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务实、果断、卓有成效的工作,将被事实证明是中国银行业改革能够按中央既定方针和战略布局渐次推进、并最终闯关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保证。
到2004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在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甲33号大门口已整整挂了一年。
回首过去的一年,中国银监会在不良贷款处置、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金融监管法律框架建立、对外开放监管合作等方面频出举措。一直缓缓推进的中国银行业改革,随着中国银监会正式开始运行,也开始了闯关攻坚的战略征程。
“既要维护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又要鼓励金融创新,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是我们的使命。”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
成立一年来的中国银监会务实、果断、卓有成效的工作,将被事实证明是中国银行业改革能够按中央既定方针和战略布局渐次推进、并最终闯关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保证。
刘明康的“军令状”
成立伊始的银监会重任在肩,首先得直面中国银行业高额不良贷款的严峻现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02年末的不良贷款比例加权平均是26.12%,2003年第一季度为24.13%。与其它经济转型期的国家相似,金融领域几乎沉淀了中国改革的绝大多数成本。而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又成为金融这根链条上最令人担忧的一环。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的指标是3至4个百分点,余额下降700至800亿元。”刘明康2003年5月29日说这话时,是以银监会主席身份出席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
目标既定。从2003年9月起,银监会便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了一场持续两个多月的“三项”检查以摸清不良贷款底数。同时,推进国际通行的贷款五级分类,以及采取多项政策措施督促商业银行积极清收、增加拨备,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在银监会成立一年之际,再回头看这个被外界称为刘明康的“军令状”的郑重承诺,相信没有人会感到失望。截至2003年12月底,按五级分类口径,中国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7.8%,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其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1713亿元,不良比例为20.36%,比年初下降5.85个百分点。
实际情况比刘明康一年前所承诺的要好,金融机构实现了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大幅度“双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的下降也达到了预定目标。
破题国有商银改革
银监会上下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事关中国金融命脉和整体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在中央决策层明确的宏观战略框架下,银监会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用可操作的方案实现这一战略决策。
银监会画出了一条行动路线图:首先,以各种方式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其次,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券方式等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第三,进行彻底的内部改造和重组。
2003年下半年,银监会组织了一场对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和贷款五级分类、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现场检查。中国银监会的官员说,这场检查是想了解和掌握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底数,对有些银行及时给予风险提示和预警。同时,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及为其海外上市作了铺垫。
2003年底,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注资450亿美元。为确保改革成功,银监会适时推出《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将以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资产比率、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集中度、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标准,加强对两家试点银行改革的总体和分年度考核,确保试点银行实现公司治理、经营绩效、资产质量和审慎经营等四个方面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目标。
农信社改革初获成效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监管思路,在抓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同时,农信社改革试点是银监会工作的另一个重点。
2003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2003年12月中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3年底,浙江、山东、江西、贵州、陕西、重庆、吉林、江苏八个试点省市改革方案全部付诸实施,其中贵州省联社在2003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8省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开始改善。200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165亿元,其中8个试点省市增加股金136亿元,2004年一季度,全国又增扩86亿元,其中8省市增扩82亿元;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
中国银监会的官员说,剩余22个省市区已经有15个省市区向国务院上报了参加第二批试点的申请报告,还有几个省区正在准备。7月召开全国扩大试点的工作会议,部署扩大试点工作。
银行业开放有序推进
2003年是中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关键一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也就是对现有银行制度进行变革,使银行制度国际化、自由化、综合化的过程。
2003年11月,银监会宣布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城市扩大到13个,外资银行可以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这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同时调低了外国银行在华分支机构营运资金设限要求,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程序。
同时,银监会调高了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机构的比例,批准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南京市商业银行等5家中资银行成功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2003年10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外资可以组建汽车金融公司,中国金融体系中又增加了一类全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银监会还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学习先进管理办法。2003年5月,银监会成立了由国际著名金融监管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并于同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此外,银监会与英国、美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当局签订了监管合作或信息交流谅解备忘录,建立跨境银行监管框架。积极参与修订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阐明中国对实施新协议的立场和建议,为国内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争取了有利的保护措施。
建立健全银监法规体系
中国银监会法规制度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出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出台,明确了银监会的法律地位,实现了监管立法的重大创新。
在审慎性监管方面,银监会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银监会已经出台《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关于将次级债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等,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弥补中国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强化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从成立起,银监会就全面清理了人民银行过去颁发的2000多件金融监管规章,并先后出台了19件市场发展急需的业务制度和监管指引。
由此,银监会在探索建立银行有效监管新框架、支持金融创新和提升银行业竞争力、建立健全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国际金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