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家企业也有一直为之工作的老员工,也的确有人职位越爬越高。但他们的风险依然存在,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把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他们的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或者左右。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又有一位朋友,在他三十岁生日来临之前,开始创业了。他私底下告诉我,他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厌倦了职场上的名利之争,希望通过创业找到生活的意义。
有这样感慨的职场中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在三十岁左右。中国有句古训——“三十而立”,可是这些人通常没有“三十而立”的感觉,而是“三十而栗”——年纪越来越大,却找不到“立业”的感觉,有的只是一种倦怠和迷惘。
三十岁,这是许多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鲜感,对“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愿景”之类的华美说辞早已麻木。在他们看来,企业并不是员工的家,企业和员工说到底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企业支付薪水,员工提供劳动力或是智力。
他们的倦怠和迷惘,不仅因为他们是企业人,更因为他们还是社会人。作为企业人,他们按照职位的标准来做事,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但作为社会人,这些报酬并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员工在企业的任职结束,也意味着这次交易的结束,企业就不再对这个员工的未来负责了。但员工却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创业机会。
在保障制度缺失的社会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不可能不产生焦虑与倦怠的情绪的。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很多企业中,甚至连为员工买个保险都舍不得,如何谈得上为员工的未来设计?
职场的倦怠,是因为这些人实在看不清楚职业的未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今日的努力只是在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锻炼了自己”,但这种锻炼如果不能成为行业顶尖,事实上对未来的益处也是有限的。
一位企业家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一个观点,大意是“这代人卖命工作就是这代人的命”。这样说是相当自私的,把企业做大,只是为了这位企业家自己的事业,这个企业并不属于为他工作的每一位员工。
虽然这家企业也有一直为之工作的老员工,也的确有人职位越爬越高。但他们的风险依然存在,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把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他们的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或者左右。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选择创业,在很多职业人看来,也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和彷徨的一种途径。
他们选择创业,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获得保障。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是创业人数很高的一个地区,这固然和机会多有关系,但深层次上,恐怕他们更需要的是要通过创业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主张。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包括对财富、社会地位的渴求和“实现自我”。很可惜,大多数工作是很难满足这些人生目标的,工作至多能获得小康或者“中产”,“实现自我”的就更少了。大多数职业人过了四十多岁就会走下坡路,能在职业上持续上升的只是少数。
大多数职业人真正想要的属于自己的“事业”其实是属于自己的“生意”(Business),这个英文单词和中文的“事业”原本就是一回事。
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做职业经理人,都是一个“生意”。因此很多人会按照“生意”的成本、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考量。
那些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创业的机会很多,而且创业的风险未必比打工的风险高多少,而其收益却要高很多。
在中国,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平均两到三年跳一次槽,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为3.5年,企业并不能对你的职业前途作出什么保障,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风险其实是很高的。
在西方,由于长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比较规范,雇主和雇员之间也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契约,因此大家都会选择“长期博弈”。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短期博弈”,当企业对员工没有什么承诺时,就不要指望员工对企业有什么忠诚。
在欧洲国家,从社会地位和收入上来讲,普通白领甚至也要好过小老板。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的状况,中国的普通白领收入远不及一个小老板。
在中国这个社会福利保障有待完备的社会,你的人生要过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资是能为你的人生带来长久收益的。可惜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职场中,职业生涯通常是高度不确定的。
因此,如果当创业的收益远大于打工,但风险却不见得就比打工大很多时,付出也未必比打工多很多时,一个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创业”,“三十而立”的古训更推动了这种焦虑的现实转化。
这个出路不是职业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大多数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做出的投资选择便是创业。三十岁的踯躅,也正是为了寻找这个创业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难道,一个纯粹职业人生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吗?这也未必。职业人生的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保障,它需要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业的成熟和长期稳健经营,当然也需要我们的社会在市场经济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