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揣着人民币去买美国
2005-07-05 15:47:11 作者:刘杉 来源:SRC-181
  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争论尽管没有休止,但从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央政府决策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已是必然发生的事情。而现在留给外界的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排除政治因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选择取决于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如果马上调整汇率制度,可能会产生两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一个是汇率制度调整后,由于人民币升值,造成银行系统持有的美元资产发生汇兑损失;一个是获得汇兑收益的游资会大规模撤退,抛售房地产等资产,导致房地产市场突然崩溃,使银行系统产生大量呆坏账。

  避免这两个可能情况的发生,是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提。

  我在5月份写过一篇评论,题目是《房价先跌汇率后变》,观点就是,只有房地产市场退烧,热钱被套在房子上,或是热钱不再堆在地产上,使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得以释放后,汇率改革才能进行。可以说,中央政府已经在房地产市场下手解决问题了。目前推出的一系列调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既有平抑价格的政治目的,也包含释放金融风险的政策目标。

  至于银行系统如何规避美元储备激增而带来的资产损失风险,则不太容易。

  我以为,可以采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大规模购买美国资产。历史上大规模购买美国资产的情况曾经发生在日元升值以后。而中国企业,则可以提前进行这种并购活动。并购的目的在于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和分散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的汇兑损失,为人民币汇率调整创造外部环境。

  官方最新的外汇储备统计只到今年前三个月。就在这前三个月,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6591.44亿美元,比2004年底的6099.32亿美元,增加了492.12亿美元。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给中央银行施加了持续的基础货币增发压力。尽管国际经济学界对不自由兑换下外汇储备充足性的标准没有统一认识,但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的几点原则还是受到很大程度的认同。他的一个主要测度指标是总储备与年进口额的比例。在他看来,一般主要贸易国家平均的储备与进口比例是33%以上,所以,特里芬把40%作为储备充足性的标准。

  中国在2004年的外汇储备为6099.32亿美元,当年进口总额为5613.8亿美元,储备与进口的比例为108.65%,远远高于40%的标准。过量的外汇储备,既是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也是国际游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结果。

  显然,减少外汇储备,不仅可以减少政治压力,更可以减少资产风险。

  在热钱继续热赌人民币升值,美元不断流入的情况下,中国实际上可以把人民币当作“准国际储备货币”使用。即,对于不断流入的美元,中国可以将计就计,通过发行人民币纸币,换取美元,然后大规模购入美国资产。中国在获得大量美国资产的同时,由于市场上增加了人民币供给,改变了市场上人民币与美元的供求平衡,则可以大大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有可能产生的国内通胀压力,则通过诸如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比率、控制信贷规模、增发长期央行债券等手段进行化解。其实,热钱的持续流入,已经导致基础货币不断增发。所以,并购美国资产,并不是导致通胀压力的原因,而是应付外汇占款、减轻升值压力的有效手段。何况,学界还提出中国目前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

  鼓励中国企业并购美国资产,等于用美国人的钱,买了美国的资产,而中国损失的是纸浆和印刷成本。这个收益,在人民银行看来,就是“铸币税”,即中央银行所发行货币的价值减去发行成本的收益。

  这个办法,美国人一直在用。

  现在,中国人可以把人民币当美元用了。因为换汇的途径不是通过贸易,而是通过发行人民币。当然,中国要把外汇储备水平保持在合理程度,以应付短期外债偿还。不过,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如何花出美元。

  所以,我建议,外管局应该放松外汇管制,商业银行应该放宽美元信贷标准,中国企业应该大胆借用美元。到美国去,买美国资产,日本人曾经买了洛克菲勒中心,中国人应该挑个NBA球队买,我看公牛队不错。

  赔了怎么办,交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人民银行可以发人民币换美元冲销。

  买吧,还等什么啊!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