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军:在“十四五”规划中支持青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2021

/03/0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满倩倩

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主席 杨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报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国家层面打造有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对于提升区域创新高地辐射作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带来了《关于支持青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提案》。

  杨军介绍,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又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具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枢纽作用,还是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蓬勃发展,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不断增强。现代海洋、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优势凸显。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396家,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2400.56亿元,具有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良好基础。

  杨军从两方面分析,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来看,创新要素和科技资源已经突破国家边界,加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开放与合作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在外部技术封锁加剧的当下,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牢牢锲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是“十四五”时期的紧迫任务。从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区域分布来看,明显存在南北分化、南强北弱问题。现有的5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方只有1家。2020年科创板IPO企业的76.6%来自于长江以南。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南北分化,不利于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增强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为此,杨军建议,在国家“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支持青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动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聚焦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等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出生缺陷与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器官移植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国家科技创新布局和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作用。

  二是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源。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产业链融通创新,深化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支持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轻型动力、飞秒激光等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轨道交通、新材料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三是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创业开放高地。

  突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特质,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欧洲、日韩科技交流合作,拓宽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打造“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服务保障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王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