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魏然 刘一颖
手机查看
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
5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隆重开幕。李干杰同志作的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五年来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部署未来五年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任务。
为深入学习领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众日报紧扣大会主题,推出党代会报告系列解读报道。
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
从点上探索到全面推开、全面提升,山东持续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是全面的现代化。要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全面”向何处发力?“深入”向哪里聚焦?“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张红旗代表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报告提出,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同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张红旗说,山东还要践行“大食物观”,突出抓好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和海洋牧场,到2025年肉蛋奶水产稳定在2300万吨左右,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报告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吨半粮”县。去年秋种开始时,德州市已率先启动“吨半粮”产能建设,计划利用5年时间力争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并为此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粮”机制。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代表今年没少到自己的“书记指挥田”搞调研。党代会之前,田里刚结束夏收前最后一次大面积“一喷三防”,“今年小麦田间管理比往年投入精力更多,总体长势良好,后期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有望再获丰收。”
在他看来,“吨半粮”不仅是产量概念,也是质量概念,打造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下一步要向“高产”发力,3年达到50万亩“吨半粮”生产能力,还要向“良种”发力,加快建设全国先进的协同育种中心,力争粮食自主研发品种覆盖率3年达到60%以上、5年实现100%;向“节粮减损”发力,建成5000吨以上智能化恒温粮仓、日烘干粮食300吨以上烘干塔各30座,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
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报告提出,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专业技术五级职员刘志鑫代表说,盐碱地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他们联合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权威育种团队推进耐盐碱作物育种创新,培育种植耐盐碱苜蓿、小麦、燕麦、小黑麦、藜麦及耐盐碱中草药等147种植物。同时,加快科研平台集群建设,为盐碱地农业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优势产业育成和人才聚集培养提供条件支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刘志鑫说。
报告中提到,“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烟台苹果、寿光蔬菜、半岛渔业、沿黄肉牛等百亿级、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让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丁俊洋代表非常振奋。
“作为现代高效农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我们一直是全产业链运营,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丁俊洋说,目前已创建农业农村部设施蔬菜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设施蔬菜技术创新中心等24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72个,通过种业研发打通产业链前端。
“报告中也提到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预制菜是蔬菜产业发展到现阶段,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终极目标是中餐标准化。”丁俊洋表示,下一步将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提升蔬菜全产业链的运营综合效益,特别是建设好占地500亩的蔬菜食品加工园,进一步扩大预制菜产能,为全省人民提供更丰富的蔬菜食品。
种香菇种出好日子、老人养老有了依靠、“小村晚”谱出文明新乡风……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通过盘活资源抓发展、乡村治理换新貌、互助养老促脱贫三项措施,彻底摘掉了“穷”帽子,村民幸福感节节攀升。
“报告里都是支持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培育家庭农场、实施乡村好青年培养计划和人才回归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创业车间’,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代表告诉记者,人才技术支持、让村民就地就业,正是红泥崖村当前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红泥崖村有户籍人口1537人,好多青壮年都在村外打工。“村子里人多了,尤其是年轻人多了,才能更有活力。”张守英说,近年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了2个家庭农场、22个菌菇大棚,吸引了一部分村民就地就业,“现在迫切需要有知识有才能的年轻人,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农民富裕富足是我心目中最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青年是产业振兴的“领头雁”,是组织振兴的“后备库”,是人才振兴的“生力军”。团省委书记刘天东代表说,通过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我省选树15.5万名乡村好青年,1.4万名好青年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1500余名好青年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500余名青年成长为产业带头人,带动11万户村民共同致富,有效推动了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选培计划,将其纳入党建带团建重点考核事项,聚集人才、信息、项目等各类资源,带动全省好青年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刘天东说。
(大众日报记者 魏然 刘一颖 报道)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