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酒行业进入了20年来发展的最好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日渐完善,酒类管理条例逐步落实,酒企业整体素质也不断提高。
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2006年,《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在全国得以贯彻实施的同时,地方酒类管理部门也根据《办法》的精神,陆续出台了地方性酒类法规或增设了相关的机构。吉林出台《酒类商品流通管理办法》,河南成立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北京商务局增设酒类流通管理处等,地方管理部门紧密联合的网络型酒类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同年,新型的酒类质量认证体系也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等管理部门的努力下逐步形成,酿酒行业的整体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在国家产业政策方面,白酒消费税和进口酒类产品消费税得以调整,酒企业购买陈化粮被禁止,新增的玉米乙醇遭限制等政策的颁布,使国家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对酿酒行业进行了掌控。酒类企业积极着手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同时,这些政策的出台,也使更多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现代化模式的酒类企业得以建立。
品牌建设步伐加快
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酒类企业逐步认识到品牌的力量。在2006年里,老名牌及新品牌企业,都加快了品牌建设的步伐。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了产品的内涵,拓展了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
国家商务部品牌万里行的启动,中国畅销名酒评选的开展,都通过统筹商务领域品牌建设,增加品牌数量、增强品牌生命周期,提高了酒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老名牌更加成熟,新品牌迅速成长。2006年,促进品牌建设,促进酒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在部分优秀企业品牌效益凸现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由于企业体制改革“夹生”,市场策略不清晰,产销不对路等原因造成的部分企业品牌价值下滑甚至是品牌陨落的现象。
酒行业效益上新台阶
全国酿酒行业呈现了蒸蒸日上的良好势态,已经进入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白酒行业2006年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协会齐抓共管,形势前所未有的好转,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各种酒类的发展又是一个大好形势,企业效益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2006年10月底,规模以上企业饮料酒总产量为3939.06万千升(不含果露酒)。其中:啤酒3108.51万千升,累计增长13.80%;白酒311.25万千升,累计增长17.70%;葡萄酒36.80万千升,累计增长15.10%;黄酒48.47万千升,累计增长15.82%;酒精434.03万千升,累计增长48.9%。
实现利润150.62亿元:啤酒46.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71%;白酒78.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37%;葡萄酒1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56%;黄酒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17%;酒精8.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39%;果露酒2.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8%。
酒业资本开始变革
2006年,资本愈来愈成为主宰酒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这种在白酒行业,尤其是名优白酒企业表现更为突出。外资方面,资金变革加剧,英国帝亚吉欧牵手皇台,并参股水井坊,世界第二大烈酒企业保乐力加也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国内白酒巨头与国外洋酒巨头的合作必将会引发中国白酒业的强大震动,拉开白酒业新一轮的角逐。
同时,国内业外资本与酒行业的联姻也未停止过,宝丰酒业易主洁石建材集团,丰谷易主深圳汉利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汾酒“密会”外资财团,一系列资本联姻使国内酒企的资本运作波澜不定。企业寻求资金链上的新血液,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带动企业快速发展,而国内外资金的不断介入,也将使酒企发展处于更多的博弈之中。
酒业市场走向诚信
2006年是国内消费实质性发展的一年,国务院为了提高消费能力,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消费预期的相应政策,因此,2007年的酒类消费市场将面临更加规范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一次流通流域的酒类企业诚信运动拉开序幕。
诚信经营一直是酒水行业积极倡导的一种基本准则与社会责任,国家也在规范市场经营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出台了多项政策。国家商务部颁布《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中鼓励行业协会建立商业信用档案,及《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同样为酒企业的发展肃清了市场环境,号召企业诚信经营。
酒行业可持续发展
2006年,一批坚持科学发展观,肩负社会责任,勇于开拓进取,适应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模式被建立与推广。在协会等管理部门的领导下,酿酒行业开展了节能、降耗、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活动,以促进酒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白酒、啤酒、酒精现场经验交流会陆续举办,一些酒类企业的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在行业内形成经验共享,同时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一部分先进企业也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嘉奖,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广了先进企业经验,有利于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加强酒类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了企业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