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专题>首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新闻
站内搜索:
中央电视台: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进入倒计时
2004-12-29 14:25:56 作者: 来源:SRC-493

    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进入倒计时,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经济普查究竟怎么查?普查工作还有哪些难点和问题?数据又将如何处理?

主持人(王世林):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今日关注》。

    以12月31号为标准时点的中国首次经济普查,已经进入了关键的时刻,目前普查工作正在顺利的推进,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那么在经济普查的过程当中,还面临那些难点和问题?如何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此问题,我们演播室再次邀请来了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李强先生,您好。还有一位是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的副主任杜希双先生,你好。

    欢迎两位到我们演播室来就经济普查的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李主任,我观察您这次来,好像跟上次来不一样,你这西服上还挂了一个徽章,这个徽章是不是咱们经济普查的标志?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

李强(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

    是的,这个徽标是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志,它上面写着2004年,说明我们这次普查的时间是2004年。

主持人:

    我们这次普查从2004年的1月1号到2004年的12月31号这一个时期的统计数据,时点是12月31号,这是一个时点。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从现在到12月31号,已没有几天的时间了,从你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家对经济普查的情况,到底了解了有多少?了解得够不够?

李强:

    从2003年底国务院发出要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努力下,在全国普查对象的密切配合下,应该说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已经进入了实战阶段,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应该说,绝大部分普查对象都已经了解这件事情,做好了普查前的准备。

主持人:

    经过这一年多的宣传,大家对经济普查到底怎么查或者查什么也都有了一些了解,而且我注意到,这一段时间上下级都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前些日子,我注意到,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还和北京市委的一些领导,一起到海淀区的一些企业视察了普查准备工作情况,其中我注意到视察了一家叫北京掌上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现在我们就连线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请他们给我们介绍一下情况。肖先生,您好,我们想了解一下,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你们是怎么样来看待这个经济普查的?

肖庆平(北京掌上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喂,您好,主持人,您好。对,我们也参加这次普查。我们认识到这次普查特别重要,因为这次普查范围覆盖了我们国家整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有的行业门类和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了人、财、物、产、供、销的各个环节,这个经济普查对我们马上要开始的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水平,以及整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主持人:

    那么从你们的感觉来看,这次经济普查对你们企业的生产或者说对你们个人的生活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

肖庆平:

    作为一个网络企业,我们属于划在服务业类里面的,这次普查对服务业类的指标增加了很多过去没有统计过的指标,比如说互联网的人数以及各个互联网的一些指标,这也证明我们现在越来越注重网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认真参加这次普查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搞好普查工作对我们企业未来进行决策,也可以获得一些全国的宏观性的基础数据,是有很大战略意义的。

主持人:

    非常感谢肖庆平董事长就经济普查的问题,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你。

    好,我们继续回到演播室,刚才,这个企业的领导也谈了他们对经济普查的看法,可以说就像李主任讲的,现在从全社会的情况来看,大家对经济普查了解的情况还是比较全面的。我注意到在这一段时间,大街上的标语也很多,有一个标语叫“经济普查利国利民”,怎么来看利国和利民,又是怎么样做到利国和利民的?

李强:

    当然这次经济普查提出来利国利民,我认为它最后落实到三个服务。

    首先经济普查为我们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服务。由于国家面临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各种所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的这么一个复杂的情况,所以政府需要掌握全面、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才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决策和宏观调控的措施来,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经济普查所谓利民,应该首先还要为基层的企业包括个体户的发展服务。因为这些企业处在市场经济中,需要了解企业在这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投入和产出之比等等一些经济状况。这样企业可以从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决定如何投资,如何发展。

    第三个方面,经济普查的数据还应该为社会服务。因为我们社会上有很多的理论工作者,比如说教育工作者、研究工作者、学者,他们也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然后研究各种各样的理论、政策,还有包括许多外国的组织和机构需要了解中国的市场和发展情况。所以我们可以说,经济普查利国利民。

主持人:

    杜主任,刚才李主任总结三点,就是经济普查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个方面就是对政府来说,这些数据很重要,另外这些数据反过来对企业的发展、投资是有好处的,再者就是给理论研究者、学者和专家们提供一些研究方面可靠的数据。但是我还想问利民,这个民,对老百姓来讲,到底这个经济普查对我们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杜希双(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

    经济普查对老百姓来说好处很多。一方面通过经济普查,我们把数据搞准了,摸清了家底,国家可以据此制定科学的政策,从而促进国家兴旺发达。国家兴旺发达了,当然是人人受惠,人人受益。

主持人:

    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对我们普通公民来说是有好处的。

杜希双:

    是的。另一方面,从现在生活、工作、消费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们通过普查所了解的信息,对各个行业发展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这对我们将来的择业、投资和个人的消费等,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主持人:

    实际上有了这些数据以后,我们可以目标更明确的消费、生活。

杜希双:

    对。

主持人:

    李主任,我记得上次您在这个演播室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曾经谈到了经济普查的几个阶段,我记录了一下,当时您是这么说的,说整个经济普查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时间是2004年12月底前,也就是现在马上就要到了;第二个阶段为填报阶段,时间是2005年1月到5月;第三个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上报的阶段,时间是2005年的2月至8月;第四个阶段为数据的评估和发布阶段,也就是2005年9月至2005年底;第五个阶段为资料开发、应用、工作总结和评比、表彰阶段,时间是2005年的9月至2006年的上半年。杜主任,我知道您是普查办公室做具体工作的,目前第一阶段马上就要结束了,那么在这个准备阶段,到目前来看,到底进行得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都做了哪些工作?

杜希双:

    应该说经过这一年的准备,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济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很有成效的,基本就绪。我们做的主要事项,第一,就是组建机构。到目前为止,国家、省、地、县和乡镇街道普查机构都已经组建完毕,一些大的村和居委会还有一些大的企业,基本都组建了普查工作机构,对于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就是方案研制。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方案,应该说是保证经济普查工作圆满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一年多来,我们普查办公室经过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各有关部门、各地区以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包括向世界银行及一些外国专家征求意见。同时,我们也还开展了试点,对普查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应该说,现在这个方案基本科学、可行。

    第三项工作就是人员的选调与培训,因为这次普查,工作量非常大,在全国范围内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目前,全国各级普查机构,到位人员已经到达20万人,招聘和选调普查员大约240万人左右,普查指导员大概60万人左右,同时还动员企事业单位财会和统计人员大约700万人左右,合计一千万的人员已经到位。并且我们对一千万人员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培训。

    第四项工作就是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工作。这项工作,我们跟方案的研制是同步进行的。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9月份,普查办公室提出了初步的数据处理设计程序。然后,先后在贵州和河南选择了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对数据处理程序软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着手开展了培训。目前,培训工作也已基本结束。

    第五项工作就是单位清查。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要,经济普查,首先要搞准谁是普查对象。这项工作经过最近这几个月各地的努力,现在也已经基本结束。应该说,已经摸清了所有的普查对象并进行造册登记,为下一阶段普查表的发放,提供了一个很准确的依据。另外还有经费落实,包括设备、物资准备等等大量的基础工作,还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现在可以说,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主持人:

    刚才您讲了准备工作的情况,您没有谈一些具体的数字,我给您做一些补充。因为我们经济普查是为了获得很多的数据,我这里有一组关于你们经济普查的数据,就是说中国经济普查对象是中国500多万个法人单位,700多万个产业活动单位和2300万个体经营户,全国共动员了近一千万名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预计将耗资几十亿元。我给您做一个补充,这也是你们做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次普查投入非常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很快就要到了12月31号了,可以说到了经济普查工作的关键时刻。李主任,这个时候有没有想过,就是在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你们考虑到了会出现哪些问题,另外在经济普查进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你们应该怎么样去应对?

李强:

    根据前一段经济普查的准备工作情况,我认为现在目前还存在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个问题,就是在登记的时候有可能有一些阻力。从试点情况来看,我们感觉到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一些普查对象怕麻烦,因为平常企业、个体户经营都比较繁忙,所以一看要填表,就比较烦。

    第二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目前的经济普查有一点顾虑,对政策的了解还有一点偏差。可以说我们这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最重要的是用于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而不能够用于各个行政部门对企业和个体户进行行政处罚。比如说,过去我可能少交一点税,少交一点费,但不能依据我填报的真实普查资料,对我进行处罚。这是我们《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中明确规定的,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各级普查机构也绝不允许将单个普查对象的资料,交给这些部门去使用。

主持人: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您刚才引用的是《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如果要是违反了这个条例的规定的话,也属于违法的行为?

李强:

    对,如果说一些部门违法去使用普查数据,作为处罚企业或者是个体户的依据的话,我们将依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对他们进行处罚。

主持人:

    因为有一些个体户或者企业,他们的一些数据可能涉及到他们的隐私或者是保密的,他们最担心这些数据报上去以后,会成为一些单位对他们进行处罚的依据。怎么样才能打消他们的疑虑?

李强:

    我们这次应该说是依法进行全国经济普查,我们的法律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其中,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我们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必须为基层企业和个体户,就是被调查者来保守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如果违反,我们将严惩不贷。

主持人:

    这是您讲的第一个问题,有些不配合,因为他们有一些顾虑,有一些疑虑。

李强:

    要通过宣传打消大家的疑虑。同时,大家也不要怕麻烦,因为普查结果要用于政府和大家最后的经济决策、投资等等方方面面,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和配合。

主持人:

    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是什么问题?

李强:

    第二个方面存在问题就是有些地方通过经济普查,感觉到拿出来的数据有可能与历年的政绩有些差距,所以竟私自告诉普查机构,普查数据一定要跟原有的数据进行衔接,施加一些压力。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将给予严厉的制止,这是不允许的。我们这次为什么要进行普查,就是因为在非普查年份,因为我们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情况比较复杂,情况不完全清楚,所以要搞普查。普查的结果最后要用于国家的最终宏观决策,不能怕通过这次普查漏了陷,而去掩盖它。这个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发现,要给予严厉制止。

主持人:

    这里面我要插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很多地方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可能是地方政府组织的,由他们来选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让地方的普查员能够按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指示去办而不去听地方政府的?

李强:

    我们刚才也说了,我们选调的普查员是要求他们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对普查工作的热爱,选的普查员也是依法选调的普查员,所以普查员依法进行活动必须要听从于各级普查机构的指示,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拿到真正的比较符合实际的统计数据。这个是我们在组织上要进行保证的。

主持人:

    我注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地方政府的,一些地方政府担心普查结果可能会跟年报数据有一些差距。

李强:

  对。第三个问题就是有部分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普查经费还没有完全到位。马上就要开始普查登记了,所以最近我们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下文,国务院最近也召开了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要求各地普查经费必须确保到位,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这次普查工作就可能更好的顺利进行。

主持人:

    你刚才谈到这三个问题,我注意到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德水先生,也曾经谈到这几个问题,尤其他谈到前两个问题,他对于人们提出的一些疑虑,包括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疑虑和做法,有一段讲话,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李德水(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

    我们的普查对象,根本就不要有这些顾虑,普查人员都必须对经济普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保密,不能够泄露出去。如果泄露了单位的商业机密和个人的隐私,那就是违法。不能把普查资料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这是中国政府对普查对象做出的庄严承诺。

主持人:

    这是李德水局长代表政府作出的一个庄严承诺,但是现在普查登记还没有开始,那么如果普查登记开始的话,虽然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很多,比如说有《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法律依据,但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比如说瞒报、拒报,或者说迟报等等这些现象,如果在普查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些问题,怎么办?杜主任?

杜希双:

  应该说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宣传,现在绝大多数普查对象对这次经济普查工作还是非常支持和配合的,这次经济普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必须要保证普查的成功。这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保证普查源头数据的准确,也就是普查对象填报的资料必须是准确的。你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也采取了很多的办法。关于经济普查对象,如果在普查过程中遇到普查对象不配合,虚报、瞒报或者是拒报、迟报普查资料的,首先我们当然还是做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尽可能把普查的目的、意义,也包括《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对普查对象的要求,给大家讲清楚,请大家配合。但如果还不配合的话,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36条的有关规定,普查对象在普查的过程中虚报、瞒报、拒报,或者是迟报普查资料的,县级以上统计部门要责令他们改正,并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交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企事业单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县级以上统计部门要给予警告,并可对他们处以罚款,可以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个体工商户出现这种情况,县级以上统计部门要给予警告,并可对他们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当然,我们相信广大的普查对象都还是好的,绝大多数普查对象,通过我们的说服教育是能够接受的。如果在普查工作中遇到虚报、瞒报、拒报或者迟报等问题,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近日,监察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将发布一个公告,同时下发一个通知,要求各级监察部门、各级普查机构和统计部门要加强对这次经济普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加大查处力度。其中有一条就是对这些不配合,虚报、瞒报、拒报或者迟报普查资料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主持人:

    实际上有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普查对象应该是依法按时、如实地来填报普查数据;再一个就是普查人员也应该依法进行普查,严守普查中所获得的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杜希双:

    是的。刚才李局长也讲了,就是在《统计法》里面,对普查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普查工作人员必须对在普查中所获得的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进行保密,否则也是违法行为。

主持人:

    李主任,刚才您谈到的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地方年报数据和普查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差距,所以他们有一些疑虑。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比如说一个县,他们的年报数据和普查数据差额很大,怎么办?

李强:

    首先,普查数据和年报数据出现一定的差距,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普通的年份,我们没有下这么大的力气,动员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搞这么一项调查。这次普查,下了这么大的力量,中间有差距,是非常正常的。可以说在国外,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西方国家,有许多国家也搞普查,普查完了以后,跟正常的一些统计数据也不完全一致。他们的做法,就是以普查数据为基准,而去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所以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正常的。

    第二点,遇到这种问题,按照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的要求,一定力求把这次普查数据搞准,不要先去顾虑过去数据如何,因为我们这次就是要查清楚家底,真正把反映实际的一些数据端出来,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通过这次普查,把历史上一些虚假的东西消灭掉,保证我们掌握的是真实情况。

    第三点,我们以后要做科学的处理,就是以普查数据为准,瞻前顾后,对历史数据进行修匀,进行修正。而且以这次普查为基准,往前看,下一年份也要以它的标准、方法来开展工作,以保持统计数据既可比,也符合实际。所以我们希望在地方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把它作为一个很重的包袱,应该实事求是。再者,也不能以这次普查的数据为依据,去惩罚过去有关的领导,这个也是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把普查数据搞准。

主持人:

    听了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谈到这个话题,我理解,其实我已经用到这个词就是理解,就是我感觉两位谈到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无论是地方政府也好,企事业单位也好,机关单位也好,个体工商户也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理解这件事情,理解才能配合。就像普查宣传标语上写的——经济普查,利国利民。实际上,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是立足长远。非常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你们。

    好,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今天的《今日关注》,再见。

(《今日关注》2004年12月25日播出)

编辑: ray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