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制约了生活满意度?
2006-01-13 09:21:07 作者:彭兴庭 来源:SRC-181 |
2005年,中国73.7%的城乡居民对未来生活持乐观预期态度,认为未来生活会“变得更好”或“变得比较好”。不过,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却较2004年有所下降。——据中新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在对生活幸福感的调查中,近七成三的中国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较上年七成七的比例有所下降;感觉生活不幸福者比例为10.9%,较上年略有上升。调查还发现,财富并非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
生活满意度,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在心理学上,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多重差异理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取决于他在心理上对几个不同差距信息的总结。比如说:过去拥有的,他人具有的,现在希望得到的,预期将来得到的,值得得到的和认为自己需要的等。第二是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外界压力,内控(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外控(意识到被别人控制)、成就感等。若要说一个政府高官或亿万富翁的生活质量一定要比一个平头百姓高,那可不一定。
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制约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呢?虽然财富不是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有意思的是,分别有约五成五的城镇居民和六成六的农村居民提到了贫穷。“贫穷”,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相对的字眼。今日我们所定义的“贫穷”,与昔日吃不饱、穿不暖似的贫穷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相对贫穷。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普遍上升时,贫困线也倾向于上升。与相对贫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城乡差距,是贫富不均,是社会不平等。据说今年我国的GDP增长有望达到9.4%,但是,与飙升的GDP同时存在的是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相对贫困”,往大处来说,就是相对剥夺。从这个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居民的心态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与过去相比,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人们倾向于积极肯定的评价;但是,在与周围的人相比时,更多的人则喜忧参半、感受复杂。这种“相对剥夺”的感觉,一方面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和使生活变得更好的信心,这反映在未来生活的预期上,就是73.7%城乡居民持乐观态度。然而,相对剥夺感的持续增强,也带来了对“社会分配”不满的评价,“生活满意度”也因此而打了不小的折扣。
尽管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持基本满意态度,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不甚满意乃至很不满意的态度也普遍存在。在社科院这项的调查中,城乡居民生活幸福的主要源泉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这显然与社会改革状况联系较弱;相比,人们抱怨最多的则是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买房上学。社科院党支书李培林说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毫无疑问,正是这些事关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因素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我们的幸福感。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