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人物
站内搜索:
张国华:情系中欧
2006-01-11 13:41:22 作者: 来源:SRC-366
追求卓越呕心沥血育英才
142946.jpg

    1月10日17时25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著名管理教育学家、东杰传媒(东方早报的经营公司)独立董事、年仅57岁的张国华教授永远告别了他钟爱的学院和数以千计的中欧学子。

    “在过去10年里,我们通过各方努力创办了一所好的商学院;我们要再通过10年的努力,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办成世界前10所最好的商学院之一。”一年多前,张国华院长在办公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眉宇间还神采飞扬。

    然而,壮志未酬斯人已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公关部主任周雪林告诉记者,由于操劳过度,张国华被确诊患上淋巴癌,并从去年4月开始便一直住院治疗,但近期病情急转直下,终告不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自建立伊始,其合同起草、学院设计,乃至教学模式制定,都由张国华亲自参与。1994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式诞生,张国华是其管理委员会中的两位中方院长之一。他一直坚持,教学要走国际化道路,但同时要拥有办学自主权与独立性。

    如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历经11年的发展,已进入世界知名商学院行列。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最新排名中,中欧EMBA项目已位列全球第13位,MBA项目排名亚太第一,而公开课程也排在全球第37的位置。

    昨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到处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学院的许多员工在与记者对话时,还未出声,便已开始哽咽。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表示,目前该院已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并已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设置了张国华的追思堂。此外,中欧校友关系事业部前日彻夜设置专门的追悼网页,自昨日早上10时在中欧校园网站上公布以来,截至记者发稿时,网上已有42页逾300条留言。

    张国华的追悼会定于1月14日上午9时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预计届时将有上千人前往追悼。

  张国华素描

     昨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园深处的一间大厅内,一幅“追求卓越呕心沥血育英才,允无遗憾忍看哀泪遍中欧”的挽联环绕在张国华遗像的周围。据悉,中欧校友会连夜制作出的“张院长,一路走好!”追思网站也已开通。 
 
  “他说:不管我这关能不能过得去,学校的事情要做好!”回忆起去年12月31日与张国华教授的最后一次交谈,中欧副院长张维炯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前掩面而泣。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同一届的学生,张维炯与张国华共事长达15年。1月10日,张维炯在华山医院特护病房的隔窗外陪张国华度过了最后一天。

  “教书匠走大街”

  天翼图书总经理李月庆参与了中欧的创建。回忆当初与张国华院长一起创业的情形,他用了这样一句话:“两个教书匠拎着包走大街。”那时中欧只有5名员工———包括他与张国华院长这两名中方员工。

  1994年春天,中欧创立。受哈佛商学院的启发,张国华等人开始了艰难的市场推广,在英文版的《经济学人》杂志上刊登广告,并登门拜访企业。第一个对象是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李月庆与张国华两人从交大坐公交车前往。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从那时起,中欧养成了重视课程推广的传统。

  “张国华院长的去世令中欧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的领导者,他全身心地致力于学院的发展,他不知疲倦、充满激情地投身于管理学科教育和研究。”多年同事、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郭理默教授如此评价。

  “我是一个什么都管的人”

  “张院长非常善于建立愿景。成立之初,他就提出中欧要在5年内成为亚洲第一流的商学院。他最大的愿望是将中欧办成世界前10位的商学院。”中欧市场及公共关系部主任周雪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2004年是中欧成立十周年,也是张国华最忙碌的一年。他明白,虽然学院已在亚洲领先,但中欧面临的是全球竞争,核心教授、资金是商学院发展的瓶颈。他感觉到校友资源是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支持,于是开始筹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2004年,中欧各地校友会纷纷成立,他也随之四处奔波。

  2005年4月,基金会终于获批,但他也病倒了,被正式确诊为淋巴癌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仍不忘经常打电话询问各部门的情况。张国华曾说:“在中欧,我是一个什么都管的人。负责行政,决定所有的行政问题,同时我又是中方教务长,讨论决定教学安排。”为此,他几乎放弃了所有休假与家人团聚的时间。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