个时候我们想起,很艰苦,因为当时说老实话,我们的设备是很差的,机械上是没有的,最好的机器就是风枪,打隧道的时候,每个人都拿一把风枪打,人都要弹晕,一天打到黑,打了以后,你看我们下班以后,根本看不到人,脸上全是泥浆。最多的时候48个小时没有睡过觉,什么状况,像我们放了炮就喊人们全部到外面去等到,就等的这会时间全部睡着,站着就睡着了,就这么苦的,从来没听谁发牢骚。

      尽管当年铁路建设非常艰苦,但铁道兵们却斗志昂扬,有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和战友组织篮球比赛,回忆起来,也是苦中有乐。

      原成都工务段桥路工 陈大平:打篮球都要戴安全帽,因为里面全是山,猴子也要看我们打篮球,我们一投球,他们也要跟着我们投球,就把石头甩下来,你如果不戴安全帽,就会受伤。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打破了外国专家认为这里不可能修成铁路的断言,通车那一天,陈大平终生难忘。

      原成都工务段桥路工 陈大平:最激动的地方是,我们就坐着从峨边出发的火车,从我亲自打的隧道出去,心里很舒服,我们自己修的桥,我们自己修的路,说不出来当时的激动。

      成昆线通车,陈大平也退伍了。之后,他选择到原成都铁路局彭山工务段工作,直到退休,陈大平与成昆铁路相伴整整37年。

      原成都工务段桥路工 陈大平:这座桥我们彭山工务段维修了几十年,现在这段桥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也完成了我的历史使命,现在是新桥,这就是新的岷江二桥,由下一代继续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陈大平的儿子——陈勇,在成昆铁路上也已经工作了26年,当兵退伍后,按照父亲的愿望,陈勇进入成都铁路局,当时,成昆铁路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陈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工种——接触网工。

      成都供电段眉山供电车间接触网工 陈勇:我们天窗点都是在零点到三点左右,都是夜间作业,检查我们的吊绳,检查线架,螺丝有没有松动,线架落巢没有,我们的工作性质有点黑白颠倒了,经常熬夜也是慢慢习惯,工作需要。

      成都供电段眉山供电车间接触网工 陈勇:接触网工就是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后一个新的工种,它的主要职责就是首先保证我们的接触网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电力机车每天能够正常运行。

      工作二十多年,从彭山到思蒙段五十公里铁路,陈勇走过无数遍。过去,是听父亲讲述成昆线上的故事。现在,自己的人生也早已融入了成昆线。

      成都供电段眉山供电车间接触网工 陈勇:成昆线本身也算是我们中国铁路线比较复杂的一段路,我工作这么多年,我也真正理解了这份工作,也理解了父辈给我们选择的这条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职责。

      陈源鑫是陈大平的孙子,今年21岁,作为铁路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对铁路有不一样的感情。

      △陈家祖孙三代:(左起)陈源鑫、陈大平、陈勇

      2020年,陈源鑫从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毕业,学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在入职成都地铁已经有3个月了。

      成都地铁站务员 陈源鑫:成昆铁路的事情大多都是从我爷爷那里听来的,他经常给我讲他当兵的时候在铁路上的一些故事,我小时候也经常去我爸爸的单位去玩,对铁路还是十分向往。

      国庆中秋双节,陈源鑫因为工作不能休假,一家人一起从彭山到成都团聚,陈源鑫邀请爷爷和爸爸来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这也是陈大平生平第一次看到地铁。

      原成都工务段桥路工 陈大平:今天我亲自到这里来看了一下,工作非常繁忙,这个大都市的地方,他在这里为大家服务也是一样的。

      50年前

      铁道兵和筑路工人不畏艰险

      创造人间奇迹

      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 宁祥友:我们出来的时候很艰苦,一块床板,一个小背包,住的也没有房子,是住在隧道里面,把床板丢上去,那个就是床了。

      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 李少石:那天晚上我是7点15分进去,我把拱架才架好,水平仪测量时,就听见顶上“嚓嚓嚓”地响,我说“不对,今晚可能要塌方!”刚刚把架子一弄好,我头上就挨了一坨,“嘣”的一下,就把我敲晕了,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是一片黑暗了。每一个隧道门口,都有我们牺牲的战友。想想他们,我是算最幸运的了。

      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的铁道兵 王元述:没有怕的!就跟打仗一样的,只能说往前冲,没有哪个兵往后退的, 都是往前进。没有谁怕的。

      原成都机务段成昆铁路首发司机 彭明清:1970年7月1日(通车典礼)那个镜头(场面)很隆重,山上都是人,可能有一万多、(近)两万人,到处都是人,隆重得很,走到哪里就停着,就在那里演出,到处都是人。第二天出来拍电影,拍电影正好又是遇到我当班。

      正好就把我弄到荧幕上去了。我感到很荣幸,因为啥子,既然相信我了,我必须不能出任何事情,要完成这个光荣任务。

      原成都车站售票车间主任 杨世贤:刚开通的时候成昆线上的列车就只有一对,买一张车票,旅客要排很长时间,我们也没有办法,那时候人员就只有那么多,车辆也很少,满足不了。

      特别上车检票的时候,门口人多,上车以后车都超员,上不去怎么办呢,我们服务员就上去推,往车里推进去,还有从窗子爬进去的。

      50年来

      铁路人养护改造成昆线

      始终如一 默默奉献

      原西昌工电段西昌工电车间副主任 李果:成昆线有一句流行语,也是顺口溜,口头禅,就是“金(沙)江的太阳,马道的风,普雄落雨像过冬,燕岗打雷像炮轰”。这主要是形容成昆线的艰苦艰难,你像普雄,只要冬天到了十月份以后,水管都冻结了放不出水来。

      原昆明局集团广通工电段党委书记 李金:50年养路人的坚守,真的非常不容易。在成昆线的一些小站,背靠大山,面对金沙江,我们在工区的时候,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慢车到的时候那两分钟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慢车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旅客,那一刻我们就可以感到回归社会的那种感觉,特别孤单。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档案史志室 王福永:有种精神叫“成昆”。整个成昆铁路,牺牲了2100名铁道兵和修路民兵,就意味着每公里倒下了两个人。

      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这些铁路职工继承了成昆精神、铁道兵的精神吧,默默在小站上奉献,他们耐得住寂寞,50年下来,成昆线依然服务于大西南。

  • 2020-10-07
    10:51

    品美食 赏胜景 朝辞天府之国 夕宿彩云之南

      全长近1100公里

      开创18项中国铁路之最

      被联合国称为

      “象征二十世纪

      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这就是北起四川成都

      南至云南昆明的成昆铁路

      10月7日

      《坐着高铁看中国》国庆专列继续发车

      与 央视新闻一起

      品味成昆线慢生活

      看英雄铁路是如何炼成的

      巴适!川滇美食大饱口福

      △成都美食 图源:视觉中国

      辣!

      这趟美食之旅,川菜怎能缺席?

      麻辣鲜甜咸

      带来满满幸福感

      这满满一碗红油

      你可知道抄手名字的由来?

      云南永仁芒果基地

      云南永仁芒果基地

      甜!

      记者带您探访云南永仁

      万亩芒果基地

      空气中都是芒果的香甜气息!

      安逸!名山大川美不胜收

      △峨眉金顶 图源:视觉中国

      巍巍凉山 湖光山色四时好

      春城昆明 万紫千红花不谢

      秋高气爽

      赏一路美景

      看千古峨眉 秀甲天下

      悬崖车站 迎风而立

      △四川凉山大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大渡河峡谷 河水狂放不羁 势若奔马

      聆听在这层峦叠嶂中

      修建一条条铁路线路

      所要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成昆铁路上行驶的SS3B货运列车 图源:视觉中国

      成昆铁路沿线三分之二崇山峻岭 奇峰耸立

      地势陡峭 地质状况复杂

      1964年

      有30万人奋战在成昆铁路工地上

      工程异常艰巨

      成昆铁路的建设历时12年

      成昆铁路1100公里的铁路线上

      留下了2000多名铁道兵

      和筑路工人年轻的生命

      △沙马拉达铁道兵陵园

      他们的牺牲征服了“地质博物馆”

      创造了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成昆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铁路人

      也激励着后来中国铁路一个又一个

      世界第一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长见识!感受大国力量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图源:视觉中国

      在成昆线上

      除了美食与美景

      还有多家“重工”离不开铁路运输

      央视新闻带你一起

      探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参观“国家名片”攀钢钢轨生产线

      还有千万吨级炼油厂

      一同揭密这群山之中的工业洪流

      奔流不息

  • 2020-10-07
    10:50

    蜀道不再难,远方的客人请您走进来!

      国庆假期余额不多啦

      你都去过哪儿?

      有哪些念念不忘或心之神往的地方?

      今天《坐着高铁看中国》

      带你抓住假期的小尾巴

      登上成昆线

      赶一波节日旅游热潮

      探一路独特风景

      有山有水有故事

      这是你一定要走一趟的奇迹铁路

      成昆铁路是我国第一条

      连贯大西南的铁路干线

      北起四川成都

      向南经过四川盆地

      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抵达云南昆明

      全长1100公里

      火车围着景点开

      换个站台去旅行

      一路跟着记者去打卡

      在高铁里体验西南经济发展速度

      欣赏沿线崇山峻岭,奇峰耸立

      跟着小慢车穿梭大凉山

      为巴蜀乡亲采购带货奔忙

      10月7日 12:00

      锁定CCTV4《中国新闻》

      跟随记者宋达一起出发

      《坐着高铁看中国》

      【本期编辑:李峥】

      来源:CCTV4《中国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 2020-10-07
    10:04

    行走成昆线 纵览五十年

      这是一条

      起于四川省成都市

      止于云南省昆明市

      在崇山峻岭中

      蜿蜒千里的山区铁路

      全长1100公里

      沿线山势陡峭 奇峰耸立

      深涧密布 沟壑纵横

      这是一条

      五十年前中国人民用

      卓越的才智和辛劳的汗水

      铸就的英雄铁路

      30多万筑路大军艰苦奋斗

      牺牲2000余人

      打通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

      这是一条幸福的铁路

      它有温情的故事

      半个世纪运行不辍

      为国家建设、民族团结、脱贫攻坚

      发挥了巨大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联动四川、云南多路记者

      带您行走成昆线

      一起感受川滇生命线的强劲脉搏

      领略这条奇迹铁路的半世风云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

      △四川台记者 刘圆梦

      △乐山台记者 张艳梅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总台央视记者 庞静然

      △云南台记者 马疆南

      △楚雄台记者 王爽

      △云南台记者 邱月婷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陶嘉树 李宁 欧阳宁宁 庞静然 吴天白 吴宇 四川台 刘圆梦 云南台 马疆南 邱月婷 乐山台 张艳梅 楚雄台 王爽 鸣谢:中国铁路成都局 昆明局)

  • 2020-10-07
    09:26

    花样儿真不少!数隧道、嗦米粉,坐着“过山车”贴河床穿行

    10月1日至8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

    8天8条线,带你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

    “超级铁路”仅凭3分钟就……

    贵广线直播中

    这趟“超级铁路”

    途经密布的断层带、高峡深谷等生态敏感区域

    穿越了238个隧道和510座桥梁

    被称作“大山里贴地飞行的高速过山车”

    那么问题来了!

    答案揭晓!

    贵广高铁

    仅9时10分到9时13分这 3分钟 内

    就穿越了 9 个隧道!

    你猜对了吗?

    20元人民币“背后”的故事

    跟随记者的脚步

    我们来到桂林阳朔兴坪的

    ↓漓江河边↓

    原来这里就是20元人民币

    背面的风景地!

    更有独家机位带你体验

    “20元”网红爷爷载你游漓江

    同你讲述这方水土的故事

    嗦粉!列车美食大放送

    “桂林山水甲天下”

    游完“桂林山水”的精华——漓江

    正宗的桂林米粉更是不能错过

    细嫩软滑、香鲜爽口

    不只嗦粉

    虾饺也不能错过!

    90秒第一视角过足司机瘾

    双节假期还宅在家?

    没有去自驾游?

    没关系!

    这趟列车满足您!

    央视新闻诚邀您

    在喀斯特地貌上

    当一回高铁版“过山车”司机

    从贵阳到广州

    90秒第一视角

    感受妥妥的中国速度

    我们驶向远方

    看到了很多美景

    也遇到了旅程中

    一直关注《坐着高铁看中国》直播的旅客

    这一路 感谢有你

    下班列车何时发车,请关注↓

    列车广播

    尊敬的乘客,您好!

    您乘坐的从贵阳北站始发,终点广州南站的D2807次列车,已经到站了。

    感谢您乘坐央视新闻国庆专列,和我们一起看贵广新变化、新面貌。

    我们真诚地期待与您明日再会。

    ↓↓↓

    10月7日《坐着高铁看中国》继续发车

    开启成昆高铁之旅

    看它如何从天府之国

    开往彩云之南

    不见不散

  • 2020-10-07
    07:23

    新影像丨中国奇迹!从成昆铁路到世界第一高铁网

      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相遇”,让很多家庭迎来迟到的团圆,也释放了公众积攒已久的出游热情。坐着高铁看中国,有一条铁路你一定会为它惊叹。

      这条铁路极尽蜿蜒之姿,北起四川成都南抵云南昆明,沿途奇峰耸立、深涧密布,要是你有兴趣去数一数,会发现这条全长近1100公里的铁路,为跨越地形障碍,一路竟要过桥梁991座、穿隧道427条。它就是中国大西南交通要道、中国铁路网主干之一的成昆铁路。

      在全世界无数条铁路之中,成昆铁路也拥有超然地位。中国的西南大地,曾被多国专家断言为“铁路禁区”。成昆铁路全线贯穿地势险峻的高山峡谷,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线路所经之处有“露天地质博物馆”之称,加上地质灾害频繁,铁路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施工之复杂,均前所未有。

      就是这样一条被断言不可能修建成功的铁路,在历时12年建设后,于1970年7月1日竣工通车了!成昆铁路的建成,改变了当时西南地区沿线2000万人的命运,它不仅谱写了新中国铁路史上的壮丽诗篇,也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今天,当我们已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时,不禁回首上世纪60年代,30多万筑路者如何劈山架桥,用血肉、理想和信念在横绝之地开出坦途?

      总监制丨骆红秉 姚永晖 王姗姗

      监制丨耿志民 朱勤效 刘帼轶 刘洋

      制片人丨韩任伟

      主编丨彭裔然

      编导丨二妞 欣欣

      剪辑丨成伟

      配音丨王帅天

      编辑丨寇琳阳

      资料丨邓青燕 徐堃 刘芃芃 张春晖

      统筹丨杨波

  • 2020-10-06
    09:45

    坐高铁看中国丨青藏线带着25岁的他第一次来到拉萨

      “2008年,我经过安多站的时候,听到火车汽笛声,感觉非常奇怪,因为那时候没见过火车,后来就听咱们老一辈的讲,这是咱们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筑,给咱们带来通行上的方便。” 10月5日,央视新闻报道了“80后”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党支部书记扎西顿珠奋斗的故事,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忆。

      本文图片均为曹姬钰 吴正华 马建林 摄(除署名外)

      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地处西藏北部,翻越唐古拉山,青藏铁路便进入了西藏藏北地区,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草场辽阔、空气稀薄,蓝天白云,如今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此感受藏北高原之美。

      安多是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在没有铁路的年代,很多安多县的牧民世代放牧,没有出过家门,而铁路的开通,打开了安多县的大门,让这座藏北小城变得富有生机,牧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央视新闻 图

      2008年,在青藏铁路二期开通两年后,扎西顿珠才第一次坐上火车,去往心目中拉萨,那年他才25岁。

      到了拉萨,他发现牧民世世代代放牧,很难和外界接触,如此下去难以跟上社会发展。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牧民洛措也对此感同身受。

      央视新闻 图

      “以前我们牧区的话就是大部分的牧民就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去外面打工赚钱,在家里也不愿意放牛放羊,思想确实是比较封闭。”洛措说。

      扎西顿珠说,青藏铁路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火车开通后过往客商的增多,他就跟人学做生意,2011年初他卖掉了家里的所有牛羊,举家搬到了县城,搞起了安多传统服饰的制作销售,他和家人既当老板又做裁缝,一天至少能赚500块钱。而当时,他的做法并不被牧民们理解。

      扎西顿珠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当他个人经济收入和生活改善了以后,他觉得自己要做榜样,让大家伙看到希望。

      2014年,扎西顿珠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集中养殖当地特有的多玛绵羊、并成立了专门的运输队和服装加工厂,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他和当地171户牧民共同成立一家专业合作社,从骑着马儿放牧,到带领村民进城做生意,全村牧民不仅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脱贫,更关键的是,当地牧民还开拓了视野。

      “刚开始有71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共252人,通过咱们国家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像我们村的话水电路都给解决了。然后靠咱们通过合作社的分红,从今年5月全部实现脱贫。”扎西顿珠说。

      青藏铁路已经彻底改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和生活方式。

      如今,扎西顿珠最关注的就是村民们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龙那村积极落实高原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全村171户已经有70多户搬迁到县城,保证了孩子们就近入学。

      央视新闻 图

      “我有两个小孩,以前我们靠放牧为生,通过扎西顿珠书记的带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走出去,在城市里上大学,大学上完之后再回来报答父母。”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牧民白玛措姆说。

      公开资料显示,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东起青海西宁,经过德令哈、格尔木、唐古拉山,南到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这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有960多公里,最高点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铁路。自2006年全线开通运营以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旅客2.53亿人次、货物6.44亿吨,被高原民众誉为经济线、生态线、幸福线。

  • 2020-10-06
    09:44

    比过山车还刺激!“超级铁路”带你穿越隧道 看山川“险”景

      857公里

      238个隧道

      504座桥梁

      桥隧段占全路段的83%

      紧贴高铁线

      穿越闹市区

      横跨断层带

      它被誉为“穿越喀斯特地貌”

      超级铁路

      ——贵广高铁

      10月6日

      《坐着高铁看中国》国庆专列继续发车

      与 央视新闻一起开启

      贵广线最“惊险”之旅

      满满幸福感!

      列车美食大放送

      劲道十足的花溪牛肉粉

      面脆汤鲜的肠旺面

      甜香软滑的遵义鸡蛋糕

      又是被碳水围绕的幸福一天!

      “甜蜜来袭”

      打卡百香果基地!

      位于贯洞镇宰门村的

      从江百香果基地

      种植了万亩百香果

      那么问题来了!

      百香果因何得名?

      有什么功效?

      食用时又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起来揭秘!

      “黔货出山”!

      “菜篮子”实力带货

      集检验、检疫、通关、信息化于一体

      “一站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

      产品配送中心

      把黔南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送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

      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关注贵广线直播!

      看都匀“菜篮子”助推“黔货出山”!

      “20元”网红爷爷

      现身直播间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是桂林"四绝"

      “阳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阳朔兴坪的漓江河边

      与“20元”网红爷爷

      有何渊源?

      贵广线直播为你解答!

      央视新闻邀请您

      一起乘坐贵广高铁

      品都匀毛尖

      尝桂林米粉

      穿过隧道

      看西南地区的发展新变化!

      直播播出平台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微博 抖音

      今日头条 B站 快手等平台

      #我拍了拍高铁#

      说出你的故事!

      央视新闻有奖征集活动

      #我拍了拍高铁#摄影大赛

      现已开启!??

      (H5链接)或(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

      在这里,你可以

      记录随拍随感的高铁“时光”

      分享肉眼可见的高铁“巨变”

      回味如数家珍的高铁“记忆”

      参赛就有奖品??

      600份央视新闻定制文创等着你哦!

      2020年9月30日~2020年10月8日

      带上你的手机?? / 照相机 ??

      坐 着 高 铁 开 拍 吧 !

      监制丨唐怡 陆毅

      制片人丨丁沂 赵新宇

      主编丨张娴

      记者丨王音棋 尹平 傅迎钰 贵州台 刘粒粒 易相君 广西台 韩健 广东台 王宏涛

      编辑丨及月晖 陈稳

      视觉丨郭璐 李雪莹 黄鲁峰 刘敏敏

  • 2020-10-06
    09:43

    这里不光风景独好,还可“盐”可“甜”……吸足氧,我们一起上高原!

      10月5日,央视新闻《坐着高铁看中国》国庆中秋专列继续发车,坐上“高”铁去拉萨!总台央视记者带你畅游青藏高原,探秘可可西里、俯瞰纳木错、翻越唐古拉山、攀登布达拉宫,更多惊喜等你发掘!

      国庆专列前方到站拉萨站

      10月5日早7时30分,

      总台央视记者王言漫步布达拉宫广场,

      “双线索”带我们穿行雪域高原的神奇天路

      ——青藏铁路

      从西宁到拉萨,

      这一路上,风景独好

      参观全国第一座供氧车厢

      欣赏壮美“万丈盐桥

      聆听神秘藏文化

      还能近距离目睹藏羚羊“吸”奶

      饱了眼福、顺了心意。

      还想再回味?

      直播的浓缩精华版来了!

      ↓↓↓

      换车厢 吸足氧 上高原

      这是一列看似普通的绿皮车

      外观看起来和平原列车没有什么区别

      但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

      “高原型供氧车厢

      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乘车,

      80%以上的乘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西宁站是青藏铁路的起点,

      每一个要进、出藏的乘客,换车是必经步骤。

      △供氧设备

      △制氧机

      当个别旅客需要集中吸氧时

      可以将吸氧管插至分布式供氧插头处即可集中吸氧

      记者也为大家演示了使用方法↓↓↓

      “供氧车厢”成为了进藏旅客的第一道生命保障。

      为乘客提供充足氧气,

      让旅客们在这条神奇的天路上坐得舒心。

      走,吸足氧,我们一起上高原!

      最炫“ 民族风”的广场舞

      西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西宁中心广场

      激昂的音乐、大红的灯笼、绚丽的花坛

      一派喜庆气氛,庆祝双节的到来

      还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居民在跳着欢腾的广场舞

      除了身着白色长袖的藏族人民

      还有蒙古族、哈萨族、撒拉族等多民族

      齐聚广场上,伴着歌声起舞

      吸引两位记者们也舞动起来

      朴实的西宁人

      载歌载舞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他们更是拿出了满满的热情

      进藏前必备物都有啥?主播开箱告诉你

      这趟青藏线,

      总台央视记者王言从西宁出发,

      带我们畅游高原。

      高原之旅,我们出发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来应对气温变化大、光照强、高原反应等问题。

      曾在西藏工作过半年的“老司机”王言最有发言权,

      他在直播里开箱,分享了他的登“高”秘笈。

      这几样“神器”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神器一

      抗高反的“红景天”胶囊

      (温馨提示:出发前7-10天开始服用,效果更好)

      神器二

      补维生素C的泡腾片

      神器三

      保暖姜茶

      神器四

      防晒霜

      神器五

      防晒太阳镜

      此外,出发前还要带够衣物,注意保暖。

      你Get了没?

      吃得多还得吃得好!高原“小甜心”藏羚羊“喂奶”有讲究

      在我们的直播中,有这样萌萌的一幕。

      △可可西里 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给藏羚羊喂奶

      戳视频,近距离目睹高原精灵们“吸”奶↓

      可可西里 索南达杰保护站一共有8只藏羚羊孤儿

      每只都由救助人员悉心照顾着。

      对于吃,这些高原精灵可是很讲究

      不仅吃得多

      一只羊最多能吃两瓶到三瓶

      还要吃得好

      温度适宜,不烫不凉

      救助队员每次喂养前都要贴着自己的皮肤试温

      生怕伤害到小藏羚羊的食道

      除了喂奶,细心的网友肯定还发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这些调皮可爱的小家伙还和救助员赛跑

      长期的陪伴与关照

      小藏羚羊对救护队员们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颜值担当!这波高原山水风景独好

      这一路行来,阳光明媚、山峦叠嶂、湖水清澈,堪称净化心灵的视觉盛宴。

      梦幻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盐湖,镶嵌在高原上的“绿翡翠”。

      “万丈盐桥”——青藏铁路和公路就架设在万丈盐桥上

      △ 万丈盐桥

      盐花——矗立在盐湖中的天然蘑菇

      盐花是由于日照强、降水少,蒸发而形成的结晶。

      盐花生长期很长,小型盐花生长需要三至五年。

      食用盐和盐湖的盐有啥区别?

      据介绍,盐湖里的盐是化学成分,氯化钾,食用盐成分是氯化钠。盐湖中的氯化钠成分占整个盐湖的1/5,开采可供世界人民食用2000年。但目前只作为化学成分,没有开采。

      △ 大大小小的盐花

      俯瞰纳木错、翻越唐古拉山

      纳木错的藏语意思,就是天湖,是西藏著名的“三大圣湖”之一,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湖泊,湖水容积870亿立方米。俯瞰下去湛蓝清澈、宛如仙境

      这里环绕着美丽的扎西半岛和神奇的圣象天门、雄浑壮美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视频丨总台直升机独家航拍西藏圣湖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

      圣象天门

      像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伫立在岸边,象鼻深入湖面,身体与象鼻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门,被称为天门。

      △圣象天门

      念青唐古拉山脉

      整个山脉有多座冰川,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银装素裹犹如一匹神马,镶嵌有各种宝石的马鞍,受到藏族百姓的尊崇。

      △念青唐古拉山脉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咱也当回高铁司机

      感受雪域高原的神奇魅力

      戳视频

      90秒第一视角看青藏线↓↓↓

      青藏线没看够?

      10月6日,《坐着高铁看中国》继续发车

      央视新闻将带您搭乘“贵广高铁”

      穿越238个隧道

      赏西南美景!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主编丨罗潇

      记者丨王言

      视频丨刘立江 金律成

      编辑丨张冰 丰树琪

  • 2020-10-05
    18:03

    坐着高铁看中国|走成昆,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9月28日,5633次“小慢车”抵达月华站,彝族旅客背着孩子出站。 新华社发(李锴 摄)

      9月27日在5634次“小慢车”上拍摄的窗外风景。 新华社发(李锴 摄)

      9月28日,在普雄开往攀枝花的5633次列车上,彝族老乡乘坐“小慢车”带着土鸡前往县城交易。 新华社发(李锴 摄)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成昆铁路一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 2020-10-05
    12:51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行走“天路”最美青藏线!小小枸杞撑起戈壁绿洲

      告别了美丽的青海湖,跟着列车一路西行,便进入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市。这里的土壤由于地形、气候、地质等原因盐碱化程度严重。原本被戈壁荒滩包围的格尔木,如今被一颗颗小枸杞改变了面貌,生态农业为格尔木撑起了一片绿洲。

      金秋十月,格尔木的枸杞田里一片繁忙景象。火红色的枸杞压弯了枝干,为了保证枸杞鲜果不受挤压,采摘工人们手眼并用,动作都十分小心。

      今年二十出头的刘淑娟来自河南,以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她,却在千里之外的格尔木挥洒汗水。她说正是这里丰产的枸杞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采摘工人 刘淑娟:青藏线对于我们劳务确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交通便利了,我们内地的人过来务工也方便了很多。

      采摘工人 段海建:青藏铁路对于我们那边来的很多农民工来说,也是一个致富线。方便,比坐大巴车方便。

      如今的格尔木,93%的耕地面积都种植了枸杞,11万亩的枸杞田,每年所需的外来采摘工人数就超过1.5万名,当地农民更是通过枸杞增收致富。而把时间倒回到十多年前,格尔木市大面积推广枸杞种植时,当地不少农民并不理解。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党支部书记 李国善:政府给我们老百姓种苗让老百姓来种植就行了,我们有些老百姓不理解不懂,白天我们种进去了,晚上头都给扒掉了、扔掉了,想的就是种小麦,种青稞。

      用枸杞来替代当地农民种惯了的小麦和青稞,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格尔木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副局长 田志明:格尔木当时的耕地面积是6万亩,需水量也比较大,当时一亩地的话,大概在1200方到1500方之间。通过种植枸杞以后,咱们的农业的用水量减了下来。

      用不到一半的需水量,枸杞实现了比小麦、青稞10倍以上经济价值的增加。不仅如此,适合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枸杞,更加发挥了防风固沙的环保效能。通过持续的种植枸杞带来的环境改善,格尔木原本的6万亩耕地,已经扩大到如今的11万亩。

      格尔木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副局长 田志明:一个是防治风沙化,再一个就是说对老百姓的收入这一块增收非常明显。去年我们全市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是达到了19,842元,枸杞产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

      让土地焕发生机,成为格尔木人不断的追求。如今,更多节能、节水的绿色生态农业,正在格尔木的农村进行新一轮的推广。记者在格尔木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了解到,原本是500亩荒滩的村集体用地,被改造成不同种类的温室大棚,通过滴灌、水循环等技术精细化种植,种类齐全的蔬菜瓜果丰富了当地百姓的餐桌。

  • 2020-10-05
    12:50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25岁,他第一次坐上火车去拉萨……

      翻越唐古拉山,青藏铁路便进入了西藏藏北地区。这里的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草场辽阔、空气稀薄,不少游客来到这里,都会感慨,这里的蓝天白云就像电脑屏保图片一样美丽。安多是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在没有铁路的年代,很多安多县的牧民世代放牧,没有出过家门,而铁路的开通,打开了安多的大门,让这个藏北小城变得富有生机,牧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眼前这座刚刚建成的白色小楼位于安多县城北部,这是当地171户牧民合作社开发的新的运营方向,一楼用于出租获取收益,二楼用作合作社办公场所。合作社的负责人名叫扎西顿珠,是个八零后,也是个地道的牧民。从骑着马儿放牧,到带领村民进城做生意,扎西顿珠说,带来如此巨大转变的正是青藏铁路。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党支部书记 扎西顿珠:2008年,我经过安多站的时候,听到火车汽笛声,感觉非常奇怪,因为那时候没见过火车,后来就听咱们老一辈的讲,这是咱们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修筑,给咱们带来通行上的方便。

      2008年,在青藏铁路二期开通两年后,扎西顿珠才第一次坐上火车,去到拉萨,那年他二十五岁。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党支部书记 扎西顿珠:到了拉萨,我才发现我们牧民世世代代放牧,很难和外界接触,这样下去我们会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开拓了眼界的扎西顿珠开始琢磨如何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随着火车开通后过往客商的增多,他就跟人学做生意,2011年初他卖掉了家里的所有牛羊,举家搬到了县城,搞起了安多传统服饰的制作销售,扎西顿珠和家人既当老板又做裁缝,一天至少能赚500块钱。而当时,他的做法并不被牧民们理解。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牧民 洛措:以前我们牧区的话就是大部分的牧民就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去外面打工赚钱,在家里也不愿意放牛放羊,思想确实是比较封闭。

      改善了生活的扎西顿珠并没有自我满足,他觉得自己要做榜样,让大家伙看到希望。2014年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集中养殖当地特有的多玛绵羊、并成立了专门的运输队和服装加工厂,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党支部书记 扎西顿珠:刚开始有71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共252人,通过咱们国家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像我们村的话水电路都给解决了。然后靠咱们通过合作社的分红,从今年5月全部实现脱贫。

      如今,扎西顿珠最关注的就是村民们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龙那村积极落实高原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全村171户以及有70多户搬迁到县城,保证了孩子们就近入学。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龙那村牧民 白玛措姆:我有两个小孩,以前我们靠放牧为生,通过扎西顿珠书记的带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走出去,在城市里上大学,大学上完之后再回来报答父母。

  • 2020-10-05
    12:50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赶着牦牛奔小康!和“牛”朋友一起走向致富路

      穿过草原、越过冰山,青藏铁路仿佛一条巨龙,穿梭在世界屋脊。进入藏北草原,飞驰的列车外出现了一群新的朋友,一头头憨态可掬的牦牛。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那曲市色尼区更是有着“中国牦牛之乡”的美誉。如何保持牦牛与自然和谐相处,怎么样在带动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一起去那曲看一看。

      蓝天、白云、碧草,一头头牦牛在设定的区域里悠闲地晒着太阳、吃着草。在那曲市色尼区嘎尔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600多头牦牛有序地进行着半牧半圈饲养,早上7点出栏散步,中午12点回圈休息,牦牛们既亲近了大自然,又不会因为过度散养而破坏草场,这就是那曲市近几年大力推广的“草畜平衡”生态养殖模式。

      那曲市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全西藏生态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土地难以种植作物,靠天吃草的牦牛和藏羊就成为当地农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西藏那曲色尼区牧民 普次仁:以前我们牧民是游牧而生,养几头牦牛和藏羊,就是靠牛奶和羊毛卖些点钱,生活质量很差,在没有加入合作社以前,我们全家四口人一年的收入不到9000元钱。

      今年51岁的普次仁,是那曲色尼区地道的牧民,他说过去游牧式的养殖牦牛主要是自给自足,自己家守着两百多亩的草场,因为人手不足,也很难维护草场的健康生长。2017年普次仁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扶贫困牧民改善生活、提高收入,2018年当地进行了生态移民搬迁,普次仁一家和另外十多户牧民从偏远的山上搬到了镇上。除了居住条件的改善,普次仁也见识到了牦牛养殖的新方法。

      西藏那曲色尼区牧民 普次仁:我们牧民以前住得分散,挤出的牦牛奶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镇上去买,很多时候就不新鲜了,现在我们住在镇上了,家门口还建起了加工厂,这样我们的牦牛奶就可以很快卖掉。

      2018年,搬迁到镇上的普次仁把自家的两百多亩草场入股合作社,交由村集体管理,因为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镇上新建的生态养殖基地招聘他为养殖专员,他的妻子和孩子也相继加入,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西藏那曲色尼区牧民 普次仁:加入了嘎尔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以后,我们全家每个月将近有8000左右的工资,然后一年的话差不多9万多,比以前翻了10倍。

      像普次仁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嘎尔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就有56人。当地大学毕业生南卡旺秋因为家人去世一度陷入困境,2018年他加入了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在这里他发挥了一技之长,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西藏那曲色尼区村民 南卡旺秋:我现在做了一个检验员,然后在我每个月收入的话3200左右,然后在公司上完保险,然后再上住房公积金,然后我现在也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然后我继续努力工作,继续提高自己的收入。

      推广合作社整合草场资源,解放劳动力的同时利用龙头企业科学化养殖牦牛,那曲市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加“特色帮扶”的牦牛养殖思路,目前,那曲市40余万农牧民中,超过80%都已经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草场入股、牲畜入股等方式,提高收入,那曲市现已孵化出多家品牌企业,实现了牦牛养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

      西藏那曲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石循凯:2019年我们全市的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是达到了12150元,同比2018年我们是增收增加了12.5%。

  • 2020-10-01
    20:19

    双节同庆家国相连 我们相聚英雄城

  • 2020-10-01
    20:09

    坐高铁看中国丨抗疫逆行司机谢琳:回武汉看战友,找救命恩人

      谢琳半生的多数时间,是在一辆重型卡车上度过。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之间,将近1500公里的路程,有一辆车牌号“皖F 39108”红色的重型卡车穿行于两地之间。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它就像一颗红色的小点来回游走。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车里循环着费玉清的《一剪梅》,这是谢琳在漫漫运货路上最爱听的歌。

      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动作干脆利索,素面朝天,皮肤稍显黝黑,脸部线条柔和,眼神坚毅,这是常年在外跑长途运输人的特征。

      谢琳,来自安徽淮北,50岁出头,女人。

    谢琳驾车奔向新疆援助。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谢琳驾车奔向新疆援助。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车窗外,8月份的新疆广阔而晴朗,整体色调是暖黄色的。这让谢琳感到心安,而不觉得压抑,即使此刻的她身处在新疆疫情最紧张的“战时状态”。从7月17日零点起,乌鲁木齐正式“封城”。与此同时,新疆其他地州也同步实行封闭管理。

      这是谢琳第二次成为逆行者,为新疆运送抗疫建筑板材,协助当地的邮局运送邮包。对于她来说,“封城”最深刻的记忆来自于武汉,“在武汉就是很窒息啊,在外面怕,进入武汉更害怕”。新闻镜头下那些白色的防护服,白色的救护车,白色的裹尸袋……

      【因】

      谢琳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是在2016年。

      那一年,她运货至西藏阿里,途中经过无人区,不料,卡车出故障了。她不得不靠边停车,下车挥手求救。

      这样艰难的处境,她不是没有遇到过。谢琳开了三十多年的货车,而且还是货车里规格最高、也最难驾驭的重型牵引卡车。

      她曾经运货到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那些地方并不好走,很多路面不适合跑重型卡车,不仅路窄,还有很多沙石;她也曾多次深入云贵川、新疆和西藏,各种极端天气都遇到过——沙尘暴、冰雹、暴风雨。

      有一次她运货穿越无人区,听到狼的嚎叫,眼下四处荒凉无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路上,她害怕得紧紧握住方向盘,不敢出现任何差错。

      很多时候,她都自己一个人挺了过来。

      而在西藏阿里无人区这次,孤立无援的感觉深深袭来。卡车故障,加上感冒,在高原反应下她开始咳血。由于身体不适,她需要大量补水,储备的饮用水很快耗尽,车上能吃的也越来越少……

      等了三天救援还没来,在生死一线间,一列摩托车队路过。在无人区,看到了人,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看到了生机。

      车队的第一辆车立刻停下来,领队的人给谢琳倒了一杯水。随后他呼叫后面的每一辆车也都停下来,驾驶员依次走过,都给谢琳倒了水。

      她感动地连说“谢谢”,身体虚弱的她目光搜寻到,压尾的车插着“湖北武汉”的旗帜。

      “在平时,送人一杯水没啥了不起;但在人人缺水的西藏无人区,这就是大爱。当我被困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们救了我的命。”谢琳激动地说。

      【缘】

      “这个保温瓶我至今仍留在车上。”谢琳驾驶的卡车后备箱里,总是放着一个粉红色的保温瓶,“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武汉的好心人。”

      谢琳相信“因缘”,她把四年前的“杯水之恩”看作是上天赐予自己日后行善的“因”,把这次驰援武汉看作是报答那些好心人的“缘”。

      武汉封城期间,她曾两度雪中送炭:驰援900公里,冒着巨大的风险运送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谢琳也害怕过。她怕病毒,怕被封锁在武汉出不来,怕那种被隔离的孤独感。

      但一想到武汉人对她的“杯水之恩”,她的勇气就来了——“天塌下来我也当被盖,别的司机可以不去,但是我谢琳一定要去!”

      第一次赶往武汉的夜里,她心里没底,担心被感染,但又知道前方等着这批物资救急。熬夜赶路时,她就洗了一把冷水脸,冲上几袋浓咖啡,又继续了。“整颗心都热乎乎的,不觉得困倦。”

      等她到达武汉时,天还下着雨,看到医生护士们穿着又脏又旧的防护服,冒雨等着医疗物资的到来,她特别心疼。

      因为武汉封城的关系,谢琳无法直接返回。医院要帮她安排宾馆歇息,她却谢绝了,“我不喜欢闲着!让我来帮你们开救护车吧,多一人多一份力。”最后,医院还是帮她成功办理了离开武汉的通行证。

    谢琳援助武汉蔡甸火神山。

      谢琳援助武汉蔡甸火神山。

      第一次救援结束从武汉返回后,谢琳一个人在车上自我隔离,吃了半个月的泡面。隔离期满,物流公司再次联系她是否愿意再去武汉,运送一批从瑞典加急采购回国的呼吸机——谢琳答应了。

      她带足了泡面和咖啡赶到上海浦东机场等物资,当时国际物流运力不足,她干等了四五天才拿到物资,随后再次马不停蹄驰援武汉。“中途每隔四个小时休息20分钟,我一刻也不敢多耽搁,呼吸机都是救命的啊。”

      她运来的130台无创通气呼吸机被送到武汉多家医院,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这背后也是130条生命。

      “没想到这份‘因缘’以这样的方式得以轮回。”之前前往武汉,谢琳做了最坏的打算。她跟侄子交代,如果自己不幸倒下了,就让侄子把她的骨灰抱回老家。

      【聚】

      少有人知道,在武汉度过最惊心动魄的疫情期之后,谢琳又奔赴了新疆。

      7月份,新感染者的出现,将新疆拉回“战时状态”。谢琳驾驶着3米宽、17.5米长的重型卡车,“单枪匹马”从山东北上,跨越内蒙古,沿京新高速公路独自“长征”4300多公里后抵达新疆,货箱里载着29吨抗疫所需的建筑板材。

      8月11日,谢琳再次赴疆援助。这次,她经兰州北上,奔袭5000公里。这一去,就是整整几十天——她自愿待在新疆,协助当地的邮局运送邮包,住车上,吃盒饭,在乌鲁木齐和喀什之间往来奔波。

      即使辗转于新疆疫区,她的神经也没有绷得那么紧。“新疆没有给我特别压抑的感觉,那里广阔而晴朗,没有五六个月前去武汉时那么紧张。”

      8月底,新疆疫情得到控制,逐步“解封”,谢琳脑中蹦出了一个词——回家。

      她踏上返程,从新疆返回内地的途中,9月份的天气已渐渐变凉。驾驶室内,费玉清的《一剪梅》清韵悠扬,“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9月份,谢琳从新疆返回内地的途中。

      9月份,谢琳从新疆返回内地的途中。

      今年国庆节,谢琳想回武汉看看、走走。“武汉的医生护士们和我并肩战斗过,他们都是我的战友。很多医护人员更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她还希望,有机会可以遇见那些在西藏无人区向她伸出援手的武汉好心人,“也许他们不记得我了,但是他们对我的恩情,我一直惦记着,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我想对他们说,无论你们今天在哪里,我都希望你们好好的;当然如果我们有缘再遇见,我心里自然是暖暖的。”

      10月1日,澎湃新闻将直播跟随谢琳搭乘高铁重返武汉,去看看那座英雄城市,去看看那些曾经被困在疫情的寒冬但幸运走出来的人。

      谢琳相信,一些人的善良、奉献乃至牺牲,都会对整个社会形成正面的影响,拉近彼此之间的情谊,化解原有的矛盾。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2020-10-01
    16:24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当把高铁司机 90秒第一视角看京广线

      10月1日至8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8天8条线,带你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

      今天,京广高铁准时发车,央视新闻带您当一回高铁司机,用第一视角看列车窗外的山川河流,体验中国速度,感受时代巨变里的中国广度。

      戳视频↑↑↑,90秒回顾,第一视角感受京广线。

      (编辑  赵慧 陶梦琪 )

  • 2020-10-01
    16:20

    “想认认真真看她一次”“唱一段儿Rap” 在开往武汉的G403次列车上他们说了些什么……

      10月1日至8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8天8条线,带你走遍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

      今天,节目组“兵”分两路,总台记者分别从北京、广州出发

      目的地只有一个:武汉!

      在京广线前往武汉的高铁上

      有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援鄂护士陈丽

      有“网红”大连小伙儿蒋文强

      有创作《武汉加油》的00后陈晨

      去武汉对他们来说

      意义非凡!

      一起来看,他们怎么说。

      陈晨:一切都会变好,这座繁荣的江城叫作武汉

      陈晨是一名00后,在武汉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时,他在武汉的家里创作了歌曲《武汉加油》,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武汉加油,传递抗疫力量。

      节目现场,陈晨Rap了一段表达感情:

      一切都会变好,病毒会慢慢变少

      我相信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马上我就能够自由地呼吸

      在天空向大地俯瞰,多么美丽的图案

      这座繁荣的江城叫做武汉……

      蒋文强:最想吃热干面、下火车第一件事是拍照

      蒋文强:我当时本来是要去长沙的,结果因为一盒饭的故事在武汉下了车。刚才让我去餐车吃饭,我还想,这吃饭吃的靠谱吗,不会再有点什么意外吧?

      大连小伙儿蒋文强当时因为“下错车”,误打误撞成了一名援鄂工作人员,其间,他的抗疫故事被大家纷纷点赞。这一次,他重回武汉想看看住过的酒店、看看工作过和战斗过的地方。

      蒋文强:最想看的地方是武汉站,下火车第一件事是拍照,把我现在看到的,和我当时下车时看到的景象做个对比,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最想吃的是热干面,当时只吃了一碗超市里的速食热干面,这次一定要吃碗地道的热干面!

      陈丽:这次要认认真真把武汉看清楚

      河北援鄂护士 陈丽:这回我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把武汉看清楚,我要欣赏一下武汉的大好风景,还有武汉的人民。

      河北援鄂护士陈丽从河北石家庄上车,这次回武汉她还带了两个女儿,“想去看看武汉大学,鼓励孩子们好好努力”。

      除了带了女儿

      陈丽还带了一样特别的礼物

      是什么呢?戳视频↓

      武汉!我们回来了

      这一次

      我们好好相见!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赵新宇

      编辑丨王楠 赵汗青

  • 2020-09-29
    14:52

    坐着高铁看中国宣传片

  • 2020-09-30
    16:27

    “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10月1日启动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10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将联合启动“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选取京沪高铁、哈大高铁、青藏铁路等10条有代表性的铁路线路,从历史维度、国家战略、百姓民生等视角挖掘提炼线路特色主题,从10月1日到8日集中推出报道,实现中央地方媒体联动、网上网下贯通。活动将从节日乘车出行切入,借铁路线串联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理线和动人暖心的故事线,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反映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展示历经风雨磨砺出的民族自信心、精气神。

      活动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澎湃新闻、现代快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将综合运用直播报道、纪实故事、景观航拍、数据描述、大小屏融合等融媒体方式开展报道,吸引高铁乘客、沿线群众、广大观众参与互动。

  • 2020-09-30
    17:41

    坐着高铁看中国丨8分钟带你了解8条铁路线

      欢迎乘坐央视新闻国庆中秋专列

      国庆中秋假期八天

      每天一条铁路线

      我们带你坐着高铁看中国

    视频丨坐着高铁看中国 8分钟带你了解8条铁路线

      10月1日京广高铁

      京广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全长2281公里,沿线设置37个车站

      串起了京、冀、豫、鄂、湘、粤6省市

      北京至广州原来40多小时的旅程现在8小时就能到达

      2019年,有约2.5亿人次通过京广高铁南来北往

      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金大动脉”

      京广高铁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战略大通道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

      到中部崛起战略

      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这些重大国家战略区域都集中在京广高铁沿线

      10月2日 京沪高铁

      京沪高铁是一条一次建成、里程最长、

      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全长1318公里,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

      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省市

      所经区域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

      24座车站像一颗颗珍珠串起的项链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区

      开通第3年即实现盈利,2019年运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

      从往返需要两天,到夕发朝至,再到全程不足5小时

      铁路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缩短着京沪之间的时空距离

      10月3日 哈大高铁

      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运营里程长达921公里

      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高速铁路

      它穿越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

      乘上北粮南运的“粮食班列”,就可以领略粮食生产基地的收获景象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哈大高铁连通了以四城市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凌晨从大连上岸的海鲜,中午就能端上哈尔滨的餐桌

      全国的高铁铁轨,有70%的钢轨都产自鞍钢

      复兴号列车,也是在黑土地上制造、启航

      10月4日 合福、杭黄高铁

      合福高铁,全长852公里

      是中国首条以时速300公里穿越山区的高速铁路

      将福州到合肥的时间从原来8个半小时缩短到了3个半小时

      沿途串联起武夷山、三清山等众多景区,被称为“最美高铁”

      中国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中有一半就在这条线路上

      杭黄高铁,是另一条以“美貌”著称的高铁

      全长265公里的铁路,一头是西湖,一头是黄山

      途经7个5A级景区、超过50个4A级景区、10余个国家森林公园

      全线绿化覆盖率超过50%

      10月5日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

      东起西宁市,跨越“世界屋脊”,南至拉萨市

      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

      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960多公里,最高点5072米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

      高原线路里程最长、环境最为恶劣的铁路

      自2006年全线开通运营以来

      青藏铁路线累计运送旅客2.53亿人次

      运送货物6.44亿吨

      格尔木至拉萨段,设有58座车站,其中51座实行无人化管理

      为确保地面和列车零污染、零排放、绿色作业

      列车上设有压缩式垃圾收集和污水收集系统

      10月6日 贵广高铁

      贵广高铁是连接贵州、广西、广东间的一条高速铁路

      自2014年通车后,从贵阳到广州由原来历时20小时缩短至4小时

      贵广高铁全长857公里

      有238个隧道和510座桥梁

      全线桥隧比为83.3%

      也就是说,每行驶100公里

      就有83.3公里的路段是处于桥梁上或隧道中

      贵州段更是平均不到一分钟就得穿过一座隧道

      贵广高铁的开通让贵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蔬果生产基地

      让“返乡摩托车大军”不再无奈“走单骑”

      10月7日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全长近1100公里

      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

      有700多公里穿过川西南和滇北山地

      全线穿越3个地理单元和三大地质构造单元

      有42个车站设在桥上或隧道内

      成昆铁路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

      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今年是成昆铁路通车50周年

      在这条最难最险的铁路线上,动车还没有完全覆盖

      2020年1月,攀枝花到昆明段动车全面通车

      原本9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2个多小时

      10月8日 京张高铁

      1909年,京张铁路打破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

      110年后,京张高铁开创高铁自动驾驶先河,引领世界

      京张高铁正线全长174公里

      始于北京终至张家口,穿山跨河,十站十景

      运行时间由原来3小时7分钟缩至47分钟

      2022年北京冬奥会

      京张高铁将带你以最快速度穿越北京、延庆、崇礼三大赛区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之一—京兰通道的组成部分

      京张高铁与张呼高铁、张大高铁相连通

      使北京到呼和浩特由9个多小时缩至2小时9分钟

      北京至大同只需1小时42分钟

      四通八达的中国高铁

      跑出了美好的生活

      更跑出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还等什么?

      10月1日起

      央视新闻

      准时发车

      带你坐着高铁看中国

加载更多
栏目3更多
图片更多
视频更多
视觉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