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中国
国际金融报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2003年度金融风云人物”日前揭晓,当选者之一、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最新一期《财富》杂志上发表题为《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中国》的文中称,中国填补了美国经济中一个由华盛顿制造的大缺口,并且在填补美国经济缺口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罗奇认为,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从一年前的“走运”变为今天的“威胁”的看法,是既令人不安又与事实不符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最新一期《财富》杂志上发表题为《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中国》的文中称,中国填补了美国经济中一个由华盛顿制造的大缺口,并且在填补美国经济缺口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罗奇认为,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从一年前的“走运”变为今天的“威胁”的看法,是既令人不安又与事实不符的。
这一次,算是罗奇对自己原先所作的中国经济评价彻底认错了。
始作俑者
也许,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的富有戏剧色彩。当初,正是这位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所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挑战》一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罗奇在文中描写道“越来越多的开放工业国家会从亚洲生产商进口越来越多的低价商品和服务,这些产品的价格也正不断下降,而非上升。这将使亚洲成为向全球其他地区输出通缩的出口商。”“我仍然坚定不移地看好中国的增长前景,不过,我还得承认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强劲增长对全球通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时间,“中国输出通缩论”甚嚣尘上,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是引致当前全球通货紧缩的根源之一。罗奇为此给中国提出了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其一,修改货币政策,实现资金账户和货币兑换全面自由化;其二,在全球经济亟需重新平衡的情况下,刺激国内需求。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中国的经济学家纷纷迎战罗奇,批驳此论言不符实,纯属无稽之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这样,罗奇“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输出通缩论”的始作俑者。
“中国输出通缩论”有着怎样的经济根源呢?2002年,全球经济延续了自2000年开始的整体下滑格局,与萧条的世界经济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少有的亮点之一。在世界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世界贸易额连续两年减少、各种经济磨擦日趋加重的背景下,价格低廉的中国出口商品成了“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根据,成了个别国家试图将国内问题国际化的借口。
所谓的“中国输出通缩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只要加以具体分析,便可发现其根本无法立足。第一,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第六强,但是在2002年全球6万亿美元左右的进口或出口规模中,中国的商品出口不过占全球的5%左右。第二,具体到美国、日本而言,中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额,仅占美国GDP总量的1.1%,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不到日本经济总规模的1.2%。第三,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虽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那时GDP刚刚超过10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刚接近1000美元。人均利用外资40美元,人均出口200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不可能向全球输出通货紧缩。
感谢中国
大摩首席经济师的位子当然不是白坐的,身为著名学者的罗奇也在事实面前愈加感受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威力,于是透过他在不同场合下所作的多番解释与致歉,我们看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对一个东方大国的态度在一点一点的发生着变化……
时隔“中国输出通缩论”发表不到两个月之际,罗奇访问中国之后发表题为《停止对中国的抨击》的研究报告呼吁:“在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稳定的中国的时候,对中国的无端指责没有任何道理;要不惜一切代价停止对中国的指责!”“世界经济处境艰难,中国经济的过渡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世界发展的最大机遇。”“把中国说成是全球通缩的源头,是在为自己找开脱的替罪羊。”
针对日本政府负责国际事务的财政部次官HaruhikoKuroda近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日本的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是造成日本经济通缩的根源”的观点,罗奇认为,中国的进口占不到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很难说是中国引发了日本内在的通缩。日本的经济通缩状态首要是由于国内的供应过度和政府对那些低效呆滞的企业不断给予救济。转向低成本且高效率的中国,仅仅是证明了日本这种“费用高昂”的经济生产力的持续过剩。
而对于在美国出现的类似观点即“不断上升的美国通货紧缩危机来自于中国”的论调,罗奇则强调,这种说法实在非常牵强。确实,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正在迅猛增长,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增长超过了16%。这样的持续增长给人们的感觉是,来自世界低成本制造商的通货紧缩压力正在加大。然而,中国现有的进口只是美国商品进口总额的10%,或者说只是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多一点。和日本的情况一样,这不足以构成美国经济的一大部分,不会影响到美国总体价格水平。美国进口增长的趋势亦不该归咎于中国,而是当今美国经济缺陷的最主要副产品———可怜的低存款率所致。中国进口的成本和价格差异可能对美国商业周期的软着陆起到关键作用。
而在2003年新年前夕,罗奇更是将其刚刚写成的评论辗转交给《环球时报》编辑部,授权该报独家全文刊出,这也就是所谓的罗奇发自华尔街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中国媒体不要误解我,我在过去几年里十分关注中国,5年间到访中国达20多次。但他本人非常不理解的是,近年来他被某些媒体指摘为“中国输出通缩论”的制造者,“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名发难者———一名带头指摘中国应当为世界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经济问题负责的外国经济学家。但这完全违背了我的初衷。我只是想向中国提出警告,即国际舆论的风向可能会对中国不利。现在回想起来,这正是我的错误所在。”同时,罗奇在这封信中没忘记写道:“中国人在一个关键问题上的确做得不尽如人意,在中国正逐步走上整个亚洲和世界的领导舞台时,她必须愿意聆听并回答各种形式的批评,特别是那些来自朋友的建设性意见。只有中国日臻成熟并欢迎所有批评之时,才是中国真正成功之际。”
3月22日下午,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3年会预备会。在这个“转变中的中国”主题的预备会上,第一位发言的就是史蒂芬·罗奇,在他的演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数次用到“contribution”(贡献)一词来阐述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他说,中国虽然经济规模仍然较小,但就比例而言中国目前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然而,对中国持怀疑论者还是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警告说,中国经济即将出现危机,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要成为经济繁荣的“乐土”,还必须在宏观经济方面应对三大挑战。一是必须解决其经济增长中的严重失衡问题,从外向型经济增长向增加国内需求过渡,二是顶住通货紧缩的压力,三是需要使其经济基础的地域多样化。
“……只有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高增长,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中国就像一架波音747飞机,有很大的容量。”SARS之后第一次来北京的史蒂芬·罗奇在其所作的第一场中国演讲中如是而言。“我们曾犯了一个错误,在SARS期间将中国的经济增长调低到7%。当时我们的分析师普遍对今年的中国经济表示不乐观。但现在我们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调高至7.5%,因为SARS之后,中国经济的恢复速度让我们惊讶!尤其是制造业的表现让我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不过,罗奇还是没忘说,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无论是在产量、产出还是贸易方面都有惊人业绩,但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要成为其他几个经济强国外的全球第四经济引擎,还需要为进一步发展规划一个增速菜单。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罗奇批驳了日本在过去一年内带头抨击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还声称中国应为全球通货紧缩负责的言行。罗奇说,这是日本的严重错误,也是自身无能的表现。
2003年11月初,罗奇在5年之内第22次来到北京。用他的话说,在北京呆的时间比纽约还长。也正因如此,罗奇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对中国经济作出相对客观评价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整个2003年,当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发起一波又一波针对中国的批评和实质性贸易救济措施时,正是罗奇,这位差点成为中国“敌人”的经济学家,在他权威的经济学位置上,持续发出了为中国辩护的声音,坚定不移地力挺中国。
冷战之后,西方舆论在涉及中国时,批评与责难多于积极正面的报道与评价。而罗奇恰恰反其道行之,并能“知错就改”,对中国经济坚定不移的乐观态度和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悲观看法,构成了其近年来经济观点的最大特色。或许,这就是操纵舆论或被舆论左右的政客与公正客观进行学术研究的经济学家之间最大的区别。(实习生 吕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