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交会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胡楚生——
自2001年出任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董事长后,胡楚生大刀阔斧推进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改革。
曾经的外交官职业生涯,赋予了胡楚生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而又不失开放创新的全球视野。
2002年,胡楚生力推将第91届广交会一分为二,按行业把以往每届一期改成现在每届两期,并对展区设置和展品分类重新进行设计,尝试在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展及代表当前国际会展发展潮流的专业展之间寻找一个链接点。
四年多的时间证明,当年这一力排众议的一步走对了。
10月10日,在百届广交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胡楚生从繁忙的庆典筹备之余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百届盛会浓缩历史
《第一财经日报》:半个世纪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广交会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胡楚生:广交会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这直接反映到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参展主体发生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外贸的清一色国有外贸企业参展,变成现在多元化的局面,除了国有企业外,还有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有流通外贸企业也有生产型企业;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由花生、大豆等粮油农副产品及一些初级原材料升级到机电等工业产品;第三,前来广交会采购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变化,由之前集中在港澳地区逐步扩展到211个国家和地区。
纯市场化运作暂难实现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际著名专业展会都是采取市场化招展的形式。随着中国外贸体制的转变,广交会有可能像国外会展一样采取纯市场运作模式吗?
胡楚生:目前,广交会还有赖于政府办展、商会和交易团合作的组展方式,展位分配机制还不是纯市场运作,企业能不能来参展,广交会不是根据谁出价高低来决定,而是以年度出口额等五个方面具体指标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分并按分择优来安排。不过,为了支持西部开发以及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在展位分配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至于今后是否会采取纯市场化运作,现在还难于回答,要看今后的发展情况。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在配合国家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展位分配政策是否向优质企业倾斜?
胡楚生: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多给我们一个反面启示,中国出口商品要进入一个升级换代的时刻。我们在扶持附加值高企业的同时严打低价竞争、低价倾销的企业,为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企业提供更好的参展环境。大会从第95届开始设立品牌展区,本届在有限的资源下拿出15%的展位作为品牌展区,进一步优化参展质量。
继续扩大品牌展区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在大品牌企业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展位分配上寻找更好的平衡方法。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一个趋势是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化,广交会在参展产品结构上是否也将作适度的调整?有企业反映,广交会上主要展出的是轻工业商品,而像机械设备、车辆这类重工业商品的展位不足,而这类产品到国外参展成本比较高昂。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胡楚生:在广交会展出的工业类商品中,目前最受海外采购商青睐的是家用电器。家电之所以具有竞争力,不仅是因为价格,还有质量及逐渐形成的知名度。相比之下,中国制造的机械设备等重工业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上略为逊色。在展位结构调整上,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机电产品是广交会重要支持的出口商品,这代表着中国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
《第一财经日报》:新外贸法出台后,曾被垄断的进出口经营权已完全放开,个人外贸也随之逐渐兴起,个人是否有资格进入广交会参展?如何解决摊位不足的问题?
胡楚生:从事外贸的个人如果是法人,这是可以的,自然人则不行。如果所有企业或个人都来参加,广交会是不可能满足这个需求的,这是商品交易会,而不是庙会,有些企业国内市场做得好,到海外市场则未必可以。为了保证“中国第一展”的金字招牌,广交会必须有一定门槛,这不是摊位是否足够的问题。
酝酿提升展会功能
《第一财经日报》:怎样看待国际专业会展的发展潮流?广交会是否会从综合展变成专业展?
胡楚生:“汉诺威展”、“法兰克福展”、“米兰展”等这些一流的国际名展都是专业展,全球知名的会展唯有广交会是综合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广交会今后的发展路线,并已有一些尝试,例如将91届广交会(2002年)的会期一分为二,在保持综合展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专业展,希望在综合展与专业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曾有人建议,将广交会在一年里分为四期,每个季度推出一个专业展。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错,问题是外国的采购商及参展企业会不会来参加。如果摸清采购商在什么季节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或可以将相似产品放在一起搞专业展会,但这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市场调查以及科学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展是广交会几十年来的特色,不能说变就变,要以市场的需要来变革。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广交会与目前的国际一流名展间还有多大差距?如何赶超?
胡楚生:广交会是属于中国商品出口的交易会,而“汉诺威展”、“法兰克福展”等国际名展是世界各国产品的展示会,性质不一样,除非广交会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来,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才有可比性。
《第一财经日报》:外界曾盛传,广交会可能将增加进口功能,这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易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见注)。你对此事的看法如何?
胡楚生:当初对外贸易首要任务是扩大出口创汇,换取自由外汇后再进口商品及原材料。如今,外汇缺口已经彻底消除。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在国际上威望的不断提高,中国外贸发展势头良好,近几年来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出现一定的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顺差。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断在促进与世界更大的交流及致力维护外贸平衡的形象。我们欢迎更多的海外技术及创新产品进来形成互补,并促进中国商品更新换代。
对广交会增加进口功能酝酿多年,最终落点将在于实施。对于广交会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谨慎、认真,这毕竟是一个不同的组展方式,要考虑买方、卖方对此的反映。现在的一个问题在于发达国家对向中国出口高科技有一定限制,我们要购进的商品对方并不提供。
注:据悉,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从明年第101届起将新增加进口功能,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一财经日报:李溯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