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报道,笔者钦佩“李金华们”勇气的同时,也为之担忧。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相关部委“冷淡”反应,6月27日国内众多媒体对长江堤防“蛀虫”、个人偏贷74亿元等问题的深入报道,进一步加重了我的担忧。那么,我担忧的是什么呢?
可能出现“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结局,让“李金华们”难以收场。回头看,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李金华们”报告了税务征管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处理的?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我们看到了,税务部门没有因为被审出问题而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人为少征税款问题更突出,700多家企业一年少交税款100多亿元;去年“李金华们”说,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是财政工作首要问题,今年上亿元的救灾款和奥运专款都敢挪用;去年“李金华们”提到国家林业局挪用和贪污资金,今年的手段更恶劣,等等。“问题部门”之所以敢于“边纠边犯”,是因为审计部门“纠”权能力十分有限。“作战军”。客观地说,审计部门对问题最大的处理权是移交权,对违法违纪的处理,由上级、纪委、监察、公安等部门处理。法不责众,法也难责众。如果有权“纠”的部门不买审计“账”,如果责任人得不到追究,“李金华们”能如何?
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问题部门”想给“李金华们”出难题太容易了。一位老审计工作者曾对笔者讲,按照中国官场“潜规则”,财政部门被审出问题后,有的人首先想的不是整改,而是如何在资金上卡你;组织部门被审出问题后,有的人就会在干部考察提拔任用过程中设障碍;教育部门被审出问题后,有的人就在审计干部子女上学等问题上添堵,等等。这是地方审计部门难以依法独立审计的重要原因。看来,“问题部门”很容易在所辖领域,依靠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官场“另类”处处难堪。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审计清单”涉及的部门之多,层次之高,说明了“李金华们”的勇气,也易让“李金华们”愈发“孤独”。同在官场,本该互相照应,惟独你起了敢咬人的“看门狗”?当“李金华们”把风暴刮向这些高层次部门的时候,也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李金华们”能扛过这场暴风吗?
也许笔者的担忧是杞人忧天。新华社所报道的“就这次审计查出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国务院将在今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报告”意味深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积极介入,让人欣慰;“两个务必”、“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等掷地有声的声音,让笔者确信:所有的担忧都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