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宏观调控更需要警惕经济下滑
2005-07-14 08:58:20 作者:赵晓 来源:SRC-201


  宏观调控现在真正要警惕的是通货紧缩的到来。政府早就应该正式公布:宏观调控已经到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

  当前,中国经济会不会重新陷入通货紧缩的局面,又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在清华大学最近召开的研讨会上,20多位经济学家各执一词。经济学家们的争论让决策者也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是好。

  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启动于2000年,2000年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比较平缓。2003年,由于遭遇SARS的冲击,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高峰,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投资居高不下、GDP进入两位数增长、物价迅速攀升、日益严重的外汇投机等过热迹象。在这种态势下,政府从2004年4月份开始采取了比较激烈的宏观调控。

  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中国的经济过热在去年7月即告见顶,随后是一路下滑。到目前为止,投资已经下来了,今年一季度与去年相比增速已回落了20多个点;货币也下来了,去年新增贷款的数量为2.2万亿人民币,不仅大大低于去年贷款增长2.6万亿的计划目标,也大大低于2003年3万亿的实际人民币贷款增加值,贷款的剧降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增幅的回落。2005年5月份,M2和M1的同比增长14.6%和10.4%,M2的增长情况甚至低于1998到2000年通缩间的平均14.9%与2002年通缩时的15%的水平。这些均表明货币供应量已经接近适度增长区间的下限。

  最重要的是,物价也下来了。今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8%,与上月相比下降0.2%,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另据笔者计算,今年一季度除食品价格后的物价水平仅有1.4%的微弱增长,许多产业领域事实上仍处于物价下降状态。虽然一季度GDP的增长速度仍在高位,但几乎全赖外需拉动,而外需正面临国际摩擦、一天天变得风声鹤唳,其持续性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不能说中国经济仍然过热,不能说通货膨胀的危险很大,也不能说“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的说法。事实上,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远去,宏观调控现在真正要警惕的是通货紧缩的到来。政府早就应该正式公布:宏观调控已经到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

  显然,面对宏观指标的滑落,继续高扬“双稳健”旗帜,将会使宏观调控过犹不及。紧缩型的宏观调控必须告一段落了。

  在所有的统计指标中,最主要的一个“例外”是固定资产投资在5月份出现了反弹,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经过年初的连续下降之后增幅开始部分反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4%。

  是否需要警惕经济过热会卷土重来呢?大可不必。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常变动与去年宏观调控后导致的投资增长18.3%较低的基数有关。去年的宏观调控是从4月份开始的,因此,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很高(42.8%),但到5月份急剧回落(34.8%)。2004年的低基数导致在统计上显得2005年的投资在5月份出现反弹。

  不必过分警惕投资反弹,而要更多防范经济下滑的最后一个理由是政府有足够的力量和经验来控制投资,就像2004年以来所显示的情况以及以前几个经济周期中的情形那样。事实上,要控制投资,只要关紧货币的总闸就够了,如果加上土地和项目的控制,则立竿见影,而一旦经济下滑甚至出现通货紧缩,治理的难度就非常大。因此,结合各种指标和情况,当前更加需要警惕的还是宏观调控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

  为了防范可能到来的通缩风险及经济下滑,政府应收回继续紧缩的手,保持宏观稳定,或者在价格调控和非价格调控上采取松紧搭配。首先,在当前的情况下不宜动利率,因为非价格的宏观调控效果现在看来非常厉害,其效果可能相当于好几个点的利率上调。其次,对于汇率的调控要特别谨慎,尽管我们目前有调整汇率的最佳时机,拥有汇率调整的主动权,但目前我国的经济主要还是靠利用外资和出口来拉动,因此,如果调整汇率就应该有相应的对冲措施,如房地产的行政调控适当放松。也就是说如果动用了价格手段,那么非价格手段就要适度放松些,两者一定要有个对冲,才能防止经济出现不可控制的下滑局面。

  紧缩的货币政策调整最迟不迟于第三季度,否则,良机丧失,麻烦就会接踵而来。现在已经是7月了,这一调整需尽快进行。

  赵晓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