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陶瓷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是通过陶瓷而认识中国的。时光掠过千年,中国陶瓷这个千年文明的标识却陷入重重尴尬:
被誉为“世界陶瓷第一展”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建筑卫浴陶瓷展览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中国只能在这场世界建筑陶瓷的豪门盛筵中充当看客;
在连续三年国家质量抽查中,日用陶瓷的铅溶出量出现严重超标问题,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来自部分缺乏安全检测手段和约束的中小日用陶瓷生产企业;
作为陶瓷古国,中国理应是盛产“陶瓷文化”的地方。然而,在现代陶瓷设计和营销的过程中,许多陶瓷企业所缺乏的恰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芯片”。
博洛尼亚陶展一席难增
在过去的一千年里,世界经济的中心从开封迁移到纽约,世界陶瓷产业的中心也从景德镇迁移到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2006年9月27日到10月1日,被誉为“世界陶瓷第一展”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建筑卫浴陶瓷展览会召开。在偌大的展区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中国只有来自佛山的“鹰牌”占据着角落里一个不大的席位,其余的4000多家中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只能在这场世界建筑陶瓷的豪门盛筵中充当看客。
创办于1983年的博洛尼亚国际建筑卫浴陶瓷展览会每年举行一届,被称为世界陶瓷潮流的“风向标”,吸引了全球知名建筑陶瓷企业、陶瓷采购商和设计师们的热情参与。中国自1998年获得第一张出场券以来,连续八年难增一席。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鲍杰军介绍,意大利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陶瓷领域最具实力的国家。2005年意大利建筑陶瓷的产量还不到中国产量的1/5,但意大利拥有一批全球知名的建筑陶瓷品牌,并在全球配置陶瓷生产资源、编织营销网络,目前世界上大约80%的建筑陶瓷核心分销网络掌握在意大利手中。正因为如此,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每年都能吸引世界上最知名的建筑陶瓷生产厂商、经销商和设计师参加,往往一次会议就能商定半年甚至一年的订单,因此,全球的建筑陶瓷企业都盯着这里的席位。
就在博洛尼亚陶瓷展落下帷幕半个月后,在中国的三大陶瓷产区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和山东淄博,一周的时间里相继举办了三场国际性陶瓷博览会。10月18日,2006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当天,记者在展出建筑陶瓷的2号馆观察了近半个小时,发现大多数摊位都看不到现场采购交易的忙碌身影。
一位来自佛山的知名建筑陶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景德镇政府的热情邀请下参加了2005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但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今年企业就不来了。而在中国建筑陶瓷主产区佛山,为了借助广交会的人气,陶瓷博览会组织者甚至专门开通了佛山展馆至广交会展馆的免费班车,但前来洽谈的外商并不太多。
安全环保困扰中国陶瓷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2005年,我国日用陶瓷产品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5%。然而,国家质检总局在今年上半年对日用陶瓷的抽查发现,有7种产品铅溶出量严重超标。这已经是连续三年在国家质量抽查中,日用陶瓷的铅溶出量出现严重超标问题,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来自部分缺乏安全检测手段和约束的中小日用陶瓷生产企业。
据了解,消费者长期使用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会造成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抽查的全国各地60种产品中47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8.3%,与2005年82.1%、2004年83.3%的抽样合格率相比,我国日用陶瓷产品在产量连续三年增加的情况下,质量已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
与日用陶瓷“安全体检”每况愈下的局面相比,建筑陶瓷领域面临的环保问题同样不令人乐观。鲍杰军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抛光瓷砖做得最好的国家,之所以如此,除了生产线规模、设计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环保的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建筑陶瓷强国,因为抛光砖毛坯处理后产生的废渣需要无害化处理,其成本甚至高出了砖坯的价格,因此这些国家现在基本不再发展抛光砖。而在我国,这些废渣往往随便找个地方就倒掉了。
废渣的处理仅仅是我国建筑陶瓷生产不计环保成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许多陶瓷生产企业开始“油改煤”,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给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了解,目前国内80%以上建筑陶瓷企业的环保问题有待解决或完善。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正在大力发展的产区,这些地区为发展陶瓷产业不惜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给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瓷都复兴期待“文化芯片”
安全约束缺乏、环保意识落后还使得中国陶瓷在面临反倾销调查时处于被动局面。在近年来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陶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得不把原本应该投入安全环保的费用,用来缴纳沉重的“反倾销税”。
作为陶瓷古国,中国理应是盛产“陶瓷文化”的地方。然而,在现代陶瓷设计和营销的过程中,许多陶瓷企业所缺乏的恰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芯片”。
缺乏独创设计、仿冒成风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由陶瓷大国迈向陶瓷强国的最大绊脚石。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法蓝瓷是21世纪初世界顶级陶瓷工艺品中一个崭新品牌,在2002年纽约礼品展中以“蝶舞”系列获得这个展览年度最佳收藏品第一名,改变了近百年来世界顶级工艺品陶瓷产业由欧洲名窑独领风骚的历史。可就是这样一家把全球最大生产基地设在景德镇的台资企业,在今年春季广交会中,其刚刚设计出来的产品竟然被近20家国内企业仿冒,一些仿冒产品的价格仅为法蓝瓷同类产品的1/10。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建筑陶瓷领域。鲍杰军说,许多建筑陶瓷企业甚至到了“以模仿为荣,以抄袭为乐”的地步,致使自主创新的企业不但没有得到创新的利益,反而要承受创新成本之累。他举例说,几年前佛山欧瑞特集团曾经推出一款雨花石瓷砖,产品推出后很快被其他企业仿冒,欧瑞特为此打了两年官司。官司虽然胜诉了,仿冒企业赔偿了50万元,但欧瑞特为此付出的律师费超过100万元。
文化营销是中国一些陶瓷企业缺乏的另一个“文化芯片”。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一直雄踞世界艺术陶瓷的巅峰。然而,在景德镇陶瓷博览会的展馆里,记者遗憾地看到,精美的景德镇艺术陶瓷却被杂乱地摆放在毫无生机的地板上,没有古典宫廷氛围的烘托,也没有小桥流水景致的映衬,参观者很难从中品味到千年陶瓷文明的韵味。
曾经设计了马可波罗等一批瓷砖名牌的策划人汪金武说,陶瓷是一种需要文化设计和文化营销来满足人们心灵和情感需要的产品。我们有千年的陶瓷文明和悠久的陶瓷文化,如果抛弃了文化,中国陶瓷还剩下什么?(记者 陈建华 邓卫华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