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其中有哪些政策新提法、新表述,又释放出什么样值得期待的积极信号,一起来看专家的解读。
新提法 新期待:注重统筹 政策加力 强化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对此,多位专家都表示,高度重视统筹,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鲜明特点。
经济学者 张连起:从以往年度的“两个统筹”“三个统筹”到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个统筹”,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这六个统筹表明,要破解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实现多目标动态平衡。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会议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提出了“六个统筹”。强调“六个统筹”,意味着不要顾此失彼,而是要考虑各项工作的相互影响。
在专家看来,除了“统筹”,“加力”也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值得关注的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明年在财政、金融、产业以及科技人才、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确保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经济学者 张连起:强调“加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外,专家表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信心”,做出了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的重大判断。这表明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提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经济工作,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政策举措出台。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会议强调,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度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这些不仅体现了经济决策的问题导向,也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向市场和社会各界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因此,对于明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抱有坚定的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1.把扩大内需放在五大任务之首
16日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3年的5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五大任务之首,这释放出怎样的信号?背后有怎样的深意?一起看专家的解读。
专家表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首位,是党中央从当前和长远考虑的战略之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从当前看,国内投资、消费的需求总体偏弱且有继续下行风险,国际上全球经济增长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美国甚至出现衰退风险,这必然也会影响我国进出口的增长,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和谋划。
而从长远发展看,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长远之策,有利于推动供需更好衔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通过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们就能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引导各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上来,努力做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也就有了基础。
2.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谈到扩大内需时,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专家表示,这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一种主动选择。
如今,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去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因此,消费回暖对促内需、稳增长意义重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消费也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但也是明年扩大内需最有空间和潜力的领域,因此要实现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力量提振消费,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这也就是要从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和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等方面入手。
而要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非常重要,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对此,专家表示,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增加收入既要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同时还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要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3.专家:扩大内需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专家表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重点还要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扩大内需不是各自为战,而要特别注重内需整体发展,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此外,还要从解决主要问题上下功夫,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比如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等,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
另外要从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会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专家表示,这体现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也聚焦了当前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同时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思路。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要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强化竞争力。同时,还要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培育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也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专家表示,这对产业模式新型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 付保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不断突破,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传播和渗透融合,数字要素正不断赋能新产业,重塑产业竞争新格局,并将深刻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和运行效率,也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平台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够运用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充分赋能,对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潜力。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受多重非预期性因素冲击,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循环流通受阻,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有所凸显,部分领域安全发展和稳定运行受到挑战,为此会议提出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薄弱环节,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体现了国家维护产业链安全化的决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 付保宗:当前建设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出发,长短结合,巩固发挥传统优势、重塑竞争新优势,以产业链安全化为基本,以产业结构高端化为导向,以产业模式新型化为方向,加快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专家表示,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专家表示,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互相促进是我国的独特体制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许召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都扮演着“和而不同”的角色,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彰显了我们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我国经济规模巨大,需求多样性强,各种所有制企业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关键是要建立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本次会议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两个层面,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和体现。这有利于进一步统一认识,提高认识,厘清误解,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专家表示,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讲,通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制度保障,把已经出台的各项具体措施落地落细落实,民营企业对稳定经济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岳群 吴昊 陈钰洁 孙渊 朱继华 戈晓威)
责编:
审核:融媒体高娜
责编:融媒体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