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2专题汇总 >走在前 开新局 >十强产业

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十强产业”看菏泽

2022

/ 07/26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王兆锋 赵念东 蒋鑫

手机查看

  7月4日起,大众日报及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推出“走在前 开新局”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记者深入16市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集中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生动讲述各地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鲜活事例,充分反映山东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二十组报道:“十强产业”看菏泽。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打造局部高峰带动全局发展,菏泽——

  突破重点产业,错位发展走新路

  □ 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蒋鑫

  盛夏的菏泽现代医药港,一片繁忙景象:33个单体工程正抓紧建设,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山东简道制药项目生产车间内,设备已进场,进行最后的调试。

  龙头强,集群聚。在菏泽现代医药港,10亿元的产业股权投资母基金设立,新签约落地项目7个,总数达45个、总投资近140亿元。山东奕谱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分子诊断,聚焦精准医疗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理段丹丹说:“奕谱落户菏泽,除优质服务外,关键是菏泽现代医药港致力于打造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

  “菏泽市把生物医药作为首选核心产业精心培育,加快构建全产业生态,‘一港四园、多点支撑’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更加明晰。”菏泽市委副秘书长、市工信局局长郝丕进介绍,上半年,预计全市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8.5亿元,同比增长27.4%。原定到2025年达到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菏泽市重点产业突破的一个例证。菏泽市精准对接省“十强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231”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

  “产业是实现后来居上的基石。菏泽工业基础较差,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受各种因素制约,走不通。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打造生物医药这样高效益、高税收的产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通过打造局部高峰带动全局发展。”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介绍,围绕打造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这一课题,经过深入调研论证,菏泽提出精准点燃重点产业突破“引爆点”,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为加快实现后来居上奠定坚实基础。

  菏泽市推动高端化工产业提质扩能,聚焦两院院士、海外院士等顶尖人才,促进高端化工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山东易达利化工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成立“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开发的异丁烯氧化生产甲基丙烯醛、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烯丙醇清洁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前,东明石化300万吨/年减油增化、旭阳集团尼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劲海化工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优质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炼化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作为菏泽市“231”特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扩容增量,显示着菏泽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随着芯片应用不断扩展,智能终端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位于菏泽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山东顶米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副总经理张清介绍:“我们规划建设完整产业链条,制造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标准电源、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

  山东康莱米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顶米半导体有限公司一墙之隔,二者是菏泽高新区通过产业链资源招商落地的智能终端制造项目,搭建了从上游核心配件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物流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最大化拓展合作新空间。”山东康莱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青华说。

  菏泽市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关键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达到131家。全链条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个园区获批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加快打造石墨烯、纳米、5G新材料为主的区域性新材料集聚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54.9%。

  菏泽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产业洼地强势崛起

  □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蒋鑫

  菏泽地处鲁西南,是欠发达地区,工业一直是发展的突出短板。要实现后来居上,必须做大做强工业产业。

  2021年,菏泽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上升至全省第九位,实现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在菏泽蝶变中,重点产业强势崛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以来,菏泽市精准对接省“十强”产业,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着力壮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明显提升,为后来居上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做强核心产业,打造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炎炎夏日,在菏泽现代医药港山东简道制药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作人员穿梭于生产线间,争分夺秒进行设备调试。“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们现在也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效推进。”简道制药副总经理金红波说。

  简道制药是较早进驻菏泽现代医药港园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一期化药制剂项目总投资达1.3亿元,年生产口服液5000万瓶、片剂10亿片、颗粒剂2亿袋、胶囊剂5亿粒、注射剂2000万支,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长期以来,鲁西地区一直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经济总量小、创新能力弱、开放层次低、环境约束紧、居民收入少等,菏泽曾一度是山东区域发展的一块“洼地”。如何打造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

  菏泽把目光瞄向生物医药产业。

  这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科学研判。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药品(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要素重组、布局重构的重大机遇。

  这是打造高地、带动全局的现实选择。菏泽工业基础较差,能耗、环境容量基数低且已接近“天花板”,发展生物医药这种高效益产业,可以通过打造局部高峰带动全局发展。

  这是发挥优势、培育特色的有效路径。菏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于2003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规模总量一直居全省前列,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和条件。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省“十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提出,要围绕重大新药创制等领域,重点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创新药物研发。菏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核心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医药港,蹚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端产业的有效路径。

  “生物医药产业是菏泽‘231’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产业,也被作为全市首选产业精心培育、全力推进。”菏泽市工信局局长郝丕进说,在现代医药港的带动下,菏泽生物医药产业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7月22日,在巨野县生物医药产业园,华阳药业年产2860吨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是2022年省重大项目,由山东华阳药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年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成品药2860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

  巨野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巨野县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着力点,计划总投资50亿元,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物制剂、医疗器械等,将打造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优势企业突出、关联企业集中的全产业链医药园区。

  菏泽发展工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成功的案例。根据发展目标,到2025年,菏泽将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菏泽将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

  补链延链强链,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十强”产业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壮大“十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具有牵引性、示范性、支撑性作用。菏泽将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关键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

  7月3日,在曹县光电产业园(东区)的山东园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赶制订单。

  “我们公司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各种功能性保护膜涂布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也是国内行业内唯一一家引进进口高端技术的企业。”山东园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凡沁说,“按照计划,今年年底,11条生产线可全部投产,届时公司将成为江北最大的单体PET保护膜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

  光电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其多元化应用技术产品作为智能产业的一个分支,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曹县紧抓光电产业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从珠三角成功招引了包括园凡新型材料公司在内的一批引领型、补裢型、核心型光电产业项目,全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光电产业“头号承接站”。

  “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芯片。”在曹县光电产业园西区,山东科敏传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宪银说,公司专注于NTC热敏电阻器、精密温度传感器、及温湿度感应模块等物联网系列智能传感产品,在深圳设有专门的创新研究院,现拥有新型实用及发明专利90余项。

  良好的产业环境,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巨野县围绕补链、延链、强链,招引“专精特新”项目精准“卡位入链”,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形成了上、中、下游企业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工业生态链”。

  7月25日,在巨野县化工园区,卓航新材料项目二期15万吨/年碳酸二甲酯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卓航新材料属于产业链条延伸项目,原料使用园区内巨丰新能源、大泽化工生产的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采用‘邻墙供应’模式,使用管道直连,点对点输送,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安全风险。”项目负责人王建广说,每年光原料运输成本就可节省千万元。

  菏泽市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关键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规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达到131家。布局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布局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产业,一批支撑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鲁西南大数据中心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大唐5G微基站项目成为中国信科集团覆盖全国的5G网络运营总部。

  做好特色文章,一朵牡丹开出百亿产业

  牡丹籽油、花蕊茶、牡丹籽油软胶囊、香水、牙膏、面膜……7月2日,在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各种牡丹系列产品琳琅满目。

  公司总经理许强拿起一瓶圆润饱满的牡丹籽油软胶囊向记者介绍:“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保健食品批号的牡丹产品,牡丹籽油实现从新资源食品到保健食品的转变。”

  “近几年,我们努力做精、做细、做深、做广牡丹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塑造牡丹产业品牌,产品种类由2013年的七八个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四十多个,涵盖保健品、化妆品、特膳食品等多个领域。”许强说,“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挖掘牡丹在医药保健、美容抗衰、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价值,加快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工业旅游区、创新型牡丹产业研发区、综合型牡丹产业高端制造区。”

  “目前,菏泽已成为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产业链条最长的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核心区。”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刘继国介绍,菏泽市立足牡丹产业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不断推动牡丹产业转型,从单一种植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贯穿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个产业领域。“如今,牡丹已由一朵花,向精深加工、文创等全产业链立体综合开发转变,年产值逾百亿元。”刘继国说。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一座城滋养了一朵花。目前,菏泽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牡丹品种;全市牡丹加工企业达16家,牡丹籽油加工能力2.5万吨,菏泽牡丹籽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香水、牡丹花茶等深加工产品达260多个。菏泽牡丹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牡丹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菏泽市以牡丹产业为主导,创建牡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技创新推动打造山东省农高区样板、全国牡丹科技创新中心、全国牡丹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牡丹农高区核心区拥有院士工作站、牡丹学院、牡丹研究院等26个科技研发平台,取得科研成果7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6件,转化科技成果75项。其中培育应用牡丹新品种22项、应用新技术53项,开发牡丹精深加工产品265个,菏泽牡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短评

  摆脱路径依赖,穿新鞋走新路

  □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一个地方的跨越式发展,在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菏泽工业一度落后,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菏泽市敢于摆脱路径依赖,穿新鞋走新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菏泽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即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走新路要有底气,菏泽的底气源自菏泽人的精气神。为了争取精进电动项目,菏泽主动对接企业负责人,让对方感受到菏泽满满的诚意,最终项目落户菏泽。正是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全市党员干部群众“靠自己的骨头长自己的肉”的共识,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激活。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区域战略,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菏泽市初步构建了优势突出、相互支撑、集约发展的“231”特色产业体系,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势将形成更有力的投资拉动效应,菏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文字:王兆锋 蒋鑫 赵念东

  视频:巩姗 蒋鑫

  编辑:王召群 蒋兴坤 徐超超 王彤彤

  美编:于海员

责任编辑:王雨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