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培国
12月4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家公益行为研究报告》称,超过七成企业家捐赠额为零,可谓“一毛不拔”,而互联网行业最“慷慨”,马云排名第一。 (12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
近期关于慈善的话题不少。前两天,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妻子在上周早些时候产下一女,其承诺将他和妻子持有的“脸谱”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出,用于慈善事业。
昨天,看到《2015年中国企业家公益行为研究报告》数据称,中国超过七成企业家在慈善捐赠方面“一毛不拔”。这其中,虽然也有马云等富豪热衷慈善,但相对于国外浓厚的慈善氛围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对比明显、令人尴尬的局面。
一正一反,对比结果令人吃惊。应该说,对于国人来说,虽然都清楚我国慈善事业还不发达,慈善氛围还不浓厚,为富不捐的情况客观存在,但对于这样的结果仍然感到遗憾。
企业家为何不热衷慈善?笔者以为,恐怕有三种因素。一是企业家骨子里还缺乏慈善基因。现代中国企业家史至今只有30多年,骨子里缺少慈善基因。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企业家们发达了,首先想到的是荫庇儿孙和家族。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的企业家对成功的认识还停留在攀富、比阔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环境下结出来财富的果实注定了难以福及他人。二是慈善机构还未建立公信力。多年来,由于慈善作为道德的范畴,缺乏法治依据,仅靠自律约束,从而导致慈善的公信力下降。民政部在深圳第三届慈展会上发布《2014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更是显示,有77%的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得分不及格,五成公众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不满意。三是社会慈善还缺乏法律扶持。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红十字会法》与《公益事业捐赠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两部法律也显示出一些不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培育社会慈善氛围,可以借鉴国外慈善事业经验。美国是世界上慈善事业最发达管理最完善的国家。全国有慈善机构约140多万个,大的遍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小的以社区为单位,服务于当地居民。为何如此发达?一则源于其多年的慈善氛围营造,对于其民众来说,慈善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二则美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经法律、第三方评估机构、媒体合力打造,形成了一套客观、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三则美国各州对慈善捐款机构资格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大多数州检察长都有责任对慈善机构进行监管,并对其活动进行规范;所有慈善机构都必须定期公布包括主管工资、资金流向明细账目及行政管理报告,并接受相关机构审查和监督。
因此,如果看清我国在慈善事业发展上的一些缺陷和短板,也许就会对中国超七成企业家“一毛不拔”的结果有所谅解。培育慈善,任重道远,希望相关部门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