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在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会谈时表示,新加坡决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成为继新西兰之后第二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而就在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为时一年多的所谓中国彩电对美倾销案做出最终裁决,中方在这一贸易纠纷诉讼中失利。由此,不仅中国彩电出口美国市场税率减低到“零税率”的希望化为泡影,而且到6月底,美国将对价值逾2.76亿美元的中国产彩电征收最高可达78.45%的关税。
无可否认,经过多年惨烈厮杀的中国彩电业,其市场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而恰恰就是这个行业,居然倒在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大棒之下。在中美经贸关系中,此“地位”整整作用了24年,甚至可能一直延续到2015年。按照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这种认定同样适用于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国。
就目前的问题来看,焦点更多的集中在对中国市场经济程度的判断上。因为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太低。比如直到今天,土地还不是商品,只有使用权可以转让,金融实质上也没有对民间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
非市场经济问题在国际贸易当中是一个涉及实际利益的政治问题,它不是按照几个指标的衡量来完成最后的判定,认定一个国家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也没有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有人担心,目前发改委和人民银行为了控制经济过热而采取的经济调控政策会不会成为欧美的借口。其实,美国政府对经济也有很多国家行为,它会以市场失败为理由控制市场,也会出于国家利益的要求对高技术出口进行限制。但是,不能因此就说美国不是市场经济。每个国家都会有宏观调控,是无可厚非的,关键还要看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调控,向传统体制回归的做法,无论是对于欧美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认定还是对中国自身的经济改革,都是不利的。
在5月6日中欧签署的《中欧联合新闻公报》中确认,2004年6月底前将向中方提交对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这一问题的初步评估结果。美国也一样,吴仪今年4月访问以后,美方响应了温家宝去年向布什提出的开始审议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建议,承诺双方建立工作组,考察中国是否已达到美国法律规定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这都是走向最后成功的一步。
但也应该看到,这与最后解决问题还有很大的距离,以后的谈判还有相当的艰巨性。中国采取的策略,是局部突破,利用自己的市场力量跟别人去谈。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都想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以便比其他竞争对手以更优惠的条件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11月26日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海关法修正案",规定今后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可以使用"市场经济"标准来确定涉诉产品的"正常价值",并确定了判定"市场经济"的六条标准,这也是积极的进步。同时,澳大利亚和中国就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成立了一个工作组,问题应该很快就有突破。此前,CEPA的签署已经确认了香港和澳门对内地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香港和澳门都已经把内地作为市场经济区域看待。印度也提出要与中国谈自由贸易区,这个也是潜在的和可能取得突破的地方。中国已经看到,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杠杆,商务部已经启动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双边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