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房地产和金融比作一对恋人,有时和睦有时吵架。的确,房地产业的主管部门建设部和金融业的主管部门央行,近年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连续两次上演龙争虎斗。
这两次争斗,都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两次争斗过后,都无人喝彩。
为什么?
把两个行业比作恋人是牵强的,把两个中央级的部门比作恋人倒有点靠谱。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日前将房地产和金融比作一对恋人,认为这对恋人现在出现了矛盾。顾秘书长的话自然意有所指。最近央行和建设部因为是否取消预售制度问题互相叫板,又一次将矛盾公开化。顾先生大概不方便点名,只好将两个部门代表的行业扯到一块。实际上,顾秘书长本来的意思,应该是将央行和建设部比作恋人了。
这样的比喻,看起来是恰当的。恋人之间不但有卿卿我我,还有雷电交加。算上这一次,央行和建设部,已经公开对阵两次了。
第一次是2003年。
这一年6月5日,央行发布121号文件,文件要求对空置量大、负债率高的房地产企业,要严格审批、重点监控。央行121文出台之后,房地产界一片风声鹤唳。不少房产商惊呼“房地产业冬天来临”。两个多月后的8月12日,国务院发布18号文件。这个文件的第14条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国务院18号文,让房产商一片欢呼。在很多房产商看来,国务院18号文,是给了央行121号文当头一棒。权威信息显示,这个18号文,是建设部起草的。有房产商甚至语带玄机地表示,“这个文件写得很到位,感觉是开发商参与起草了一样。”
第二次是2005年。
8月15日,央行发布房地产金融报告。报告建议“取消现行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央行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房产商的强烈反弹。10天之后,建设部出招反击。8月24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立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与我国国情是适应的,目前还不能取消。
坦白说,这两次过招,央行都落了下风。
再坦白说,两次过招,都无人喝彩。
为什么无人喝彩?
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两个部门之间的对抗,大多是从各自的部门利益出发。第二,这两个部门,无论是出台政策还是互相攻讦,都没有顾及普通购房者的心态,相反,还一再让消费者付出代价。
央行和建设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从而发生对抗和矛盾,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无须再费笔墨进行辨析。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如何对待普通购房者这一方面,无论是央行,还是建设部,都曾有过“出色”的表演。
先说央行。
今年3月17日,央行一纸规定取消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优惠利率,同时授权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一句话,购房者再要通过银行贷款买房,成本提高了。
这是央行一年之内第二次提高房贷利率,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公开的表态,是要通过此举打击炒房者,从而平抑房价,最终让真正需要购房的消费者得到实惠。央行一位副行长更是在接受媒体提问时反复强调,提高利率不是针对穷人。尽管如此,批评声依旧铺天盖地。就连一位著名的房地产商都认为,“税收始终是对穷人造成负担,对于富人又无所谓。”
有的网站作出这样的大幅标题:央行新政朝地产泡沫捅刀子,流血是老百姓?更有网民认为,房贷新政将劫富八百损贫三千。还有人将歌曲改编,“经过漫长的等待,又听‘涨’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荷包里的数字依然还在,可是我仍需要在梦想门前徘徊。”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各方面的数据都显示,央行的所谓通过提高利率平抑房价、提高利率不是针对穷人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再说建设部。
这两年风起云涌、铺天盖地的房地产大辩论、大争论,让我们渐渐看清了一系列人物和部门的庐山真面目: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明显的是站在房地产开发商这一边的;而建设部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主管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关系之密切、互动之频繁,是任何其他中央部门无法比拟的。
所以,当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时候,当绝大部分普通百姓眼巴巴盼着房价下降的时候,来自建设部的声音却让老百姓无法辨别方向。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在公开场合痛斥某些媒体和经济学家,公然为上海数万元一平米的豪宅是否降价进行辩护。凡此种种,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房价不会降,还会涨,只不过涨幅要受到控制。
一边是连番提高房贷利率,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一边是频频放出房价不可能下降的信息,让老百姓彷徨不安。两个部门又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不已。
这是老百姓希望看到的中央部门的风采吗?
笔者这几天正在重读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武侠小说中有两种恋人:一种杀人越货,开夫妻黑店;一种行侠仗义,历尽磨难。杨过和小龙女,让读者领略了什么叫正义、智慧和勇敢,也让读者体会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刻骨铭心。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神雕侠侣在哪里?
如果没有,最好不要再以恋人作比喻了,否则就玷污了这种美好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