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模式’受青睐;医改新方案有望今冬或明春出台。”
上面的话,引自9月19日《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的标题。这消息似乎很令人兴奋。是啊,我们终于可以享受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障和服务了,而且是梦寐以求的“英国模式”,即:小病不出社区就可以药到病除了,还不用自掏腰包;“社区医生对每户人家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加上由政府组织的各种体检,随时可以把许多疾病消灭于萌芽当中。”
好倒是好,但是我担心,这样全盘引进“英国模式”,现实吗?
当今社会,全体国民都应享受免费的公共卫生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这毋庸置疑;这样的公共品必须由政府提供,也无异议。去年夏天披露的那个《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查报告有两大结论:一是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二是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倾向完全错误。由此所引发的医改大讨论,直到今天还未消停。我认为,报告的第一个结论是准确的,但第二个就未必了。
道理很简单:“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机构资本配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岂能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些年医改的最大失误,并非出在医院的商业化经营方式和资本的市场化配置上,而是源于医疗卫生公共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而这些资源的分配主要是政府的事,跟医院的市场化运作何干?
这下好了,市场化医院唯利是图,政府就拿钱办免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卫生保障的社区医院。然而,可不可以把社区医院的经营权赋予免税的民间医疗机构,同时借鉴教育券形式,给全体国民发放“医疗券”,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医院“兑换”基本医疗服务?
我的担心并非在于政府出不起那么多钱办社区医疗机构,而在于官办的非赢利医院是否有起码的效率和服务水准去承担重任。别忘了中国的两大国情:人太多,不富裕。而像英国那样富裕且税率很高的福利国家,其公共医疗系统的效率也十分低下,且耗资无数。公家出钱办社区医院不难,难的是如何确保它的基本效率和日常维护开支不打折。而这样的问题,就是在英美也没解决得很好。
在医疗卫生体制上,政府的责任实际上就三个:一是公平分配医疗卫生公共资源,在市场中发挥好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二是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为全体国民提供免费的公共卫生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而不是直接开医院;三是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则,并做好市场纠察工作。(朱达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