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股市投资信心恢复了吗?
2005-09-22 13:34:01 作者:苏培科 来源:SRC-196

  9月19日,沪深两市又迎来了32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这是继首批40家全面股改公司亮相一周后的第二批成员。其举动再次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加速和全面推开的阶段,理由是“试点很成功”、“分散决策和分类表决的对价支付方案已经被市场所认同”、“市场遍地是黄金”、“股市投资信心恢复了”……

  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

  试点和对价方案的成功与否在目前的市场体制下,似乎只能用投票来决定,但是分类表决机制给予的权力仍然不能完全与大股东博弈。而且流通股股东中的大部分数额被基金持有,而最近在业内开始传闻基金行业在股改投票过程中的潜规则,以收现金和利益交换的方式来达成股改“赞成票”。这些行为不但损害了基金投资人的利益,也同样损害了股改,让分类决策的表决机制变了形,股改走向了虚假繁荣的“高票通过”隐患。从而使股改难以唤醒市场的投资信心。因此,笔者仍然认为目前论断股改成败尚为时过早。

  况且股改是在再融资奖励、诱导之下进行,也并不能解决市场遗留的根本问题,但给券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市场期待借股改来化解股市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改革的美好愿望,如果最终只是流于形式,其未来的市场反应可想而知。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股票投资信心出现了回升,其中6.5%的居民人数认为“购买股票”最合算,该比率较上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对此,各大媒体纷纷在显眼位置刊登“股市投资信心恢复”的消息。

  此前,自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后,股权分置改革就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出现各种类似鼓吹“投资者信心恢复”的利好不足为奇,况且沪市大盘股指从7月下旬开始上涨了300点,成交量也有所放大。在短暂的财富效益下,有些投资者就从悲观厌市转变为乐观投资,情有可原,但若以此来断定市场彻底走牛和投资信心恢复,仍为时过早。

  记得去年3月17日,各大证券媒体刊发了中国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报告,同样是:“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和场外资金积极入市。”但紧接着在4月7日,沪市股指从1783.01点的高位一直下滑到今年的低点998.23点。再回顾前几年的情形,每当行情稍有上涨之后,有关部门就会统计出所谓“客观、事实”的调查报告,向媒体兜售“投资信心恢复”,可是每次都是结果公布出来没过几天大盘就出现回调,“投资信心恢复”的报告反而成了反向操作的指标。

  此次央行公布的“投资信心恢复”结果,虽然是从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但究竟会不会再次沦为反向指标?股市中的投资者信心是否真的恢复?城镇储户是否真的愿意把储蓄变成股市投资?还很难说。

  对于“投资信心恢复”的原因,央行认为,今年7月份以来,受房地产市场趋稳、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国内股市出现了一轮幅度较大的上涨行情,投资者的信心才有所增强。

  三季度的股市情形和投资者信心状况,央行的调查结果可能是准确的,但是绝对不能将此结果在目前大肆渲染,更不能将此结果用作诱导投资者入市和判断未来走势的依据。虽然三季度“投资信心恢复”和股指反弹这一现实,或许与央行强调的房地产市场趋稳因素有关,但并不是主要因素。在央抑制房价的金融政策出台后,很多人认为投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游资会流入股市,在股市管理层呼吁各种合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的号召下,投资房地产回流的资金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虽然中国股市和楼市有时会呈现出“跷跷板”效应,但是由于股市近几年的极度低迷,投资回报并不是很理想,地产投机也并未明显降温。

  而这些所谓的“投资信心”资金可能大部分来自管理层政策诱导下的各种增量入市资金和新资金,因为存量资金基本处于全部亏损状态,要让其信心十足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有些被套的存量资金在某只股票和三季度行情上有所收获,但总体不能弥补以前亏损的窟窿。除非是投机资金,而投机资金只能是投机信心恢复,并非投资信心恢复。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04年以前开户的投资者目前盈利者凤毛麟角,而且在今年开户的投资者亏损的也达到了85%以上,一些增量入市资金挖掘遍地黄金的梦想也开始破灭,投资信心从何体现很难找到依据。

  况且目前各种政策措施也没有从根本上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只是利用各种政策诱导和权宜之计使股市摆脱困境,让投资者在行情上涨的财富效应下进行刀口舔血式的投机,而非自然恢复。

  对于这种“依靠增量、牺牲存量”的恢复投资信心方式和改革之法,对市场长远发展并不可取,也不利于市场化环境的建立和投资信心的恢复。这种像“割韭菜”一样灭掉一茬又一茬的市场氛围,时间久了必然会再次出现问题,直至失去诚信、市场枯竭。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警惕这样的诱导,认清改革方向。同时建议管理层在股市改革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在没有隐患、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平衡各个利益主体,特别要保护好中小投资人和市场存量的利益,否则增量和新的投资者迟早还会陷入被坑害的“存量”角色。如果市场投资信心还未完全恢复,就加速全面股改和急于求成,结果可能更加不利。而“新老划断”的步伐更得悠着点,最好能够不断纠偏、慎重推进、全面改革。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