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博士脸上晒出了“黄河红”

2021

/1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昊骞 仪首歌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仪首歌 菏泽郓城报道

  收拾好简单的行囊,2020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所博士厉广辉“下乡”来到郓城县李集镇挂职“第一镇长”。

  一年来,他深入全镇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特色村,摸家底,找问题。脸上晒出的“黄河红”,清晰地记录了他是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如何把论文写在“小芦笋、大产业”的实践里。

在搞芦笋标准化种植方面,厉广辉(左)是一把好手。

  主动邀请入股,他把专家“绑”到企业发展的战车上

  芦笋是黄河滩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在搞芦笋标准化种植方面,厉广辉是一把好手。

  “这里的芦笋种植水肥管理粗放、病虫草害严重、用工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同时还面临着芦笋产品加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成熟等问题。”厉广辉说。

  找准了问题,干起来也有了方向和目标。

  通过走访,厉广辉形成了调研报告,并邀请全国相关专家召开芦笋产业发展座谈会,牵头成立芦笋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解决制约芦笋全产业链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为了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他反复上网查各类资料,在菏泽、济南来回跑,终于与企业联合研发出芦笋复合乳酸菌发酵系列饮品和芦笋胶囊,将芦笋经济效益提升了6—10倍。

  郓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化星提起厉广辉就忍不住竖大拇指。去年8月,厉广辉为久源农业引进了一套水肥一体化设备,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种地的神奇:只要点击手机APP,就能全程监测、控制芦笋地的水肥情况。一套设备就能管理500亩地,不仅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节省了水肥投入,产量还有15%以上的提升。

  在厉广辉的帮助下,李集镇建设了一处面积1000余亩的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亩种植效益增加1800元以上。此外,厉广辉还在张集镇东苑村35个日光温室大棚开展芦笋反季节种植,让农户的亩种植收益达2万元以上。

  今年8月,厉广辉“下乡”期满,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完全实施,便主动申请留了下来。这次,他的身份是久源农业的科技副总。

  同时,常化星也发现,自己芦笋产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厉博士的技术支持。今年9年29日,常化星主动和厉广辉签约,结成“利益共同体”,邀请厉广辉以科技入股的方式融入企业,将这位来自省农科院的专家牢牢“绑”到了自己企业发展的战车上。

  脸上晒出了“黄河红”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长期的风吹日晒,让厉广辉黝黑的脸上竟也能看出通红的晒色。

  “我们都听说过高原红,但厉博士的脸是‘黄河红’。”省农科院郓城工作组组长张文君常常这样打趣他。

厉广辉在和孩子视频通话。因为与家人聚少离多,他成了孩子口中“手机里的爸爸”。

  厉广辉结婚12年,两地分居9年。他平时在济南工作,爱人和孩子在潍坊老家生活,挂职以来,他更是在潍坊、济南、郓城三地之间跑,经常几个星期不能回家。

  “家里的老大基本由我爱人带大。”偶尔回家的厉广辉想亲近孩子,领着散散步,陪着上辅导班,却被孩子拒绝。

  二宝刚到呀呀学语的年纪,厉广辉只能通过手机视频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一天,他家二宝指着屏幕说:“手机里的爸爸,手机里的爸爸”。在身旁的郓城农业局副局长常圣奇看到这一幕,瞬间潸然泪下:“厉博士真是太不容易了。在老大眼里,他是电脑里的爸爸,到了老二,他又是手机里的爸爸。”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