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1专题汇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头条要闻

朱村与一碗水饺的故事

2021

/ 04/2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洋洋

手机查看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众网海报新闻者 陈洋洋 张一帆 临沂报道

  一条小河潺潺南去,在临沂沭河西岸,有一个古老的村庄。

  这就是朱村——一个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威震敌胆,名扬鲁南的村庄。

  在这个村子,流传着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24名年轻的八路军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不惜献出生命。朱村人民不忘救命之恩,每年把第一碗水饺送给烈士。

  如今,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远去,当年浴血奋战保卫下来的家园上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

  “一碗水饺”的故事,仍激励着人们。

  新的时代,朱村党组织带领村民挖掘红色资源,践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朱村不仅仅是闪耀着红色精神的远近闻名的“红村”,更成了带头振兴乡村,日子红红火火的“红村”。

  一碗水饺的故事

  暮春四月,烟雨寂寂。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几株杉树静静立着,纪念碑前一片寂静。

  “24位年轻的战士远离家乡和亲人,永远留在了朱村。”2021年4月20日,暮春的雨中,72岁的朱村村民王经臣开始讲述70多年前的故事。

  走在陵园中,人们似乎仍能听到“钢八连”战士那气壮山河的号角、闻到朱村反击战那弥漫的硝烟……

  “1944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王经臣是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从壮年到了白发,这段故事他已讲了很多次,但每次讲起,这位老人仍时常哽咽。

  “那年的旧历除夕拂晓,我们朱村被500日伪军包围了。”王经臣回忆,他从小曾听家里老人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朱村就成立了党支部,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日伪军早就将这个红色堡垒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那天,日伪军派500余人,对朱村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

  “乡亲们提篮拿筐,满河滩里到处逃难。” 王经臣回忆。枪声就是命令,危急时刻,英雄的“钢八连”在连长鄢思甲的带领下,火线驰援,奔向朱村。

  当战士们赶到河边的时候,惊慌的群众马上镇定下来,有人大声呼喊:“乡亲们,我们有救了!”

  八连战士忍着针刺般的疼痛涉水渡河,迎着枪声扑进了朱村,与敌人展开了6个多小时血战。

  “一排长秦家龙负了重伤被抬下火线,一班长焦锡模立即站到指挥位置,他的一只胳膊被打断了,坚持不下火线直至壮烈牺牲。一排副排长安吉然同鬼子扭打在一起,鬼子手握着冒烟的手榴弹,妄图把安吉然吓倒,安吉然却死死抓住他不放手……”王经臣哽咽着介绍。

  朱村得救了,乡亲们平安了,可“钢八连”24名年轻的战士却永远长眠在了朱村。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乡亲们手捧热腾腾的饺子,眼含着热泪说:‘是八连救了俺,老八连对咱朱村有恩!新年的第一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要敬八连牺牲的战士。’”王经臣说,从那以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情谊深深根植在朱村一辈又一辈人的心中。每年过年各家各户的第一碗饺子,都会送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烈士墓前,祭奠和缅怀为朱村牺牲的烈士。

  朱村,“红村”

  朱村的群众没有忘记历史。“老时候穷归穷,人的骨头却硬。”今年91岁的村民王克昌,见证了这个小村庄的红色历史。

  当年,八路军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不惜献出生命;村民记住八路军的恩情,除了每年把第一碗水饺送给烈士,抗战时期,朱村村民还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保家卫国的队伍中去。

  “1948年,那年我18岁,俺村里的青壮年男劳力都搭伙儿去支援前线,我也去了。” 王克昌回忆说,“记得当时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我带足了五天的熟食,主要是地瓜干煎饼和咸菜,家里只有一床棉被不能带走,我裹了个大袄推着小推车就去了……”

  他说,当年的情形,正像歌里传唱的那样,朱村人一腔热血,大家一心想着“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作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淳朴善良的老区人民怀着对党的深深恩情支援淮海战役。朱村所在的临沭,累计出动担架团2个,长途运粮、修路动用民工5.5万余人次,小车1.67万余辆,加工粮食1170万斤,做军鞋23.35万双。

  据村里老人讲述,近百年历程,临沭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了“枪声就是命令”、抗日民族英雄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人物,也将这片土地上的红色精神烙印烙的更深。

  而新中国成立后,朱村人民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无私奉献建设家园。

  就是这个朱村,为了国家的水利事业需要,平地挖出三条河,筑起五道堰,为人民奉献了几千亩土地。在党的带领下,朱村人民在人均不足半亩地的情况下,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屡创奇迹。

  “当年俺们朱村人民不等不靠,从来没向国家伸手,战天斗地,把荒地变良田,年年超额完成任务。” 王经臣介绍说,朱村人一心想着不给国家添麻烦,谨记老区精神,事事要走在前列。

  “红村”的致富好日子

  白墙黛瓦,草木青青。

  这个曾经历过战火的小村庄,如今,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

  古巷的树下掩映着清朝民居,不远处村里一栋栋新盖的小楼干净整洁。

  年轻的人们安顿好孩子高高兴兴去干活,老人们睡午觉起来悠闲地坐在门口看雨、聊天。

  朱村搞起了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这几年,朱村的“红色旅游”率先火了起来。

  “咱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咱日子也越过越好了!”4月20日,朱村几个村民正在聊天,说起村里的旅游发展。

  “我们突出了‘沂沭水乡、千年朱村’主题,以红色文化为主、历史文化和水乡文化为辅,完善朱村游客中心、特色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朱村特色旅游区。” 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介绍,红色朱村改造提升项目以沂蒙精神为内核,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文旅农融合为发展模式,立足“地脉、史脉、文脉”三大乡村基因, 整合“田园风光、明清古建、红色印记、淮河治理、民俗技艺”五大资源优势。

  王济钦表示,如今,朱村的“红色教育”“红色游”很受欢迎。这几年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人员几十万名,朱村已成为沂蒙革命老区弘扬革命传统、传承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之一。

  而更令王济钦欣慰的是,村里的红色文化旅游发起来后,村里出现了更多红色讲解员,今年,村里新培养了六七个讲解员,其中好几个都是大学生。他介绍,为了传承沂蒙精神,弘扬红色历史文化,村里的沂蒙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等正在改造建设中,计划今年7月1日将陆续开放。

  “下雨了!快把大棚盖起来!”4月20日下午,在朱村的一片葡萄园中,村民吴绍青正和妻子一起收拾干农活的工具,看到下雨了,用手轻轻一按按钮,智慧农业大棚棚顶的塑料顶就自动盖好了。

  吴绍青是朱村特色农业的致富能人,这几年来,他积极响应村里号召,承包了70多亩土地,建了十几个大棚,建立了宏宇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葡萄、芸豆等等水果蔬菜。收入最好的时候一年能挣几十万,还解决了村里几十个人的就业。

  “这几年,朱村发展了生态农业、特色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了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入葡萄、晚秋黄梨等先进种植和管理方式。目前已建成葡萄科技示范园、沿河采摘园等。” 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介绍,村里还打造了“朱村味道”电商品牌,运用网络直播带货,一天能发订单8000多件,朱村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朱村还有一个致富“法宝——柳编。

  “柳编是朱村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千余年的传承历史,村里的妇女都编得一手好篓筐。” 王济钦表示,朱村以 “红色朱村”为品牌,放大“中国柳编之都”效应,还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累计接待游客60万余人,带动消费2600余万元。

  另外,朱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300余间,是鲁东南一带唯一一处规模较大、影响甚广、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结合明清古建筑特色,朱村对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重现了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

  据王济钦介绍,朱村先后荣获全国传统古村落、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十百千”工程。

  “俺朱村日子变化太大啦!穷苦年代缺衣少食,现在要啥有啥!”91岁的王克昌老人说起现在的生活来连连点赞。

  “以前穷的时候吃不饱饭,家里只有一床棉被,穿的都是空心袄,现在米、面、肉不断,想吃啥买啥。”王克昌掰着手指头认真数着说,他现在儿孙满堂,孩子们给他买的棉衣棉裤就十多套,棉被也有很多,用都用不过来。

  “现在老人拿着医保卡看病自己花不了几个钱,国家给报销很多,而且老人能拿养老补贴,政府还给免费修房子,真是太好了!”王克昌说,村里有几十个像他这样的老人,看病问题都不用担心了。

  “那是1948年的年底,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淮海战役在这时打响了,那时候,我的老爷爷王建桐还是青年,和20多个伙伴一起,告别了亲人,扛起自家的门板,套上自家的牛,推上独轮车,不顾饥饿严寒,冒着枪林弹雨,将一箱箱弹药,一袋袋粮食,一件件棉衣,送到烽火连天的战场……”4月20日,在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义务讲解员王经臣告诉记者,这是祖籍朱村的10岁小朋友王宜然参加山东省青少年读书故事会的一段演讲。在城里出生的王宜然虽然很少回农村,却是老家红色历史文化最忠实的宣讲者。

  令王经臣高兴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对红色历史文化越来越尊重,这半年多时间,他配合村里培养了7个年轻的讲解员,这里面还包括他11岁的小孙子王保翔。他相信,有了年轻人和孩子们的传承,朱村的红色故事,一定能一代又一代地讲下去。

责任编辑:郭凯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