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药的财务数据显示,2006年南京医药从西安杨森购进4亿多元的药品,占公司销售总额的5%,“但其利润贡献并不能达到这个比例,甚至边际贡献为负”。
事实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品牌药企对销售商的要求更为严格,扣点也没有一般企业给的多,所以很多医药经销商销售西安杨森这样品牌企业的OTC产品,其实都是处于微利甚至亏钱状态,但是品牌药如果缺失,对渠道而言,也是一种损失。所以很多医药经销商处在一种“赔钱赚吆喝”的状态。
他还透露,其实从去年开始,上药和浙江的几家主要医药分销企业都开始放弃跟杨森公司合作,而其他很多企业也开始将杨森公司的产品销售比例逐步下降。只不过,南京医药选择将商业谈判公之于众。
滕学武并不讳言,医药分销商在实力逐步增强之后,开始从上游生产商谋求更大的利益分配。
“南京医药的渠道价值有20个亿,这一点,西安杨森公司也是认可的。”滕学武说,双方谈判中,西安杨森公司认可了南京医药的渠道价值,也知道销售杨森产品这块,南京医药无钱可赚,但西安杨森也提出,销售公司产品也帮助南京医药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售。
杨森公司担心连锁危机
谈判中,南京医药向西安杨森提出,以5年为一个基数,基于2006年杨森品种的销量,与西安杨森签订20亿元的订单合同。西安杨森按订单进行生产,赚取生产环节的利润;南京医药负责分销,赚取营销环节的利润。这种“订单合作模式”,对南京医药而言,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利润。
而在传统的药品购销链条中,像南京医药这样的渠道商,只是从西安杨森这样的生产企业批发药品,赚取一定的零售利润和扣点。
对此,西安杨森显然不能接受。 |