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专题>2005山东省企业文化年会>业界精英
站内搜索:
金志国:我在青啤的整合之痛
2005-10-26 15:46:12 作者: 来源:SRC-3304

[访谈]青啤应对A-B反控制 "激情"金志国
蓄势待扩张

  久违而陌生的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沉寂三年后终于开口说话了。

  彭作义活得潇洒,生前纵横捭阖、四处并购;彭作义死得悲壮,身后空余叹惋,把整合的“包袱”也甩给了继任者金志国。

  彭作义制造的并购狂潮快速做大了青啤,也使青啤在“失控”的阴影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青啤注定要为“先发”付出代价,其后3年,金志国以“痛并快乐着”的复杂心态,以整合的方式低调潜行、自我拯救。

  金志国很累,三年里,在青啤,他只做了一件事——整合。当下,整合暂告一段落,卸下沉重翅膀的金志国悠然地向《商界名家》回首往事……

作者:金志国   

  30年情定青啤

  屈指算来,我在青岛啤酒厂服务了将近30年,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奉献给了青啤。

  1975年11月15日我进入青岛啤酒厂,当时一起招进工厂的共有201个人。当时没有高考的机会,高中毕业以后,我就直接就业了。那年月,我在厂里刷啤酒瓶子。当时就想好好工作,因为在当时有这样一个工作机会非常不容易。我的家庭非常贫苦,通过自己的劳动能给家里补贴一些生活费用,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不管是做普通工人,还是后来做厂长助理;我始终坚信一点,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

  应该说,我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优点是理性,缺点是太理性。我的这种性格在青岛啤酒这样的国企里并不十分被“重用”。

  1996年,我40岁,彭作义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要把我派往西安整合收购不久的汉斯啤酒厂,我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彭总的一句话让我记到了现在,他说,“你稳健务实,我用你的长处。”他的话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我必须为青啤做点事情。1996年领军青啤后,彭作义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率先掀起了并购狂潮:后来的5年,大刀阔斧收购了40多家啤酒企业,创造了低成本扩张的神话。1996年那会儿,1000员工的西安汉斯亏损严重,日产啤酒仅1000瓶,平均下来人手一瓶。4年之后的2000年,汉斯年盈利7000多万,成为青啤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盘活汉斯,折返青岛,我也被任命为青啤的总裁助理,成为了彭作义的助手。

  2001年7月31日,我在北京组建青岛啤酒北方事业部,突然之间听说了一个噩耗,总裁彭作义在青岛海滨游泳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如同一个青天霹雳,我倍觉震惊,内心非常痛苦。我想起来,就在他去世前3天,我们还在海边有过一次长谈。当时,刚刚开完2001年上半年工作会后,央视专访彭总,我在旁边聆听,在那次采访中彭总重点谈了“整合”。整合,是他未竟的事业,也是青啤未来的工作之重。

  彭总走了,青啤怎么办?

  危难时挺身而出

  彭总意外辞世时,我还只是青啤的总裁助理,我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去接他的班。因为在我之上,还有好几位副总。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青啤中高级管理层的无记名投票中,我赢得了70%的支持率。我自己分析,公司上下对我在西安的工作,资本运营、生产经营方面的表现,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另外,我是青啤的“老人”,对青啤的整体发展情况非常熟悉,如果在那个非常时刻,派来一个空降兵,很可能衔接不起来,使青啤发生致命的风险。

  我开始尝试着在“外围”看青啤,高速发展当中,并购只是完成了20%的工作,并购的成功完全要看后面的80%的整合,整合成功才算成功。刚接手工作,从局部工作到掌握全局,这种角色的切换,一度让我受不了。压力太大。

  1996年底,山东省政府制定了旨在重点培植八大骨干企业集团的十项政策措施,青岛啤酒集团名列八大集团之中。那时候,青啤实行粗放扩张的“做大做强”战略,酒厂数量5年内扩张了10倍。青啤的收购目标一般是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虽然收购成本低,但改造成本很高。加之青啤一味扩张产能,缺乏市场开拓力度,导致青啤的净利润多年来呈下滑趋势。即使在2001年青啤A股增发后,年底公司还是发出了预测业绩无法完成的公告。那时候,青啤内部产生了一个怪现象,产销量增加了,利润却严重下滑,为什么?因为管理、营销能力都没能跟上。扩张工厂是手段,扩张品牌、扩张市场才是目的。然而在2001年的快速扩张期里,青啤单纯地将扩张工厂看作目的,为扩张而扩张,造成管理脱节、人才脱节,营销脱节。另外,青啤的财务状况很难维持继续扩张的战略实施。快速扩张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彭总在世时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整合”了。真正提出“整合”,是2001年的1月。彭总当时做全年工作报告、工作动员的时候,已经提到了系统整合。作为彭总的继任者,如果能力不足,或者导致公司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的话,都将是灾难性的。

  在青啤遇到危机的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这是我推卸不掉的责任。接任总裁时,我对媒体说过一句话,我说我深知,凭我现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见识,和青啤总裁这个名称不相符,但是我会努力,希望大家能够降低标准来看我。一两年之内,用青啤总裁的标准来衡量金志国,我会尽快进入角色。

  并购很光彩,整合很痛苦

  最近三年一直在沉默中苦练内功,并且一直在学会用产品、资本两条腿走路。从“外部扩张”到“内部整合”,青啤做出了重大战略转型。青啤要提高的是抗击打能力。从做大做强转化为做强做大,对青啤来说是节奏的把握问题,无对错之分。我不能长时间眼见着内部的能力、资源和外部的环境失控。我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基于新的平台。

  权是客观来的,威是主观创造的。当年,青啤的当务之急是踩住扩张的刹车,其后,我对集团总部、事业部和子公司的管理构架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又投入巨资,对青啤业务进行了现代化流程再造。半年之内,集团8个事业部的总经理被我换了7个,47家啤酒厂的经理换了20多个,不少被撤换的人曾是我的老领导、老同事。

  我当时的心情既矛盾又复杂,不过我倒没有觉得对不起他们。随着青啤的做强做大,对人才的需求的标准自然不一样,现在是整合导向第一。回想起来,3至5年内,青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扩张,引发了行业扩张潮,但是如果一味扩张下去,风险很大,会脱轨。那时候,青啤确实到了非常时期,高速并购、极度张扬后,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股东负责的态度,青啤必须调慢节奏,成长战略由外部嫁接式并购转为内部资源整合,由外向型嫁接式扩张转为内涵式扩张,关注资产的效率,倘不如此后患无穷。为此我们重新制定战略,实现了战略转型。青啤快速调整路基和路轨,是为了下一步更大规模、更快的扩张,要调整节奏,不能无止境的扩张。青啤要在整合中“做强做大”,原来我们通过外部嫁接式做大,现在放慢做大步伐,靠内部成长做大,有点像小孩长个儿,个子很大。

  并购讲究机遇,青啤抓住了机遇。前4年,我们为解决“船小帆大”的规模问题,抓住啤酒行业资产重组的机遇,抢占制高点,着力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率先完成了全国布局,尽管当时的运营能力不够,也不得不那样做。今天我们感到,企业最根本的是运营能力的提升,运营能力要与生产规模相匹配,这是当务之急的紧迫任务。我们目前的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差距仍然很大。如流程再造,仅在管理流程开始运作,而未深化到业务流程,我们的市场运营能力还不足,设备利用率仅65%,如果再给几个工厂,我们的运营能力将难以负荷。是什么制约了青啤的再次腾飞?不是资金,而是运营能力,是缺少市场导向型的具体细致的战略。目前的青啤仍是生产导向型,需要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并购很光彩,整合很痛苦。并购只是完成了整合的20%,80%是要消化。我在青啤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消化以前的并购。所谓整合,就是控制工厂扩张速度,注重市场与品牌的平行推进,以内涵式增长放大增量资产效率。三年整合,我的最大感受是,不要为感情去整合,而要为战略去整合。整合中,要对项目进行评估,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战略价值,要学会放弃。比利时的英特布鲁并购了很多啤酒厂,有一些不匹配,并购完就很干脆地关掉。

  进入与退出对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现实问题是进入容易退出困难,诸如结婚光彩、离婚可耻的说法都是不对的。应该在进入之时就安排好退出机制,这就为内部的并购兼并、资产重组创造了机会。企业并购过来后,我们进行“后评估”,如果一个啤酒厂既没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又没有短期的财务价值,这样的企业首先对它进行内部重组,重组仍产生不了增量,那我们就必须郑重考虑退出。先停后关,东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的几家小啤酒厂我们正在逐渐退出,“废弃”的工厂可以转型做物流、销售。到2003年为止,青啤单纯靠内部整合,使产量增长了120多万吨,相当于过去并购12个10万吨级的工厂。在整合方面,我们凭实力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青啤旗下每家地方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品牌,青啤目前使用着40多个品牌。品牌整合也是个绕不开的现实问题。品牌整合上要高度聚焦,青啤这些年来购并了近5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一个或多个品牌,品牌总数加起来超过100个,非常不利于品牌推广。纵观著名国际啤酒制造商,品牌最多不过四五个,甚至是单一品牌,集中资源是品牌价值快速积累和放大的保证。所以,我们计划未来数年将100多个品牌砍至10个以下,把青啤等中高档品牌打造成一支主力军,最终形成主品牌、副品牌和子品牌的“金字塔”形品牌结构。现在,品牌整合已见成效,主品牌青岛啤酒销售量占到总销量的31%,前六大品牌占到64%,品牌总数减少了2/3。

  华南地区是当年青啤“走出青岛”开拓的第一片疆土,长期以来充当着青啤利润中心的关键角色,也被认为是除青岛总部外最稳固的区域事业部,但在去年,青啤华南事业部40多位营销骨干集体投奔燕京。内部人才在流失,而你尝试从外部引进职业经理,但在现有制度、结构安排下,碰撞与冲突非常大。老国企出身的青啤力争在机制上和市场接轨,尤其长期激励问题,但接轨的速度还是比较慢。

  到如今,青啤不再是规模、资产的扩张而是人才的扩张,我们也认识到了问题,为什么内部人员对企业文化适应性强,而外来人才与企业文化冲突剧烈?1996年扩张之前青啤储备了大量人才,可以说是高位人才低位配置。1996年到2001年青啤进入快速扩张期,原先储备的人才被迅速稀释,扩张后期很多不够岗位标准的人员被强推上管理、营销一线,低位人才高位配置。我现在追求的是人才的均衡配置,我们也在极力营造适合于吸引职业经理人的企业文化,比如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充分张扬个性,靠流程、制度去约束、去规范。长期激励的设计我们也在做,在所有权很难到位的情况下,我们游说股东们承认人力的资本价值,并试图合理对其定价,享受一部分收益权。

  AB是一只凶猛的狼

  近两年以来,媒体上偶有“出卖青啤”的论调,对此,我有话要说。

  2002年10月,青啤与世界第一大啤酒商美国AB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根据协议,AB向青啤输入国际化管理经验,青啤则向AB定向发行总额14亿港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到今年的4月11日,AB公司拥有青啤27%股权的收益权,AB拥有青啤20%股权的表决权,青岛国资委拥有青啤37.6%股权的表决权。

  青啤与AB,共弈而非对弈。AB之所以相中青啤,它最在意的是我们的品牌、市场网络,AB一年的净收入20亿美元,如果他想,半年之内就能把青啤全卖了。AB是一只狼,一只凶猛的狼!这匹狼随时可以放出去,和它在一起过日子,对其他竞争对手也是一种威慑。1993年,青啤在香港上市,AB曲线购得青啤5%股份。对青啤来说,与AB的战略联盟是个高难度动作,引进AB前,对于AB想在中国市场得到什么,青啤能让他得到什么,我们研究得比较清楚。目前来说,青啤与AB的合作没有任何问题。2002年结盟时,我公开对媒体、员工们说,青啤结盟AB,我们看重的不只是资金,青啤凭借自身品牌优势,完全可以调动、支配世界上任何资源为我所用。冒险将AB引进,我们看重的是他资金背后的管理思想,乃至教训。

  AB控股青啤?我们双方在股权安排、约束上有明确界定,自主权始终把握在青啤手中。AB有承诺,即使27%的股份一步到位,其中7%的话语权委托中方行使,他没有经营权,AB公司永远保持20%的话语权。我们还约定,AB不得以任何关联方式要约收购,此外,青啤是AB在中国的惟一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存在的伙伴和将来的伙伴都是策略性的合作。青啤与AB联盟的底线是,百年品牌、控制权绝不能旁落。

  2004年,AB公司几经周折,斥资7.2亿美元,收购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第四大啤酒商哈尔滨啤酒,从老对手南非酿酒集团(简称SAB Miller)手中抢到了对哈啤的控制权。青啤与AB的合作由此进入新的阶段。对于青啤与AB的排他性战略联盟的含义,我们有个风趣的比喻:青啤与AB就好像是结婚一样,双方绑在了一起,共同进退,而婚姻是不允许有第三者介入的。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