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亿成人文盲的事实表明,基础教育无法适应“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
9月10日是第22个教师节。就在这个当口,两个与教育有关的新闻引起了各界关注。
其一是中国教育“扫盲”任务依旧任重道远。统计显示,我国15周岁以上的成人文盲人数居然高达1亿人左右。其二是国内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了,其创始人俞敏洪的个人身价一跃达到了2.42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这两则反差巨大的新闻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一下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一方面是基础教育资金匮乏,还有大量孩子丧失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出国热、英语热的刺激下,商业化教育市场获得极度繁荣。教育事业也陷入了“二元结构”的困境。
导致这种“二元结构”的原因,在于市场化改造的快速推进与政府责任的退缩。这样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目前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房地产市场与医疗市场概莫如此。政府在财政投入紧张的背景下,开始逐步推行市场化改革,降低在这些领域的维护性投入。同时,市场价格机制全面进入,使这些产业成了完全论质讲价的领域。
今天教育的“二元结构”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产业化”的推进。教育确实可以成为一个产业,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有着鲜明社会公平意义的产业,在推行市场化之前,必须首先保障政府基本投入的切实到位。1亿人仍然处于文盲状况告诉我们,部分地方政府在义务制教育方面的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而与此同时,借教育发财、借教育赚钱的思路却已经被社会所接受甚至认可。因此,即便是在东部较发达地区,同样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市场化乱收费行为的存在,导致学费免费、杂费乱收的现象十分普遍。
从危害性角度来看,教育事业“二元结构”所带来的问题,要比单纯的城乡差别更加严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文盲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西部地区农村文盲的比例尤其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在西部地区出生的女孩子,从出生伊始,其受教育程度就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同龄人。对于她们而言,要想得到与东部地区孩子同样的发展环境,唯一的机会就是努力读书。而就是这样一个唯一的机会,也因为市场化的激进与政府保障监督不足而丧失。何况在科技进步迅速的今天,即便今后能够通过其他形式读书识字,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功能型文盲”(不会使用计算机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的命运。
新东方凭借市场努力获得企业经营的成功,值得赞赏。而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如果商业化的教育市场繁荣是一朵鲜花,那么政府投入保障的教育体制则是培育鲜花的土地,是事业的根本。(马红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