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统计信息主要依靠地方各级统计部门收集,统计部门的干部任用和统计工作的保障都依赖当地政府,而且,《统计法》规定的违法处罚权限也在地方行政机关,这就决定了地方领导对统计数据进行干预时,地方统计部门很难顶住压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在一次农业普查宣传座谈会上表示,“维护和提高中国统计的信誉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他强调,让中国统计成为“阳光统计”是国家统计局孜孜以求的目标,要让社会各界零距离感受中国统计。
邱晓华是否有意要借此掀起一场统计打假风暴不得而知,但他提出的“阳光统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一个独立、公正和科学性的统计制度的呼吁,应该使之成为各级统计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基本理念和衡量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标准。
统计数据是一切科学决策的基础。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直备受外界质疑。这既有统计方法本身不科学的问题,比如,由于统计指标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以及统计调查方法不够灵活等,致使我国第三产业的统计不完整,存在漏统现象,这在去年经济普查中已经体现出来了;但更源于在统计数据上存在着严重的弄虚作假现象。据统计,从近年来全国查处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来看,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约占60%。这其中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不少企事业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按需报数”,或者按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意图报数;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经济利益,有的要求按计划上报统计数据,有的凭空编造统计数据,有的授意、指使下级虚报、瞒报、统计数据,有的甚至直接篡改基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有的还规定上报统计数据必须由党政领导研究决定。
统计数据不真实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地方公布的GDP增速加总与中央不一样。以2004年为例,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
客观地说,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已在统计标准、统计方法、统计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比如,规范了地区GDP的核算,人均GDP的核算不再以户籍人口为准,而是按常住人口计算;建立地区GDP核算联审制度,取消了地方GDP核算的发布权等,大大减少了因统计方法不科学而产生的数据不真实现象。但因干部考核体制和统计体制产生的弄虚作假问题则非统计部门一家所能改变。
应该看到,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背后,一方面是现行统计体制抗干扰能力差。我国基本统计信息主要依靠地方各级统计部门收集,统计部门的干部任用和统计工作的保障都依赖当地政府,而且,《统计法》规定的违法处罚权限也在地方行政机关,这就决定了地方领导对统计数据进行干预时,地方统计部门很难顶住压力。即使出现违规行为,地方政府也往往会充当保护伞。另一方面,现行干部的评价考核体系,主要反映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不仅缺乏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也缺乏反映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而“GDP崇拜”的评价指向更衍生出“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恶性循环。
所以,要解决统计数据的不真实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赋予统计工作更大的独立性;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改变现行的干部评价考核制度。在前一个方面,据邱晓华透露,国家统计局正在推进调查队的管理体制改革,使这支过去委托地方管理的专业统计队伍,作为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实行垂直管理,此项改革已走出第一步。在后一个方面,国家统计局正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进绿色GDP核算试点,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社会领域的统计,以改变过去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的现象。
但上述两方面改革需要一个较长时段,非一时所能见效,从目前来看,重点应把改革放在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上。基层统计的科学性尤差,而且受到官员干预更严重。在这方面,要像邱晓华所说,“达不到规范的要限期整改;限期内整改不了的,要内部通报;再没有效果,向媒体披露。要对无信誉的统计局进行曝光,使其数据在国家统计数据中消失。”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关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轨迹,历来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要使邱晓华提出的阳光统计落到实处,增强人们对中国统计的信心,需要扎实的制度给予保障,尤其在统计的独立性上有一个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