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2023专题汇总 >光辉照耀沂蒙 >光照沂蒙头条

山东临沂:非遗文化流指尖 手绣走出沂蒙山

2023

/ 10/26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央广网临沂10月25日消息(记者刘博伦)“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近日,记者走进费县手绣非遗工坊,山东省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手绣项目传承人卞成飞正拿着一只憨态可掬的招财虎向前来学习的非遗爱好者讲解。在这里,手绣作品令人眼花缭乱,有香荷包、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围嘴等等,它们色彩鲜艳、针脚匀实、造型朴拙,一针一线都展现出了沂蒙手绣的独特魅力。

卞成飞与手绣作品(央广网发 高云野供图)

  沂蒙手绣历史悠久,虽然人们已经佩戴了沂蒙手绣千百年,但随着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沂蒙手绣一度淡出大众的视野。卞成飞介绍,2003年艺校毕业后,她发现沂蒙手绣濒临失传,当时会做手绣的人寥寥无几。面对流传千年的手绣艺术即将失传的局面,她倍感痛心,“我有色彩搭配和绘画功底,为什么不去继承和发扬香荷包绣制等民间传统技艺呢?”卞成飞思虑良久,将自己的创业目标锁定于沂蒙手绣的传承。

  卞成飞说,手绣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就像制作一个虎头帽,看着非常简单,但是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都是纯手工制作,第一步是打袼褙、剪样、画样、贴布,绣虎眉、虎眼、虎嘴、虎耳还有虎尾,把这些分别绣好后,再缝到虎脸上,后期还有穿流苏、穿珠子这些步骤,做一个完整的虎头帽需要两万多针,得十几天才能完成。”

手绣作品——虎头帽和虎头枕(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要让沂蒙手绣再次成为当代人的佩戴首选,就得创新。”卞成飞面对沂蒙手绣市场遇冷的情况表示,要改变配色、样式以适应市场新需求。她将传统的手绣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勇于“传承+创新”。颜色不再以大红大绿为主,改以红、绿、粉、黑为基调并且巧妙运用撞色。重新设计样式百余种,狮子、老虎等传统图案也被她加入了新的设计。通过努力,卞成飞目前设计制作了手绣24大类1000多个品种,注册版权41项,沂蒙手绣的日成交量可达200余笔,消费者规模达百万级。卞成飞介绍,随着手绣作品的创新,“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沂蒙手绣的消费主力。

  传承发扬沂蒙手绣技艺不能让作品束之高阁,要扩大影响力就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卞成飞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为沂蒙手绣走出沂蒙开辟了一条新路。目前,卞成飞通过快手账号推出一系列介绍沂蒙手绣历史、技艺的短视频,每条都有上万的点播量。依托手绣技艺,卞成飞还在费县朱田镇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费县手绣实训基地,采用“培训+传承”的模式、“固定+灵活”的就业方式,培训带动1500余人就业创业,年产值达800多万元。

手绣作品——香荷包(央广网发 高云野供图)

  从“酒香不怕巷子深”到依托展会走向世界,沂蒙手绣在卞成飞的带领下走出了沂蒙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瑞典、俄罗斯、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让全世界看到了来自中国的精湛手绣技艺。

  谈及未来沂蒙手绣如何发展,卞成飞坦言,为进一步扩大沂蒙手绣传承推广力度,她将致力于集中技艺、集中智慧、集中力量,引领当地妇女、老人、残疾人从事沂蒙手绣制作,不仅是为他们提供收入渠道,也是为非遗传承培育新生力量。截至目前,卞成飞成立手绣传承实训基地6处、加工点10余处,对出行不方便的人员采取送活到户、工资日结的政策,鼓励周边居家妇女就近灵活就业,目前累计举办手绣公益课堂760多次,培训妇女24700多人。

卞成飞向学生讲解手绣制作(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文化传承永远紧跟时代脉搏。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信心让沂蒙手绣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卞成飞说。

责编:

审核:于琳琳

责编:于琳琳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