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论坛>嘉宾访谈
站内搜索:
李昌平做客大众论坛
2002-12-21 12:00:00 作者: SRC-70

《中国改革·农村版》副总编辑、《我向总理说实话》的作者李昌平同志今天(21日)下午到大众论坛做客,就大家关心的"三农"问题与网友做了在线交流,以下是交流实录:

1、网友张无忌:请李老师对目前农村所面临的环保状况谈谈自己的观点
 李昌平:农村的问题,一个是生态问题,一个是各种疾病,这些问题,近来有些恶化的趋势,尽管我们的经济在发展,如果把各种生态和疾病的问题考虑进去,我们的发展就不一定是有效率的发展,我觉得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中国的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基本国情,千万不可以以资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影响人民生存的各种疾病的流行为代价,假如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不如发展慢一点。我们需要的发展是有效率的发展,环境指标是我们考核效益的重要指标。

2、网友红裙子:您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要给农民国民待遇,您的呼吁尽管得到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是实行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国家并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对此,您有没有信心?

  李昌平:我对为农民争取同等的国民待遇充满信心,我觉得中央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全面小康     社会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我相信在明年的十月份,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会出台一些给农民国民待遇的相关政策,比方说农村义务教育,还有医疗保障,农村的基本建设,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的环保等都会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农民的负担会逐年减轻甚至取消。我相信能够给城市人的、外国人的待遇也会逐步给农民。

 3、网友张无忌:我县是全国有名的玫瑰之乡,所以近几届县长书记一直都致力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比如新上的万亩玫瑰园,红提葡萄,无公害大棚蔬菜等,请问在发展观光生态农业的同时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您对于这些项目今后的发展有无好的建议。

李昌平: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对市场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如果盲目的扩张也会伤农。第一是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要把观光农业与其它的目标统一协调起来,如果观光农业的目标与其他目标不一致或统一不好,在动作过程中就会有各方面的冲突,就会影响发展。如果没能协调发展,某一个子目标就会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几届领导班子,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可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坚持这个发展目标应该有制度保障,不应该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希望你们县在搞生态农业发展方面能够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谢谢。

  4、网友mg:中央对待下面歪嘴和尚念经的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农民们反映党的政策好,但是难以落实,为什么?是各级政府在层层加码,到最基层后,政策就走样了,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李昌平:我们基层的政府和部门,都有自己的私利,中央的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资源,必然被他们所吸纳。这就是歪嘴和尚把经念歪的根本原因。 天上有太阳,有雾有云的时候我们看不到。风过了,雨过了,太阳就出来了。

5、网友遛鸟:你给朱总理的那封信引发了监利县的整改,你对这次整改作何评价?

李昌平:当然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是,领导和学者以及全社会认识到了农村存在的问题,并且,优先解决农村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6、网友ydk121523:请问李先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打工"有何看法?我来自山东鱼台当兵退伍后来深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他们的安全-----他们的权益----并没有保障。

李昌平:农民工进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财富。农民工进城应该享有同城市里的劳动者一样的待遇。城市的政府和城市的劳动部门以及城市的社会保障部门还有城市的共青团妇联等等组织,都应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农民工也应该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城市社会漠视农民工的权益,必将会造成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裂痕,这对城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7、网友mg:农村问题千难万难,您认为最难的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李昌平:我觉的农村的问题千难万难难就难在无法端正对农民的态度。如果把农民当成一个同等的公民,或者说给农民同等的公民的权利,解决农村的问题就有希望了。


8、网友xxjj248:辞去公职,你是在逃避吗?李昌平同志,我真的很佩服您!我希望您不要辞去公职,继续干下去。干个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带领贫苦的中国农民干出个样子来,让世人看看!辞去公职您是无奈的,也是在逃避,我说的对吗?

李昌平:我首先是一个党员干部,组织上说要我在什么地方干,一纸调令就可以把我调走,所以我赖在棋盘乡也不行啊。省里说棋盘乡的改革取得了经验,要在全省推广,这表明棋盘的改革已经结束,我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所以,走与不走,有一些事情是身不由己的,说我是逃避也是正确的,我也可以在在棋盘找当地的老百姓讨一点土地来种,但是,那是扰民,所以我选择走,我认为走是比较明智的。
 
9、网友微笑的兔子:农村政权应该如何定位?中国的农村问题中最棘手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这关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伤;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基层政权问题,这关系着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稳定,也关系着中国农村发展,但现在农村政权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腐败现象屡有发生,欺压农民事件频频出现。请问,农村政权应该如何定位?

李昌平:你说的很对。农村的基层政权现在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那就是用民主的力量重构基层政府,应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的老百姓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就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全国不可以照中央的葫芦划地方的瓢,并且,人民有权利管理政府,具体体现在人民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罢免政府的官员,这一条很重要。
 
 10、网友张无忌:农业在入世后的出路何在?中国从本质上还应该算是农业国家,"入世"后,中国户均0.6公顷耕地的2亿多小农户如何与跨国农业企业对接,如何应对世界农产品的"抢滩"??

李昌平: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我觉得中国适当的进口农产品对中国是有利的。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国情。进口农产品就等于我们增加了土地。这不是坏事。问题是我们要进口什么样的农产品。我们用什么方法设置一些必要的壁垒来保护我们的农民。同时,我们如何发挥我们劳动力的优势,生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在出口的过程中间,用什么机制来保证中国的农产品获得它本应该获得的利润。我们现在每年的农产品出口是增加了,但是我们的利润是下降了,这个问题影响了出口,所以解决我们自己杀自己这么一个出口现状是当务之急。 

11、网友飘渺天:请谈一下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素质的问题。前一阵,河南又出了个"张金柱"。 农村的改革,很大一个成分是依靠基层组织来搞的。但是现在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地方收三提五统甚至跟当年的"还乡团"进村一样。这是个工作方法问题,但根子还是基层政权组织的人员素质太差。能不能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您的看法。谢谢!

李昌平:这不是一个素质问题。一个人他没有读书,如果他一心想为农民做好事,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受农民欢迎的乡村干部,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初期就有这样的干部,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很多腐败分子,都是高学历,能力也很强,但是就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觉得共产党的干部,是不是真的在实践"三个代表",这个是关键。另外一个方面,基层政府和组织的体制需求与体制的供给是否平衡,也决定基层干部的行为。如果合法的收入,不能够满足体制的需求,他必然去非法获得收益以维持体制的运转,所以这不是一个素质问题。当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是一种素质。

12、网友丙丁: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计划生育的功劳吧?如果现在还是一对夫妇三四个孩子,大部分人家都养不起。不但在农村,城市更是这样。

李昌平:人多资源少是一个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这一个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必须要用中国特色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全世界都不同的。 我们要坚持抓好这个基本国策,这个不能动摇。如果动摇了这个基本国策,那么中国就更难发展。有的人说日本还有我国的台湾省也是地少人多,为什么他们发展得好?日本和台湾省发展的时期我们已经错过了,人家成功的经验我们不能再制复了。他们那个时侯农民有就业的机会,如果我们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我们每年就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就业岗们。农村每年新增人口是一千一百万到一千二百万。所以有的人说减少中国农民百分比,这在中国来讲是不可能的事情,在三十到五十年后,中国的农村人口还有八亿人左右。中国的农村问题是个长期问题,如果我们不控制人口,解决三农问题道路就更漫长。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四倍,为什么日本的就业岗位要多?人口却只占我们的七分之一。你说人家怎么会没有就业岗位?中国人多地少,这是中国根本性的结构问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还是很漫长的。有些人说的几十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到百分之十几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认定要这么做,那么就是一场"洋跃进",就会是一场灾难。

13、网友老马哥:撤并乡镇,精兵减政是当务之急,昌平同志怎么看这问题?一个乡镇,有的竟然养活着二百多个闲人,农民的负担加重,是可想而知的。昌平同志怎么看这问题?你给总理谈这问题了没?
李昌平:我觉得乡镇人员过多的问题,中央已经认识到了,根据我所了解到的,原中央组织部的张部长前不久在研究一个课题,关于县乡干部的出路问题,既然已经拿到桌面上进行研究了,我相信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6大的报告中强调扩大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我认为这有利于解决县乡闲散人员过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两种力量统一起来才有可能,一是中央的力量,一是民间的力量。


 

编辑: wangjing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