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高人” 刚转行的新人种葡萄创“奇迹”

2021

/1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昊骞 张一帆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张一帆 临沂费县报道

  2021年10月中旬,费县广海有机葡萄种植园内,来自广州的客商开着一辆辆货车,满载着刚刚摘下的阳光玫瑰葡萄离开。一旁,葡萄园老板乔广海开心得合不拢嘴。

  作为一个涉足农业种植领域不过两年多时间的“菜鸟”,乔广海能有这样的收获,源自他幸运地遇到了一位“高人”。

张庆田在费县查看葡萄种植情况。

  机械厂老板转行种葡萄,竟种出了“奇迹”

  乔广海此前是一家机械厂的老板。2019年,他开始尝试种葡萄,品种主要是“夏黑”,但因管理不到位,葡萄园第一年的收成并不好。

  2020年8月,省葡萄研究院的张庆田作为山东省农科院首批“组团下乡”农业科技人员中的一员,来到费县朱田镇脱产挂职“第一镇长”。

  一次会议上,乔广海偶遇了张庆田。

  “张老师建议我种阳光玫瑰,说这是新品种,效益好。但说实话,因为阳光玫瑰这个品种不是咱们平时见到的那种紫色葡萄,我一开始对它的销路没有信心,不太想种。”

  为了帮乔广海树立信心,张庆田特意带着他去外地学习,并告诉他阳光玫瑰的销路不用愁。乔老板就这样被说动。今年,乔广海家的葡萄园大丰收。“我去年种葡萄才卖了3万多,今年阳光玫瑰亩产值能达到10万元,创造了费县葡萄‘奇迹’!”乔广海说,他今年种植了3个棚,明年一定要多种几个,“这比开厂子好多了,明年还要继续多多请教张老师。感谢农科院,感谢张老师,感谢他们把知识送到了我们农民家门口。”

  对张庆田满怀谢意的,还有紫锦葡萄园的创始人任庆余。

  在张庆田到费县之前,任庆余做葡萄产业已经有五六年时间,虽有成绩,但摸爬滚打多年,遇到的沟沟坎坎也是数不胜数。

  特别是在种植葡萄初期,为了学习种植技术,任庆余四处登门求教,吃过不少闭门羹。2015年冬天,临沂遭遇多次强降雪,几乎给葡萄园带来灭顶之灾。

  “搞农业种植,很难把所有风险都考虑到,必须有‘高人’指点。”任庆余深知,葡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加持。

  而张庆田,就是任庆余一直在寻找的那位“高人”。

  成立葡萄产业协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初到任庆余的紫锦葡萄园,张庆田就牛刀小试。

  他先给园区带来了综合性状优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后又建立了适合当地应用的低成本简化避雨栽培模式,并开发了配套栽培技术,促进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研究并创建了设施葡萄减肥减药技术体系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确定了葡萄高光效叶幕型、合理负载量、花穗整形长度和方式等。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葡萄园的葡萄品质大大提高,优质果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还减少了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管理成本,平均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此外,张庆田还在园区里发展棚架式种植,既增产又方便采摘,还能吸引消费者观光游玩。

  现在,紫锦葡萄园的葡萄卖到20多元1斤还供不应求。“张老师不仅解决葡萄种植等问题,还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帮助我们延长了产业链条。”一说起张庆田给自己葡萄园带来的变化,任庆余就赞不绝口。

  紫锦葡萄园渐入佳境,正是张庆田希望看到的。

  今年10月21日,任庆余的紫锦葡萄园和张庆田签署协议,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张庆田以科技入股的形式,享受一定比例的收益分红,期限为3年。

  此外,他们还成立了费县葡萄产业协会,把各村的留守妇女集中起来,接受葡萄疏果培训,引导她们加入到葡萄产业中来,让她们在当地就能有收入,并带动整个费县葡萄种植,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给媳妇买的车被他开了2万多公里

  其实,张庆田之所以能一头扎进费县的葡萄园,与爱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密不可分。

  “我是8月份来费县的,9月份买的车,当时买车就是‘忽悠’媳妇,说是给她买车。”张庆田调侃道,结果一年过去了,爱人还没学会开车,他却已经在费县开了2万多公里,转遍了费县的葡萄园。

  一年来,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接受他们帮助的葡萄园优质果率提高到9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0%,平均每亩增收5000元。通过引进新品种、打造示范园区、葡萄酒加工技术培训等科技支撑行动,构建了费县葡萄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

  今年8月,张庆田挂职期满,他主动向院里提出申请,要求继续“下乡”。下一步,张庆田计划在当地打造全产业链条,并为当地谋划的果酒庄园建设提供好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