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案暴露市场经济黑暗面
2005-07-19 10:56:15 作者:郭松民 来源:SRC-153 |
这几天有两条新闻格外引人注目:一是国家食品质检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有幕后黑手制造了“甲醛风波”,目的是为让政府强制取消啤酒甲醛酿造工艺,从而扩大其自身产品的销售;二是造成4人死亡的阜阳“7·14”食物中毒事件被确认为毒鼠强投毒案,犯罪嫌疑人王显甫由于生意失败而产生了报复杀人的念头(7月17日《京华时报》)。
为这两起恶性事件找到一些直接原因并不困难,比如道德的缺失、媒体“恶意炒作”、“法盲”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理由虽然都不无道理,却还都是浅层的。实际上,这两起事件暴露的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黑暗面,因此,除非我们能够用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市场经济,否则的话,我们可能永远也难以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也难以在今后把此类问题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于市场经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最大教条,就是在市场上依靠“看不见的手”的操纵:“每个人所要争取的是个人金钱上最大的利益”,就会自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种理论从“模型”上看自然是完美无缺的,但可惜的是,只要一放到现实中,尤其是一放到中国的现实中,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对私利的无条件鼓励以及市场竞争中弱肉强食的残酷性,虽然释放出了经济增长的活力,但同时也释放出人性中恶的一面!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对于利润下降的恐惧丝毫不亚于对死亡的恐惧(凯恩斯语)。而对王显甫这样的小本经营者来说,生意失败几乎意味着灭顶之灾,如果他已经失去了农村的土地及打工的能力,那后果差不多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相信,无论是“甲醛风波”的幕后黑手,还是投毒的王显甫,在生活中他们很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既不更好,也不更坏,并不天生就是魔鬼。但对竞争失败的巨大恐惧和强烈焦虑,不仅使他们完全失去了安全感,而且使他们的心灵扭曲、变态,终于完全变成了真正的魔鬼。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像歌颂上帝一样歌颂市场经济。颂歌的吟唱者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暗示,只要实现了“市场价值”,其他价值迟早都会实现,甚至连道德也会自动改善。其结果使我们出现了视觉盲区,完全看不到市场经济的黑暗面,不能未雨绸缪采取防范措施,而只能被动地跟着事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最终几乎使我们每一个人,至少在食品安全方面,也都失去了安全感。
记得当年市场经济序幕拉开时,有人就曾非常深刻地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可惜我们都未能体会这句话的深意:既然仅仅是手段,就只有一个适用与不适用的问题,而没有必须顶礼膜拜的问题!就目前的时代要求来说,市场经济对中华民族的振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固有的黑暗面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这应该是“甲醛风波”和阜阳毒鼠强投毒案带给我们的最大教训。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