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提交了一份堪称令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就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土地管理法》实施情况做了报告。
李金华的报告中可归纳出五大问题。
其一,侵吞国家财产,挪用公款,套取救灾、教育、奥运、国债等专项资金,政府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均有涉及;其二,银行缺乏监管,内外勾结,违规贷款及其他金融违规业务数额巨大;其三,偷逃税款,税务部门有税不征、违规缓征,甚至严重渎职;其四,开发区滥占土地,一些地方政府倒卖土地,违规批地;其五,民营企业骗贷或违规贷款问题。
由此看出,清查出的违规主体首先是政府机构、官员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其次是国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民营企业或个人;违规目标对准国家财政、税收、银行贷款、土地等;主要行为是侵吞、诈取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国家财富,具有“掠夺性”的共同特征。
这仅是抽查后的结论,暴露了政府一些管理制度失灵,法治不彰。人大常委立即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彻查。
近一时期,中国因经济过热而实施调控政策。引起“过热”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包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圈建开发区等。另一个原因是房地产过热,这也导致损害居民利益的拆迁成本转嫁政府。
地方利益已经令中央经济调控政令通行遇到阻碍;腐败如果继续蔓延,将使政府的控制能力进一步降低。权力与资本结合导致不合理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亦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中国的经济调控除了制止没有效率的过热投资,也需制止失去制度控制和法治约束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秩序,依法治国,保证和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新一届政府建立新秩序的核心是恢复法律的尊严,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胡锦涛主席较早就提出“遵宪”的主张。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法规审查备案室,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学术界对成立宪法委员会也达成共识。
今年年初,中共颁行《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党内述职述廉等新措施走向制度化。国务院近日也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在10年内建设起“法治政府”;7月1日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将规范目前广泛越位的行政机关,而此前的官员“问责制”已经令多名高官落马,反腐败也越来越深入。
其次,中央政府正在全力改革问题丛生的金融业。今年年初,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注入中行、建行;近日,央行亦发行票据收购这两家银行1000多亿元的“可疑类贷款”,并加快建行、交行等银行的重组,尽快实现上市。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将不太可能再剥离,立法部门也在探讨制定金融机构破产办法。
第三,启动新一轮税改,规范企业税收。国税总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欠税管理,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在新的税改实施前树立税法权威。该次清欠工作要求建立欠税催缴制度和欠税档案。
第四,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将面临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所有市场问题由市场解决,用法律的手段收拾局面,股市将在运行方式上与国际接轨。
第五,建立全国市场体系。6月初商务部发布《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加快市场主体改革、加强宏观管理,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商务部等7部委近日发出通知,清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地区封锁,要求各级政府清理“地方保护”文件。
第六,严格土地审批制度,清理乱占土地。未来征收物业税将由中央统一制定方案,各地不再自己制定试点方案。
第七,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破产法草案》亦于6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2000家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将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
上述措施还属于规范、整顿性质。近日,国务院肯定了新闻媒体在违法拆迁中的舆论监督作用。《政府信息公开法》将制定完成,未来政府行政必须公开、透明,有利于社会舆论监督。
“审计风暴”起处,此次令人瞠目的公开报告,再次显示了中央政府面对现实、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