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药价水分咋就拧不干?
2005-10-25 09:48:39 作者:富子梅 来源:SRC-192
  每次降价后,降价药品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疗效相同的“新药”,于是,价格又恢复了原有的水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药品的定价依据是模糊的

  日前,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最大降幅63%,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价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这是历次降价中幅度最大的一次。然而根据以往实践,常常是降价后,降价药品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疗效相同的“新药”,于是,价格又恢复了原有的水分。因而尽管经历了多次药品降价,百姓依然难得实惠。此次降价大概也难以例外。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定价依据是模糊的。我国对药品的定价办法有两种,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属于政府定价的范畴,占全部药品品种和数量的10%左右,其余的大部分药品则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回顾历次药品降价可以发现,价格主管部门主要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来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而现有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都是不准确的,很难反映真实情况,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药价水分总是拧不干。

  先看成本。由于缺少公众的参与,价格主管部门的几个工作人员要面对全国数千厂家生产的上千个品种数万种规格的药品,根本管不过来,只能根据企业报来的数据核定成本。然而药厂给出的成本常常是虚高的,因为药品的主要成本是研发费用,而我国自主研发的药品不多,大多是仿制药,因此成本并不高,也不遵循药品成本前期较高,后期快速下降的规律。所以这样计算出来的社会平均成本常常是不准确的。这就使“新药”改头换面高价出售有了可钻的漏洞。

  再看市场供求。价格主管部门通常更关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药品,但这些药品目前的市场需求状况并不真实。降价目录中的药品大多是抗生素,是要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的,其销售量的80%在医院。而医生往往是大笔一挥,开出长长的处方,一个小小的感冒,也要开三四种抗生素让患者服用。再加上医生回扣、以药养医等因素,市场需求难免畸形放大。

  在这种状况下,那些与降价药品疗效相同的新药自然会“横空出世”,甚至出现过同一种化学药有50多个商品名称,连医生都被搞晕的怪事。因此,要让药品质价相符,降价只是权宜之计,关键是要不断推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药价虚高的土壤。

  可喜的是,由发改委筹建的药品定价中心可能将在近期挂牌。专家认为,药品定价中心将从体制上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定价理论,对医药价格的合理确定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