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众网
李开元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开元 窦永瀚 济南报道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已有使用拐杖的记载,从古至今,寿杖都是老年人手边的常备之物。如今,在位于长清区张夏街道焦台村的山坳中,“藏着”一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他凭借精湛的手法和刻苦钻研的匠人精神,让寿杖不但具备极高的收藏观赏价值,更是逐渐成为了既有文化内涵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长清区历史文化名片。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寿杖项目传承人李树忠
巧手雕琢让枯木又逢春,一根寿杖成型只在片刻间
“以木为纸、以刀代笔。”数年间,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寿杖项目传承人李树忠,在一凿一刻间将一根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寿杖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近日,记者走进李树忠家中的文化展示长廊,聆听那些关于刻刀与文化交织的声音回响。
专心工作中的李树忠
起初是精心挑选木材、然后雕刻起寿杖雏形、再用铁刷和细砂纸精细打磨、最后用核桃油或是橄榄油打油……院落西北角的一间斗室,窗外鸟鸣盈耳,屋内静谧无言,只听木屑从木板上掉落的沙沙声。约莫四五十分钟时间,一根栩栩如生的寿星手杖便成型了。
据李树忠介绍,每一根寿杖都选材于当地产的花椒木。据《本草纲目》记载,花椒木对人的身体有活血化瘀、去风寒、风湿的作用,对手脚冰冷麻木,及调节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明显。“手杖可长可短,用之轻轻拍打下肢,可疏通经络,对缓解老年麻痹腿痛,尤其对半身不遂的患者有不错的作用。”李树忠说道。
李树忠将被龙卷风刮倒的树干刻成了“九龙一凤”
“这是1996年龙卷风刮倒的一棵树,被我捡回来刻成了‘九龙一凤’、这是早些年用柴伙刻制的山水浮雕、这是八大童子……”漫步在庭院中,李树忠一件一件介绍着早些年的手工作品如数家珍,平日里别人家烧火用的树根在他眼里却是难得一遇的好材料。后来每次出门,他都会刻意留意一些自认为“有潜质”的树根树干带回家,供自己打磨雕刻。
心手并用成“图”在胸,坊间称他“刻寿杖的第一把刀”
“曾几何时,手工雕刻还比比皆是。大到仪仗的刀枪剑戟,小到一个梳妆的篦子,都可以有精雕细琢的痕迹。现代工业化的大门一开,滚动冲压技术旋即取代传统雕刻,‘雕刻’淹没进标准化的图案、精确的模板里,不近人情。”李树忠一边戴着花镜用刻刀一寸一寸地描绘着心中寿杖的模样,一边又显得有些惋惜。
李树忠家中的作品展示墙
李树忠告诉记者,他坚持的寿杖制作始终沿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参与。雕刻过程全凭艺人的灵感和经验,成“图”在胸,心手并用、因材施技、浑然天成。纯手工刻制的寿杖相较于机械化产品粗中有细,手杖上的图案打眼一看就有“神”。
“雕刻这项艺术,盛行于南方,在北方从事的人比较少,但是我要用行动和作品让大家知道北方也有能人!”李树忠说,拿到一个树根,先要观察它的物象,然后依据原本的动势、力度赋予树根新的想象与内涵。树根的自然美并不是艺术,只有把创作者的情感融入进来,并能以感动人的形式呈现,这才是雕刻或是寿杖艺术。
李树忠人称“刻寿杖的第一把刀”
多年来,出自李树忠手下的寿杖大多从大众生活出发,既通俗易懂,又不断钻研新技艺来反映时代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生活艺术,李树忠“刻寿杖的第一把刀”的名号也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
四代匠人苦心接力,以精湛技艺传承百年文化符号
长清寿杖起源于李树忠的曾祖父李珠。据传李珠年老时,行走不便,便就地取材用花椒木做拐杖辅助行走。其子李青幼时受其父影响,喜木工活,多钻研雕刻。后受画像中手持拐杖的南极仙翁形象启发,为其父制做雕刻有寿星形象的拐杖,因而得名“寿杖”。
李树忠家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寿杖作品
“‘坚持’也许正是这门手艺传承下来的精神意义。”李树忠说,作为长清寿杖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从小在祖父和父亲叮叮当当的刀凿声中长大,从最初的好奇好玩到带着对刻刀技艺的感悟钻研寿杖文化并将其传承和发扬,是坚守和情有独钟成就了今天的他。
从少年刻到白头,如今年过花甲的李树忠心中一直萦绕着关于传承的思考:如何将这门手艺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李树忠说,“人在手艺在,人不在手艺就没了”。为了能让长清寿杖更好地传承下去,他在家乡多次举办长清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清寿杖”作品展和培训班,为更多对传统手造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李树忠说,要让寿杖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因为留住寿杖技艺就是留住历史,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
责任编辑:李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