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失败的教训
2005-07-14 08:59:12 作者: 来源:SRC-2609
    从中国发展的立场上看,“中国威胁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是非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不管你认为这个论调多么不公正,不管你对之多么愤恨,中国要崛起,就得与这样的立场交锋。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试图收购美国的石油公司尤尼科,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6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333比92票的压倒优势,要求美国政府中止这一收购计划,并以398比15的更大优势,要求美国政府对收购本身进行调查。

  这一事件,不仅是一笔生意的得失,而且反映了中国的能源战略和“和平崛起”的国际政治战略的脱节。

  首先必须指出,美国国会的动作,是将经济政治化,公然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虽然布什政府在处理此事时非常谨慎,不愿意莽撞介入,但从国会投票的结果看,以“中国威胁论”为背景的立场显然占了上风。这一“中国威胁论”的主张,必然导致美国一些防范中国、抑制中国的策略,也自然会在中国引起反美的民族主义情绪。

  不过,从中国发展的立场上看,中国正在崛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是非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不管你认为这个论调多么不公正,不管你对之多么愤恨,中国要崛起,就得与这样的立场交锋。从中国的利益看,软化这种立场,而不是强化这种立场、或与之正面冲突,可能才是和平崛起的基本战略。

  从历史上看,崛起国家和现有大国很容易出现冲突。而且一旦发生冲突,基本上是前者失败。所以,对崛起国家来说,最划算的策略就是“搭便车”:利用现有的国际秩序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样的好处有二:第一,避免了和既有大国的冲突,保存了实力。第二,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国际秩序需要成本;利用现有的秩序,则给百废待兴的崛起国家省下了用于制造新国际秩序所必需的资源。只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利用现有的世界秩序,并非要追寻主宰这一秩序的大国的发展模式。事实上,越是模仿领先的大国的发展模式,越容易与之发生冲突。

  战前的日本,走的是典型的模仿领先大国的路:你炼钢我也炼钢,你造舰我也造舰,你殖民我也殖民。有学者把当时的日本称之为“模仿式的帝国主义”。结果怎么样?日本马上在能源上感到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太平洋战争就是一场能源战争。

  战后日本改变了策略,在发展战略上和美国走了不同的路。美国发展军工,日本不发展,甚至连民用航空制造业也放弃了。这样的妥协,就是日本可以集中资源发展美国不太在乎的民用产品,最终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能源上,日本也避开美式粗放型的道路,打造节能经济。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且本土没有油,按说最要和美国在世界上抢油。但你很少听到美国人抱怨日本人和他们在能源上有竞争。

  这种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战略,虽然看上去很受气,但是好处实实在在。中国近二十年虽然发展迅速,但太过于模仿美国模式。十多年前美国金融机构以及世界银行拼命鼓励中国发展私人车而非公共交通,表达的是美国汽车商的利益。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使中国的石油消耗量猛增,最终不得不出去找油。

  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三分之一的石油要靠进口。但是,生产同一个单位的GDP,中国所需要的能源是美国的三倍半,是日本的十一倍半。中国如果在能源效率上能够接近日本的水平,那么中国在未来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不必依赖石油进口。

  这次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正好赶上伊拉克战争僵持不下、世界油价飞涨、美国举国上下在讨论能源安全问题的时刻。在这个时候出手,正好触动了美国最弱的一根神经。即使收购成功,也会刺激“中国威胁论”的增长,恶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贸易有巨额盈余,日元坚挺,日本人正被钱烧得难受,到处收购美国资产,引起美国的恐慌。但是,看看当时日本人收购的对象,都是像洛克菲勒中心、Columbia Pictures这类软性产业。日本最需要的是油,但也没有去触动美国这根神经,用心不可谓不精。中国要和平崛起,这套技巧不可不学。如果尤尼科收购失败,我们就更应该反省我们的发展模式和能源战略。

  作者: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