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中学分班 捐资班和正录班引发金钱分数博弈
2006-10-20 10:12:00 作者:祝楚华 谢静 甘丽华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 |
开学10天后,学校将原本随机分配的10个班重新分为正式录取的学生和通过捐资进校的学生各5个班。近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对初一新生“二次分班”的做法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强烈反应。
“捐资生”的家长认为学校不该按成绩分类,伤害孩子的心灵,而正式录取学生的家长则认为不能让“差生”带坏自己的孩子,要“因材施教”。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分数和金钱展开了一场博弈。
把新生分成捐资助学班和正式录取班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不满
“这是我最后一次坐在这个教室里了,如果早知道几分钟后要发生的事,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在这里的最后几分钟。”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晓颖(化名)含泪写下了这段日记。 武汉外国语学校是当地名校,曾连续4年拿下武汉市文理高考状元。学校分小学、初中和高中部,其中小学和初中部又称为“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一、高一新生入学均需要参加入学测试,有人将之形容为“比高考竞争还激烈”。
初中部今年共招收初一新生近500人,其中一半左右是学校举行的入学测试中的优胜者,其余学生则通过缴纳4万元左右的“捐资款”入学,晓颖正是这些“捐资生”中的一员。
据家长介绍,9月1日初一新生开学报到,学校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10个班。军训和学前教育均以这次分配的班级为单位进行。到9月11日正式上课时,老师突然到教室按一份名单点名,被点到的就要去其他班上课。二次分班后,2、5、7、8、9班全部为正常考入的学生班级,而1、3、4、6、10班则成为“捐资生”班。
从9班分出来的另一个学生赵扬(化名)委屈地告诉母亲,自己几天都没有听课,担心室友会瞧不起自己。晚上熄灯后,几个被分出去的同学在被子里轻轻地抽泣。
赵扬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就在分班后的第二天,一位姓朱的母亲接到女儿哭着打来的电话,“妈妈,我们寝室一个分到优班的同学掐我的脖子,让我以后每天给她打洗脚水。”她第二天便赶到学校要求老师协调解决,但校方告知,那是孩子之间的小纠纷,跟重新分班没必然联系。但为了不让孩子继续受到伤害,朱女士已将女儿转学。
“早知道是如此,我开始就不会把他送到这,交了几万元,对我们也不是个小数。”初一(1)班一位学生的家长说,她是在家长会上才知道重新分班的事。儿子不敢告诉他们,这些天在家里闷闷不乐,“最让我悲哀的,是学校的这种做法让孩子感到了自卑!”她打算下学期给儿子转学。
家长李真(化名)说:“学校不该把学生这样分类,我女儿虽然没有正式考上,但无论如何都不该受到歧视。”
金钱和分数的博弈:“捐资生”家长和正式录取生家长都要求公平
“我交了几万元钱,孩子分数上的差别就已经弥补了,为什么还要把我的孩子跟‘线上生’区别对待呢?”一位“捐资生”的家长张琴(化名)气愤地说,“我们是花钱买公平,如果进校之后还把‘线下生’和‘线上生’分开教学,那我们交的钱体现在哪呢?”
张女士说,为了能让孩子到“名校”接受好的教育,自己也就不在乎那几万元钱了,但是没想到花了钱还是没能买到想要的教育。
学校第二次分班后,10余名“捐资生”家长代表到有关部门讨说法。经协调,校方向家长保证,每个班的师资配备、教学进度等都一样,不会存在差别。
一位正式考上的学生家长很支持学校的做法。她说,成绩好的学生容易被成绩差的学生“带坏”,自己的孩子应该跟“好学生”在一起,要跟成绩差的分开教学,“这也是因材施教,学校的做法很好。”
“就像高考一样,不能人人都进大学,既然有个分数线,那就得遵守。”5班一名同学的父亲表示,如果学校不划定分数线,他也不会介意让这些线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很正常,这就是游戏规则。”
一名女孩子的家长,是武汉某高校的教授,她说:“一定要把孩子区别开来吗?”她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是希望这里开放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快乐学习,没想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学校一开始就给孩子划分“等级”。这样也容易让“线上班”的孩子产生骄傲情绪,自觉高人一等,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家长的计较,最终伤害的是孩子。”
今年,武汉市10个区19所改制校和民办初中招生实行电脑摇号,由电脑派位程序随机产生录取学生名单。但武汉外国语学校可以在招生中组织测试学生外语成绩的考试,学校分别在5月底和7月初进行了非英语语种和英语语种的考试,全市共有近6000名学生报考。
根据武汉外国语学校《2006年初中招生简章》,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初中新生320人。
只有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武汉市应届小学毕业生才有报名资格:四、五、六年级曾获区级以上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称号;四、五、六年级曾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获奖;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曾获市级以上奖励;在以英语、法语、日语、德语为母语的国家生活和学习一年以上(仅报考相应语种)。
之后,学校对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组成,前者侧重考查英语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后者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差额面试的方式进行。程序可谓相当严格。
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远不会结束
10月18日下午,校方接受采访时称,风波已经平息,绝大多数家长都理解了学校的做法。目前学校按第二次分的班正常教学,“小孩的融合性很强,他们很快都融入了新的集体。”“学校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分的班,教学效果也很好。”
校方解释说,所有学生放在一起随机分班不合适,“不然学校入学测试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呢?”校方还出示了初一年级的教学计划,计划对全年级各班的要求全部一样。
而一位多次向学校和有关部门讨说法的家长则表示,他们还在继续努力,希望学校能真正给孩子公平的教育,不要把学生分类。她说:“我们只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武汉理工大学一位曾在国外留学的教授说,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分班问题过分关注,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平等自由的能充分发展自己个性的环境。她说自己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路走过来,感觉自己虽然被人视为成功,但却活得很累,她不想自己的女儿跟自己当年一样在高压下学习。
从教30多年的武钢八中前校长陶维喜认为,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风气也对教育公平有一定的影响,但掌握教育资源的学校应该对本校承担主要责任,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按是否通过入学测试分班难免让人怀疑是否真能保证教育公平。
武汉科技大学高教所副所长王婧教授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到最好的学校甚至最好的班级接受最好的教育,这种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可能都得到满足。
“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要实现平衡,达到和谐,并非易事。”王婧说。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