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荷兰大选前夕有一场选举辩论,时任荷兰首相被反对党指责时,情绪激动地喊着:“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如此悲观消极!我们应该乐观向上!东印度公司的精神又回来了!我们放眼全世界,充满了活力!”
首相这一席慷慨激昂的言辞,勾起了荷兰人对一个特殊时代的复杂情绪,一时间众说纷纭。不过,争论归争论,理性的声音最终还是占了主导。人们普遍认为,首相所谓的东印度公司精神是指其留给后人的积极的精神财富,即它的全球视野,它的开拓、创新和冒险精神,而并非道德层面的审判。正是这种精神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荷兰的大国风范,正如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教诲孩子们说:“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
单单从国土面积和人口上看,荷兰仅与中国海南省差不多,绝对算不上一个大国。16世纪末,荷兰在西欧依然是一个受英国、西班牙欺侮的小国。但荷兰人却学会了与不同的文化和群体打交道,一度成为“海上马车夫”、世界霸权国。
看似小国的荷兰自有一套成功的“大国经”,形成了一种多方参与协商、通过交流与沟通来解决问题的处世准则。除了放眼世界的需要外,这也是荷兰人世代在低于海平面的泽国中求生存的准则。对于时时刻刻面临的“水”的威胁,不管是农人、商贾、还是贵族,必须坐在一起商量对策。如何控制围堰中水位的高度?何时需要升高,何时又需要下降?他们明白,不管你的身份地位如何,大家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只有通过商量和权衡,才能同舟共济。至今在荷兰的政治中有所谓的“围堰模式”一说,指的就是相关各方商榷沟通的模式。放大看,今天的许多全球化问题,在实质上同“围堰”理论是一个道理。
互相倾听,多多沟通,是不是意味着荷兰没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呢?当然不是。荷兰在很多国际大问题上有自己清晰的方向,如巴勒斯坦问题,南非的种族隔离问题等,并不一味跟着其他国家跑。在很多国内政策上,众所周知,荷兰更是常常有着超前的极富争议的政策,如对待安乐死、毒品、同性恋婚姻等等敏感问题的宽容政策,常常遭到国际社会的指责和非议。指责和非议,往往是出于一种不了解和不理解。因此,荷兰政府所做的,是耐心地向世人解释相关政策的内涵,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让世人明白,安乐死并不是医生拿着针筒满世界随便给人注射,毒品也不是满街都能随便合法买卖,同性恋婚姻又真正意味着什么,等等。人们一旦明白了、渐渐也就能够理解与接受。这点对中国也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互相倾听意见、互相尊重观点的基础上,自己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争议与非议并不可怕,应该相信绝大多数的非议和怀疑都产生于无知和不了解,中国需要做的也是多交流、多沟通、多协商,永不拒人于千里之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并不完全正确。自己的路当然要走,别人说什么是管不了,但是也不能全当耳边风。生气和驳斥不是办法,而应本着交流、沟通、说服的态度,积极地向世界展示真正的自己。
一个能在国际舞台上令人瞩目的大国还意味着在科技领域要有自己的专长,掌握过硬的技术、拥有雄厚的实力,在关键时刻能使全人类受益。以航海起家的荷兰在世代同江河湖海的斗争中,掌握了过硬的水务管理技术。而水,对我们这个星球又是何其重要。世界上只要有同治水有关的大事,往往能看见荷兰人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自信的声音。不管是迪拜的巨型海上椰树岛围海造岛计划,还是打捞沉没的俄国潜水艇等高难度作业,或者是新奥尔良飓风灾难后的技术援助,在国际社会需要的时候,荷兰企业依靠其独一无二的技术和力量做了精彩的亮相。这一方面表现出荷兰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心中装着天下的情怀;另一方面这样的亮相又会给荷兰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拥有这样的技术和实力,也就成就了一个真正的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